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无论是传统手工制造还是大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当下,我们既要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要保证环境友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需要更多的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中国具有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特别是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调整、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2020年12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制造强国的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排名近几年基本没有发生改变,美国制造业综合优势仍大幅领先,德、日制造业相对优势明显,中国位居第三梯队前列。
在质量效益方面,美国的绝对优势十分明显,其中最显著的优势是拥有世界知名品牌的数量和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中国在质量效益方面近几年持续改善。
在结构优化方面,自2018年以来各个国家的排名相对稳定,其中美国、德国、日本仍处于领先梯队。近几年,中国在结构优化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结果,但产业结构升级取得突破性的成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在持续发展方面,美国、日本处于领跑地位,其次是德国和韩国。中国虽然与法国、英国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但是与领先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总体来看,中国在制造强国的建设上拥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纺织等五个产业已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另外,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其优势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国家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更加优化经济结构,显著提升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发展高质量的产品和高端装备,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
数字化、智能化是高质量发展必然途径
未来,整个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还是数字化、精密化、绿色化。部分行业现在瞄准了个性化定制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個性化定制一定要以大批量生产的价格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只有这样,产品的市场销售量才会大幅度提升。真正的数据驱动是从规模化生产到定制化生产,实现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有两点重要的原因。一是能够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原有工艺与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结合以后,会产生新的原理、制造方法、制造工艺和制造装备,衍生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得产业在不断升级转型中得到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智能制造改变了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一是变革了制造模式,真正实现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协同,网络化制造、远程制造表现突出。二是变革了管理模式,异地管理与远程服务的融合、数字化管理等机制愈发成熟。三是变革了生产方式,真正把数字世界与机器世界相融合,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发展的建议
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制造产业,中央提出用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就是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不断创新出新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方法、工艺和装备。
先进成形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数字化、智能化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是先进成形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制造过程更加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制造的零部件、产品及装备实现近净成形制造、精密成形制造、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未来,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将进一步解决好“造得出、造得精、造得好”的问题,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生产制造一体化发展,不断优化制造工艺与装备,使其更加人性化与绿色化;高端成形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可实现自运行、自调控,发展智能制造园区、绿色制造园区,使制造本身更加优化与节能高效;制造业服务化、定制化、平台化发展,催生装备及其零部件个性化定制生产及云制造等新模式,更加符合绿色高质量发展。
另外,要着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真正把信息互联的个性化定制新模式不断推广,发展远程设计创新中心,真正用工业批量化手段实现个性化产品的生产。从这一层面上讲,仍有许多技术需求亟待解决和完善。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未来,应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成世界强国。
(本文根据单忠德院士的公开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