禅语录和《永嘉证道歌》

2021-04-27 08:05李滔王小盾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案永嘉禅宗

李滔 王小盾

早期禅宗史上有两件大事:其一是初祖达摩游化京洛,大致在东魏初年(534)前后;其二是南宗、北宗分立,若以五祖弘忍去世为标志,则其时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除开这两件事,人们喜欢谈论的,便是南宗创始人六祖慧能(约638—713)的故事了——谈论他初见弘忍,便有“佛性即无南北”的答话;谈论他以“菩提本无树”一偈,得到弘忍所传的袈裟;谈论他南下广州,在法性寺僧讨论风动、幡动的时候,提出“人心自动”。另外,也谈论他在曹溪宝林寺弘法:向中宗所派特使讲授“道由心悟”、不必坐禅的道理,以及“无念”“无二”的道理,后者也就是不固执于“烦恼”“菩提”等等分别,而回到中道。这些故事,大致反映了南宗思想上的特点:不仅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用“持心”之法修行;而且重视“顿悟”,以“识心见性”的方式“顿见真如本性”。这些理论在实践上有很大意义,即缩小世间和出世间的距离、在家和出家的距离、学和思的距离,为修行者开辟一条简单易行的向佛之路。

不过,以下一件事,其实很重要,但人们说得不多。这就是南宗禅师的文学贡献。事实上,南宗禅师的上述理论,不仅需要用“直了见性,顿悟成佛”的方便法门来实践,而且需要用相应的文体——偈颂、语录、歌辞等——来承载。这些文体都和简易通俗的传道说法形式有关,但其中语录体更加特殊。它简短而富于机锋,事实上是专属于禅宗的文体。

从历史角度看,语录这一著述体裁是伴随私人教育而产生的。比如古有记孔子言论的《论语》,有记东汉魏晋名士之言行的《世说新语》。但我们为什么说“语录”是“专属于禅宗的文体”呢?这是因为,到唐代,语录的体制得以定型,增加了这样几个特点:(一)主要用于对学人进行随机接引,因此多表现为师生问答;(二)为表明真理与日常言行相契合,所以多用钱大昕所说的“支离鄙俚之言”;(三)以禅宗内部共享的问题意识为基础,但讲究“以心印心”“不可向言句上作会解”,所以往往采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四)记言记事相兼,重视肢体语言和形象塑造,又称“公案”;(五)通过丛林人的口耳相传再形成笔录,所以有“心要”“法语”“语句”“语本”“言教”“别录”“机缘语”等名。白居易《西京兴善寺传法堂碑铭》记兴善惟宽事迹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禅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说尽其心要乎?”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云:“门人……结集微言,纂成语本。”这便记载了语录在中唐之时以“心要”“语本”之名而流传的情况。关于什么是“语录”,也有两种基本理解:其一把它定义为诘问式对话;其二把它定义为公案文献集。圆悟禅师《碧岩集》第九十八则说:“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意思是:公案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也就是说,“语录”与“公案”稍有广狭之分。作为诘问式对话的“语录”,主要指公案文献所记载的祖师言论部分。

据考证,禅僧语录的编集始于唐前期。唐代作品有《善慧传大士语录》,记傅翕(497—569)言论,天宝年间楼颖所编;有《神会语录》,记神会(684—758)言论,胡适据敦煌残卷写本三种收入《菏泽大师神会遗集》;有《四家语录》,汇集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百丈怀海(约720—814)、黄檗希运(?—855)、临济义玄(?—867)等四师之言,编成于元丰八年(1085)之前;有《大珠禅师语录》,唐释慧海所撰;有《赵州和尚语录》,记唐释从谂(778—897)之言论;有《庞居士语录》,记贞元、元和年间人庞蕴之言论;有《北山录》,记元和年间人唐释神清之言论,《新唐书·艺文志》作《参元语录》;有《雪峰真觉禅师语录》,记雪峰义存(822—908)之言论;有《玄沙师备禅师广录》,唐释智岩编,记玄沙师备(834—908)之言论。这些语录散见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等书,今载《卍续藏》第126卷和《禅宗全书》第36册、第39册。另外有《镇州临济义玄禅禅师语录》《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韶州云门匡真文偃禅师》等,载见明郭临之所编《五家语录》。入宋,则有《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嘉泰普灯录》《联灯会要》《古尊宿语录》等,今皆有单行本。

