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 郝平
摘 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历史学科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发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依托、以校本特色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追求的原则,具体路径包括:整合学校环境与地方史资源;设置适切性的校本课程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地方史 历史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中学教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地区优势及学生需要,开展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一指示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所以近年来已经成为历史学科新课标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1.现行历史教材的重要补充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不仅采取了主题式学习的编写结构,而且打破以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叙述的传统,采取了古今中外贯通、重视近现代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协调的课程结构,并遵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主轴的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线索,试图建立起长时段的纵向联系与中外混通的大历史观。但在宏大叙事背后,现行教材缺乏更深入、更直观的历史细节,学生难以建立起更丰富的历史感观。这就需要开发以地方史资源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对这一问题加以弥补:地方史记载的区域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可以使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生机。以地方史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可以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效印证和补充,进而拓展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助推
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都师范大学的徐玉珍教授指出:“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自主规划,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模式。”[1]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涉及时段长、面向广,学生可以从身边耳熟能详的文化景观和历史人物入手,或从自己感兴趣的时段出发,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教师则可以通过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讲解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从而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此外,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易于打造精品,形成“品牌效应”,从而推动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3.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导向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2]。其突出特点是把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相结合,把采取的方法和参与过程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并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依托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历史知识的通识性,并通过引导学生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学成为师生平等、互动参与、形式多样、共同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其史料实证能力,而且有利于培育其乡土情节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以国家课程为依托
首先,历史校本课程的目标要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准。与注重统一性的国家课程相比,历史校本课程对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要求更高。但这些“个性”均应立足于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完善,这就要求在设计历史校本课程时,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互补的作用。其次,历史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要以促进学生对历史教材的理解为重要指向。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国家课程,既可以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可以是对国家课程中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总之,只有将地方史资源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将地方文化与历史基本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保障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2.以校本特色为基础
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校特色为基础。“课程教学总是发生于一定地方、社区或校区环境,这些环境业已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尚、流传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或本土知识,可以作为教学内容重组的资源。学生长期生长在这些社会经验与本土知识中,有意与无意之间,接触过这些经验与知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易于产生有意义的学习”[3]。因此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践行“以校为本”的理念:首先,应强调以学校校情為基础,努力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同师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结合,形成与学校特色方向建设一致的课程资源。其次,应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的适切性。面对庞杂的地方文化资源要有所取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开发,以达到用地方史资源弥补国家教材不足的目的。最后,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形成教学相长的发展模式。
3.以学生发展为追求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规划、组织开发、教学实践、评价、调整等环节以不同形式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课程开发的追求,使校本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4]。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最大限度地选取与学生文化背景相契合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兴趣,培养历史感知力。在组织开发和教学实践中,要推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田野考察、参观博物馆、口述访谈、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的史学训练。在效果和评价体系上,应采取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追求自我进步。总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尽量使学生有进步感和成就感,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追求。
三、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路径
1.整合学校环境与地方史资源
每个学校都有异于其他学校的特色优势,校本课程开发者要对本学校所依赖的地域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等条件作出客观的分析,以保障培养目标、开发能力和开发内容的质量[5]。这一点在很多学校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已经有所体现,如S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们便充分利用该校身处太原市侯家巷山西大学堂旧址的优势,并结合学校的教育基础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业负担等实际情况,在高一年级中开设了大学堂校本课程。该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文物大学堂、历史大学堂、人物大学堂、内涵大学堂、今日大学堂五个部分,除从人物、事件等角度充分考察大学堂的发展历史外,还充分利用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和文物资料进行了历史学科素养的拓展[6]。这样不仅保障了课程开发的质量,也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设置适切性的校本课程目标
历史学科注重学生历史思维和实证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其基本教育目标。因此历史校本课程目标应遵循三个取向:一是校本课程应与国家课程追求的整体教育目标一致;二是校本课程目标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三是历史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大学堂课程为例,该校教师基于“高一学生已在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对近代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知识储备,对清末‘新政和西学东渐的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的学情考虑,设计了“欧风美雨下的山西教育”一课。该课“通过对山西大学堂建校、办学等发展历程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山西教育在全国教育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山西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智慧,从而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对文字、图片等史料的研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和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体会以山西大学堂为缩影的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之艰难,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9]。这样的教学目的设计,与国家课程所追求的整体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校本课程要与国家课程相结合,授课内容应该以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为基准,既可以是长时段下国家历史进程的在地化研究,也可以是以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主题的专题化研究。从活动形式来看,应该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史学训练。大学堂校本课程实施中,在课堂上,教师们利用大学堂旧址中遗留的碑刻材料开发了“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与清末新式教育”等课程。在课外,教师们引导学生开展了导游小组培训、导游词的撰写、担任小导游为参观者介绍大学堂历史和文物知识等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不断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学生则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中全面提升了综合素质。
4.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的完善:首先,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除应符合新课标教学大纲要求外,还应突出学校教育的适切性、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其次,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应以动态发展和实际效果为基础,课程是否达到预期、课程是否具有吸引力、课程如何改进等都应以师生反馈为基准。最后,历史校本课程的效果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差异性,采取过程评价和差异评价。对于可测量的学习结果可以采取测验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难以测量的学习结果,可通过调查报告、口述访谈、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大学堂校本课程在人物大学堂专题中,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围绕相应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根据学生选取的不同代表人物,师院教师鼓励学生以情景模拟、历史剧等活动形式对相关历史大事件进行勾描,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时代社会人杰的所思所为,进而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个人与社会、生命价值和时代风范等话题中,鼓励学生以观后感、心得体会等形式提交课程作业,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思考、合作、探究等能力。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使用地方史资源已成为一种潮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建设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进展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改革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师生互动和探究式学习,在内容、资源、方法和观念上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地方史资源不仅可以为学校课程发展提供精神滋养,而且还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具体素材,这无疑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学科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取向,值得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讀[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5-11.
[2] 李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修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2):13-20.
[3]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5):8-14.
[4] 王娜.学生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J].教学与管理,2020(12):72-74.
[5] 杨静娟.校本课程开发及模式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8(20):24-26.
[6] 臧泽锋,韩晶.“山西大学堂旧址”的中学课程价值[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0):139-140.
[7] 王星,臧泽峰.社区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山西大学堂旧址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3):67-69.
[作者:张瑶(1982-),女,山西河曲人,山西大学,硕士;郝平(1968-),男,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