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凤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上,通过提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开发,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文章具体探讨了在构建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巧设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巧设问题;多元化课堂;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5-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4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方面,还是在教学理念方面,都发生了变革。而要想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前提条件。教师要想构建多元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境况,就要在课堂上做到巧设问题,借助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性问题,对学生的课堂体验进行优化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现代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性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问题不仅要具有引导性,还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目的才能真正达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在创设情境性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前提下,围绕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来设计教学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本节课教学知识有关的图片内容,引发学生对于现实生活场景的回忆[1]。由于教师所展示的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其中存在著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基于此,教师就可以针对情境中的细节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很多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之下都能够做到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由此可见,将教学问题置于教学情境中,能够有效发散与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通过课堂上巧设问题,实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听课效率越高。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对教师的操作演示进行仔细的观察,还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手势以及表情等,认真倾听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提出的问题与进行的指导,同时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思考他人发言中有哪些可取之处与需要改进之处,是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
其次,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越强,学习效率越高。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较大的挫折,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非常容易出现畏难心理。表现在数学学习中,做题的时候学生不喜欢自己动脑筋,往往更倾向于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现成的答案。其实学生在课堂上之所以无法有效地解答问题,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而并非是因为题目的难度过大[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帮助,必要时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解题思路,有效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当学生不再害怕解答问题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变强,能够更好地克服自身所存在的畏难心理,从而形成善于动脑以及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课堂上学生的自信心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对课堂上敢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表扬与鼓励,同时要保证这种表扬与鼓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对于那些胆子较小、羞于发言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他们一些引导与点拨,帮助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哪怕是复述其他学生的意见,将以往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转变为班级群体回答问题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教师要积极改变陈旧的课堂提问观念,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化,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仅要主动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还要主动掌握一些前沿的教育理论。
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待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态度都要一致,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思考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疑惑点拓宽知识学习的外延。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实现了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了自身教育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需要主动转变自己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放低姿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要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灵活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充分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3]。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只有主动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课堂中的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问下受到启发、学到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提问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很多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保证了导入环节教学活动的质量,指导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任务,但是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的探究性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的环节。所谓总结,主要指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完成的探究过程,教师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综合归纳、分析以及类比。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认识的表象进行升华,将学生在学习中所感受到的表象内容逐渐上升为理性方面的认知,进而有效深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丰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如此,学生在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而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他们对于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感到好奇,而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探索欲望往往也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高效开展探究教学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巧妙地设计问题,打造多元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做到主动探索。在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巩固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相关指导思想的引导之下,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维进行转化,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一些适合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自主反思与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实现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在持续不断的温故而知新中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五、通过在课堂上巧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
教师在以往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是从当代教育的要求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设置课堂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保证问题覆盖范围以及难度能够做到恰到好处。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激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巧设探究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促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知識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再创造,在持续不断的探究中实现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后续数学学习活动的高质量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课堂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要能够保证问题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想真正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充分认识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引导作用,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实现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18):147.
[2]王丽敬.小学数学的多元化问题的探讨[J].华夏教师,2020(15):41.
[3]陈仕标.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J].农家参谋,2020(17):157.
[责任编辑 李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