这些语录,作为禅宗的经典和禅修实践的智慧结晶,已受到宗教界、学术界密切关注。人们注意到,正确解读这些语录作品的前提,是了解每条语录、每桩公案的来历,特别是它们的思想素材的来历。

弄清楚语录、公案思想素材的来历,这件事的确是令人神往的。我们能不能对它有所贡献呢?不妨稍作尝试。有一个方式似乎可行,即選择若干命题来作分析。比如以下命题:

(一) “无明即佛性”

这个命题代表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意思是:人们通常把不明事理的愚痴烦恼看做是同佛性不可调和的另一极,但其实不是这样;只要用般若智慧去照射,就能发现,在无明的愚痴烦恼中也隐藏了佛性。许多语录提到这个命题。比如《景德传灯录》卷一八《福州长生山皎然禅师》载:“问:‘古人有言“无明即佛性,烦恼不须除”,如何是无明即佛性?师忿然作色,举拳诃曰:‘今日打遮师僧去也。”这条语录的意思是:“无明”与“佛性”的转换是禅学的基本问题,可自悟,不必讨论。又《古尊宿语录》卷一六《云门匡真禅师广录》载:“举一宿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师拈起拄杖云:‘尽大地不是法身。”这条语录指出:“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一语出自“一宿觉”——永嘉大师玄觉。另外,《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杭州灵隐山清耸禅师》、《天圣广灯录》卷一八《袁州南源山楚圆禅师》,也引用了“无明即佛性”的命题。

(二) “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

这也是一个命题:用水与月的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终摄于一心的道理。《维摩诘经》有类似的说法,即所谓“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不过在禅宗公案中,“一月普现一切水”等比喻是固定的,另有来源。比如《嘉泰普灯录》卷二《汉州无为随庵守缘禅师》载:“一日,峰上堂,举永嘉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遂举拂子,曰:‘看看,千江竞注,万派争流,若也素善行舟,便谙水脉,遂可优游性海,笑傲烟波。其或未然,且归岩下坐,更待月明时。师闻,释然领悟……上堂曰:‘以一统万,一月普现一切水;会万归一,一切水月一切摄……”这一段话,不仅把这一命题解释为“以一统万”“会万归一”;而且用“举永嘉”一语,指出它来自永嘉大师玄觉。

(三) “摘叶寻枝”和“直截根源”

这两个词语说的是两种修道的方法:“摘叶寻枝”指执着于经文辞句的旧法,“直截根源”指直接明心见性的禅宗新法。这两个词语皆常用入禅宗语录。比如《景德传灯录》卷一《邓州香严下堂义端禅师》、卷一一《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卷一三《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卷二三《随城山护国知远演化大师》,《天圣广灯录》卷一八《袁州南源山楚圆禅师》、卷二一《蕲州四祖山禅师》,以及《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四《金宁保宁仁勇禅师》、卷二六《郢州大阳山楷禅师》,都在公案中使用了这两个词语。《嘉泰普灯录》卷二六《泐潭湛堂准禅师》载:“举:永嘉道:‘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师遂拈拄杖,卓一下……”这条语录同样用肢体语言来回答何为“摘叶寻枝”、何为“直接根源”的问题。它并且说明:“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是一句成语,同样来自永嘉大师。

(四) “但得本,莫愁末”

这也是讲修行方法,和“摘叶寻枝”“直截根源”的意思相近,强调以识心为本,不计较细枝末节。《景德传灯录》卷一一《袁州仰山慧寂禅师》、卷二一《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卷二四《英州乐净含匡禅师》,都引用了“但得本,莫愁末”一语。其典型方式可见《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二《洪州黄龙山宝觉禅师》:“问:‘“但得本,莫愁末”,如何是本?师云:‘但识琴中趣,不劳弦上寻。僧曰:‘如何是末?师云:‘青山不碍白云飞。”——同样用肢体语言或比喻语言来回答何为“本”、何为“末”的问题。

(五)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

这句话是用比喻的方式描写顿教,意思是在“弹指”之间、“刹那”之时成就功业。《景德传灯录》卷二四《升州清凉院文益禅师》,以及《嘉泰普灯录》卷一六《潭州龙牙囌嚧智才禅师》、卷二二《高宗皇帝》,都在公案中引用了这句话。

