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流血牺牲!
反动派要杀死我,可革命是杀不完的!
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1928年就义,时年33岁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县人。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
向警予,毛泽东的湘籍契友,蔡和森的红色恋人。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30岁便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一生致力于“为女界大放光明”。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跟美国记者斯诺追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时说:“同时,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几乎是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那里的党的创始人之中有周恩来、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1923年6月,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1925年,向警予增补为中共中央局委员。“向蔡同盟”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对中央委员夫妻。
1925年10月,向警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先后转移,向警予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有的同志考虑到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武汉太危险,劝她离开武汉到上海去。向警予说:“武汉三镇是我党重要的据点,许多重要负责同志牺牲了,我一离开,就是说我党在武汉失败了,这是对敌人的示弱,我决不能离开!”向警予早出晚归,奔波在武汉三镇,不管是晴天雨天,她从不间断地到各个基层工厂第一线发动工人。有时废寝忘食,饭都不吃。革命斗争异常残酷,刚过30岁的向警予竟显得有些老了。她沉默坚毅,处事稳健,加之在党内资格老,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尊称她为“革命的老祖母”。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在法租界被捕。
向警予先用中文接着用流利的法语质问租界当局:“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你们有什么权利来审问中国革命者?你们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都忘记了吗?你们法国人不是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吗?不是说信仰自由吗?”
无畏的革命精神令法国领事对向警予心生敬佩,并向当局提出:作为政治犯不该引渡。然而,法国殖民当局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串通一气,随之撤换了领事并将向警予交给国民党桂系军阀。
敌人三番五次对她审讯和毒打,但她坚贞不屈,对于党的秘密一字不供。向警予留了一张儿女的照片,她的狱友陈恒乔看到她经常拿出照片来,有的时候对着铁窗外面讲些什么。向警予曾给儿女留下几首儿歌。“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为了天下的儿女都能生活在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向警予抛下个人的幸福,用生命追求理想与光明。
向警予就义的日子,是1928年的5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选择在这天处死向警予,意在打击全国的工人阶级武装革命者。5时5分,牢门打开,一个匪徒大声喊叫向警予的名字。向警予神色自若,嘴角挂着微笑,从容走出牢房,身着在法国结婚时穿的油绿色旗袍。
去刑场的路上挤满人群,向警予奋力高喊,作了最后一次演讲:“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流血牺牲!反动派要杀死我,可革命是杀不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宪兵慌忙扑上去,拳打脚踢,不许她开口。向警予挣脱束缚,头一昂,奋力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宪兵掐住向警予的脖子,抓起地上的石块塞进她的嘴里,又用皮带缚扎她的嘴巴和双颊,阻断她的喊声。血,从她嘴角流出……街上许多人看了都哭泣起来。
就义前,向警予留下这样的遗言:“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生命。人迟早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明明白白,慷慷慨慨。”
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枪声响了,向警予英勇就義,年仅33岁。
惊闻向警予牺牲噩耗,蔡和森悲痛不已,撰文《向警予同志传》以悼念,在传记末写道:“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向警予牺牲后的第三年,时年36岁的蔡和森被国民党杀害。
血色浪漫的“向蔡同盟”,一起融进了大地。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何羽/文,《北京日报》2021年2月24日;《向警予:她发起了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王若翰/文,《新民周刊》2011年第23期;《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陈红/文,《湘潮》2017年第3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