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
王焯冉(1996-2020),河南漯河人,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2016年,王焯冉走上边关。2020年6月,24岁的王焯冉渡河增援一线,不幸牺牲。2021年2月,中央军委给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在肖思远的墓碑前,有一束特别的献花,来自王焯冉的父母。卡片上写道:“好孩子,一路走好!你们是最棒的!王焯冉爸爸妈妈敬献。”
王焯冉的家乡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土城王村,距离肖思远的家乡新乡只有200多公里,两个青年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生于1996年,都在2016年毕业时选择当兵入伍,都在对外战斗中选择舍身救战友、壮烈牺牲。
“妈,我最爱您,最舍不得您,所以才一直不敢告诉您……要是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王民政比王焯冉母亲杨素香更早知道这个孩子当兵的决定,王焯冉当兵的证明材料都经过他的手。写证明时,他问杨素香:“你只有一个儿子,怎么会想送他去当兵?”杨素香说她根本不知道,孩子是瞒着她报的名。
后来,为了打消母亲的顾虑,王焯冉搂着她说:“妈,我最爱您,最舍不得您,所以才一直不敢告诉您。我去当兵,锻炼好身体回来保护您。要是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家人虽然不舍,但最终还是尊重他的选择。
当兵后,王焯冉每周都会和父母通电话。逢年过节,伯母张素梅也会接到王焯冉的问候电话。“问他干啥呢,他就说拉练。成天都是拉练。我说二饼,当兵可受罪了。他说,受罪就是锻炼。”二饼,是王焯冉的小名,家里人都喜欢这么叫他。
2019年正月十六,王焯冉回家探亲,在家呆了40天,当时父亲王恒召因为滑膜炎动了手术,他就在家照顾父亲。
在王恒召记忆中,王焯冉服役4年,仅回家探亲1次。“因为我患病住院治疗,都没有时间好好拍一张全家福照片,这成了我们全家人共同的遗憾。没有想到那一次探亲却成了最后一次见面。”
“儿子说,妈妈您放心吧,儿子不会给您丢脸!”
2020年1月,王焯冉给杨素香打电话报喜,说他写了入党申请书。他开玩笑说:“终于可以和老妈成为最亲密战友了。”因为杨素香也是党员。
5月23日,母子俩通了两分钟的电话,杨素香说在电视上看到边境局势紧张,王焯冉安慰她说,“放心吧妈妈,这里非常安全”。临挂电话时,他说,“最近训练会紧张些,可能给家打电话没有以前频繁了”。杨素香不知道,当时儿子已经在去前线的路上了。
从6月15日下午起,杨素香就一直心神不宁,之后的几天都睡不踏实。后来才知道,王焯冉牺牲的时间就在6月16日凌晨3时左右。
一想到唯一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父母便不停地擦拭眼泪,但谈到儿子的英雄壮举,他们坚定地说:“作为父母有这样的儿子,我们感到骄傲!”
“我总是对儿子说,在部队要好好干,遇到工作要往前冲!儿子说,妈妈您放心吧,儿子不会给您丢脸!”杨素香说,“儿子确实做到了他应该做的!”
70年前先遣连党支部书记李狄三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战友,70年后王焯冉同样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高原上,进藏先遣英雄连的连旗迎风招展。连旗下,全连官兵庄严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学习,发扬“先遣精神”,坚决完成边防斗争任务……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当年,李狄三病情严重,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24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伯母听说了王焯冉牺牲的细节,一想起来就哭,“高原上零下30多摄氏度,他在那河水里,得有多冷啊”。
王焯冉的奶奶还不知道孙子去世的消息,全村人都瞒着她,怕她承受不了。王焯冉是奶奶带大的,祖孙感情非常深厚。“老太太一直盼望孙子回来。”2020年9月,原本是王焯冉探亲的时间。奶奶左等右等没有见到孙子,天天追问王焯冉的父母。王焯冉的父母以疫情为由搪塞过去。今年春节,王焯冉依旧没有回家,王焯冉的父母仍以疫情的“谎言”瞒着老人。家人不敢让媒体出现在家门口,接受采访都要跑到麦地里,“能瞒一天是一天吧”。
当地好多退伍的老兵知道王焯冉的事迹后,都写信请战
“在此我向组织请战,如果能上场杀敌,我愿站在排头。如果能边防巡逻,我愿优先报名。我愿在此关头奉献出一份力量。请组织接受我的请战。”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这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
在漯河烈士陵园的展馆里,王焯冉的书信被印在展板上,人们总是在这里停留,感叹“你看字迹就知道他还是个孩子”。
人们冒着细雨排队在王焯冉墓碑前献花。一位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说,当地好多退伍的老兵知道王焯冉的事迹后,都给局里写信请战。展馆里,还有一份印在墙上的当地烈士名录。王焯冉的名字是新印上去的,颜色比其他名字更深一些。看到这里时,有人会上前摸一摸他的名字。还有很多学生在白板上给他留言。
(责编/陈小婷 责校/闻立 来源/《戍边四烈士,青春铸就祖国界碑》,崔隽、田亮、隋坤/文,《环球人物》2021年第5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