(六) “一句了然超百亿”

这句话形容解脱和觉悟的效力,常常联上句,读为“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它的意思是:未解脱之时,你不明白佛法的奥妙,即使粉骨碎身也无法报答佛的恩典;一旦觉悟了,你所明白的每句话都能超越极长的时间——超过“百万阿僧祗劫”——而存在。这句话常见于禅宗语录。如《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汝州首山省念禅师》载:“问:‘“一句了然超百亿”,如何是一句?师曰:‘到处举似人。”此外,《天圣广灯录》卷二六《庐山承天罗汉院行林禅师》、《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东京大相国寺智海正觉禅师》、卷一七《东京法云禅寺惟白佛果》、卷一九《襄州西禅万寿院智圆禅师》,也在公案中引用了这句话。

以上六条,大致反映了禅宗语录的面貌。分开来看,它们印证了前面说的几个特点,即用于接引学人,多用俗语,重视肢体语言和形象塑造。但如果把这六条合在一起看,则可以看见两个规律性的现象:第一,丛林中的诘问对话,不仅以禅宗内部共享的问题意识为基础,而且以禅宗内部共享的语汇为基础;第二,这些语汇不仅来自人所共认的佛教经典,而且来自禅宗自己的俗文学经典。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六条中的禅宗语汇,统统来自永嘉大师玄觉的《证道歌》。

玄觉(665—713)是与六祖慧能同时的人物,生活在南宗禅的开创时期。他曾经前往曹溪山向慧能问道,在山上住宿一晚,所以又名“一宿觉和尚”。玄觉回到家乡永嘉(温州)后,把所感所悟写成《证道歌》五十多首,人称《永嘉证道歌》。以上六个命题或六个语汇,就出自这篇《证道歌》。且看:

《证道歌》第1首:“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作为唐代最长的一篇禅诗,《证道歌》有一千八百多字,按其内容可分为五十多首。以上这首描写了一个无思虑、无追求、不讲究妄想与真实的禅师形象。“无明实性即佛性”是这首歌辞的关键,讲无明与佛性的转换,所以得到广泛流传。

《证道歌》第7首:“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征。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这首歌辞强调禅宗的真实教法(“真乘”),即直截了当地到达法的源頭,为佛所印证;而不要迷恋言辞,摘叶寻枝。“直截根源”“摘叶寻枝”是两个很形象的比喻。

《证道歌》第24首:“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瑠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这首辞以清净琉璃瓶内含宝月的形象来比喻一尘不染、晶莹澄澈的境界,也就是本立而道生的境界。“但得本,莫愁末”是其辞眼。

《证道歌》第34首:“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首辞由几个比喻组成。前两句是说禅学之理圆融无杂质,好比雪山上的肥腻草,牛羊吃了它,便纯出醍醐。后四句则用水与月的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终摄于一心的道理。其中最具概括力的是讲“一法”和“水月”的两句。

《证道歌》第36首:“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这首辞讲觉悟之迅速:一旦觉悟,一切名相数句都与我们的灵明觉性无关。“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是其重点。

《证道歌》第54首:“不思议,解脱力,此即成吾善知识。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这首辞讲解脱力量之大,超乎想象,以“一句了然超百亿”作为总结。

总之,《永嘉证道歌》对禅宗语录的创作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从以上六首歌辞的情况看,流传最广的歌辞语汇有以下特点:其一是作品中的核心命题,其二是为表达核心命题而使用的俗语,其三是对修行方法所作的概括,其四是为表达修行方法而使用的比喻,其五是总结歌辞内容的警句。由此可见,禅宗语录是同其他俗文学品种相伴而生长的,相互之间多有取资。

