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马锴(1983-),男,汉族,河南安阳人,青海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共西宁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摘 要:“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2019年11月5日,在建国70周年的历史时刻,憧憬着壮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志,我党在北京胜利召开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大文件,成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展现了党中央伟大领导力,通过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必将开启一个治国理政的崭新局面。自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来,全市把统筹协调推进卫生事件处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为检验治理体系能力的大考,在这场大而硬仗中践行初心和使命,交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0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在大会通过的《决定》之中提出了很多亟须实现的目标和任务,面对这些治理之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这些都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制度是生产力和它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并且维护关系结构的规范和规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适应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以发展变化的视野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时”与“势”中洞察,在“制”与“治”中融会贯通,在“变”与“不变”的发展中把握方向,让在体制和机制中阻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彻底消除,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不断坚持和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着力建设出符合公共卫生需要、有效破解国家治理难题的制度体系。在适应公共卫生事件中,用回应人民期待来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1.1 遵守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遵守和不折不扣执行制度是生命力所在。无人遵守和执行的制度,就像“纸老虎”“稻草人”,彻底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起不了制约作用。因此,就必须将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优势产生巨大效能。对制度的遵守就要强化国家制度执行力,最根本原则是牢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全会《决定》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在革命历史时期和改革开放建设时期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抉择。这个原则不但是《决定》的点睛之笔,而且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根本政治保障。
1.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制度是我党建立的根基、国家建立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后,创造性地发挥智慧暨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关国家理论,一步步地建成了治国方略中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其中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优化且具有最高统领地位,形成科学有效领导高效制度治理体系。新时代要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全面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领导责任,靠近前线指挥,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形成科学完善的政府治理体系
2.1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显著优势
社会主义法治制度集中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经验总结的理论成果,形成最稳定可靠基本的制度保障。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和建设高素质的法治干部队伍。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升法治水平建设促进制度效能迸发。
2.2 政府行政管理能力需要在应对公共卫生疫事件中不断完善发展
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有薄弱点。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中,理性目标选择必将是“治理”能力。坚决杜绝“搞变通、做选择、打折扣”就是要是严肃查处有禁不止、有令不行、阳奉阴违行为;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修课。严格按照行政管理制度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
2.3 切实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把执政之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
我们党是在历史上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当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制度安排和密切联系工作作风。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健全和依靠人民执政的各项体系制度,强调干部要联系群众的重要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建立联系广泛、有效服务群众、健全群团工作体系机制。这一系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制度对推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增强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保在疫情防控中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形成联系群众制度化经常化,确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和真诚爱戴。
3 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创造新奇迹,要发挥好、完善好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一显著优势。
3.1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制度及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于推动事业持续发展具有独特和重大现实作用,是实现“中国之治”的重要原因。疫情發生之后,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部署,行动快、规模大,旷世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效率。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优势,中国成功做法会作为典范,在世界抗击流行病史历史写下浓墨重彩一笔。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会有能力采取针对性举措。
3.2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制度的优势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推动形成了这一显著优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成绩,形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中国之治”,最重要原因是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生活在一起的不同民族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抗击疫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中国采取的措施堪称典范。
4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发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价值理念
(1)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光荣文化精神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要始终不渝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同疫情防控的实际和特征相结合,聚力破解治理发展课题中的制度难题,挖掘和阐释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的智慧,不断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精华。把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价值理念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融合起来,用高水平、高层次、高目标来深化社会事业各个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加重视制度创新和建设,全面协调推进现代化进程。
(2)繁荣发展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必须要大力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建构充分彰显时代特征、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体系,必须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民族优秀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标志。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精神阐发,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富有民族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精神弘扬起来,继承文化又弘扬好精神、面向国际,传播开来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一代接着一代中华民族儿女,追求高尚道德境界,就是永远充满希望的中华民族。”
5 结语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力的制度优势和显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卓越优越性,随时代和实践发展不断开拓创新,改革完善。面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常情势,新时代亟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这就需要我们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持久稳定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Z].2014:3.
[3]郝永平,黄相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成就“中国之治”[N].人民日报,2020-3-13(09).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問题的决定[Z].2019.
[5]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九届四中重要讲话[Z].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