从各方面资料看,玄觉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证道歌》是一篇真实的作品。这可以通过《证道歌》同其他记录的互证看出来。比如《证道歌》第50首说:“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说的是玄觉早年的求学。又第18首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師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说的是玄觉晚年为参悟禅道而四处寻访的经历。这些经历见于多种记载,包括庆州刺史魏静(一作“魏靖”)作于开元之时的《永嘉集序》,以及《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录》卷五所载玄觉的传略。另外,《古尊宿语录》卷四六《滁州琅琊山慧觉和尚语录》复述了《证道歌》所记玄觉经历,说:“上堂,举先德道:‘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但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同样,以下四条记载也为《证道歌》所述玄觉经历提供了佐证:其一是《景德传灯录》卷二三《福州罗山义因禅师》,云“承古人有言:‘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云云;其二是《天圣广灯录》卷二六《杭州功臣觉轲心印禅师》,引用“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等语,并提出诘问“如何是曹溪路”;其三、其四是《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七《东京法云禅寺惟白佛果》和《古尊宿语录》卷二四《潭州神鼎山第一代(洪)禅师语录》,皆引用了“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一语。这些记载证明:唐宋人对玄觉及其《证道歌》很了解,不怀疑;相反,因喜爱而反复传诵并引证。这些记载也意味着,《证道歌》所提出的“曹溪路”,已成为南宗禅和“觉悟”的象征。

关于《证道歌》在后世的影响,还有一首歌辞值得注意。这就是第45首:“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这首歌辞的意思是说作恶者自作自受,无须怨天尤人。佛法辗转传播,可以摧破众生业惑,不能拿些无聊小事来诬谤佛法。它也见于后世公案,作为经典语录而流传。其中有一条很有意思,即《景德传灯录》卷二七《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所记:“玄觉和尚闻鸠子叫,问僧:‘什么声?僧曰:‘鸠子。师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这是用布谷鸟的叫声来比喻无聊之声。这条记录意味着,歌辞与语录之间有两种关系:其一是歌辞转化为语录,比如语录中的“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等语,来自玄觉《证道歌》等歌辞;其二是语录转化为歌辞,比如《证道歌》中“欲得”“莫谤”等语,来自“玄觉和尚闻鸠子叫”一类公案。

以上关于歌辞与语录相互转化的看法,有很多旁证。首先是《祖堂集》卷七《一宿觉和尚》记载:玄觉访道曹溪,次日下山,六祖率众禅僧相送,玄觉“行十步来来,振锡三下,曰:‘自从一见曹溪后,了知生死不相干。”这件事发生在玄觉作《证道歌》之前,说明《证道歌》所谓“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其原始身份应该是语录。其次,诸书所记玄觉与慧能的机锋问答,多次提到“无生”。比如《六祖坛经》记载:六祖问:“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六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对曰:“无生岂有意耶?”后来“无生”二字在《证道歌》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见于第5首、第14首、第20首、第31首、第54首。这可以理解为:《证道歌》在创作之时,接受了禅师间的机锋应对之内容的影响。再次,《景德传灯录》所记“玄觉闻鸠子叫”云云,收入“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一章,也就是说,是被古人视为公案的。据记载,玄觉有丰富的讲学实践,《禅宗永嘉集序》说他“名重当时,道善方外,三吴硕学,辐辏禅阶”,《宋高僧传》则说他有弟子惠操、惠特、等慈、玄寂等人。因此,“玄觉闻鸠子叫”的故事,很可能是被当时人记为公案而流传下来的。最后,禅师机缘应对,常常采用歌唱方式。比如《景德录》卷一一《漳州罗汉和尚》、《五灯会元》卷四《关南道常法师法嗣》记载:漳州罗汉和尚初参关南,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关南打他一拳,他遂醒悟,乃为歌曰“咸通七载初参道,到处逢言不识言……师从毡上那伽起,袒膊当胸打一拳。骇散痴团獦狚落,举头看见日初圆”云云。由此可见,歌辞与语录之间也有同一的关系。

总之,对于禅宗史或禅语录史研究而言,《永嘉证道歌》提供了许多启示。它说明:语录是禅文学的一个品种。它生存在包括偈颂、歌辞、俗语在内的文化环境之中,相互影响而得以发展。我们应该从俗文学的角度来看待它,尊重它所经历的由口传到编辑成书这一过程。从《永嘉证道歌》的年代看,早在唐代初年至玄宗以前,禅语录就走上了大步发展的历史。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公案永嘉禅宗
永嘉2019·4·24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产前尿动力学改变及其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相关性研究
灵 山
中国公案小说
落叶禅
论释惠洪《渔父词》八首的叙事艺术
三尺公案”的由来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