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方画家所绘制的中国图像研究

2021-04-26 10:10程楷文
艺术品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阿罗亚历山大威廉

程楷文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开始于弗朗索·布歇的绘画作品,但是他并未去过中国,所创作的“中国绘画”大多受华托的影响以及旅行家对中国的文字描绘。威廉·亚历山大于18 世纪末跟随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最先来到中国,回国后出版了出版《The Costume of China/ 中国服饰》,使西方人真正开始了解中国。托马斯·阿罗姆根据威廉·亚历山大等其他画家创作的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在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一系列与中国风情、建筑、民俗等等有关作品。

一、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与“中国画”

十七世纪,欧洲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绘画等带入欧洲,使中国文化对西方艺术产生了冲击。弗朗索瓦·布歇为了迎合当时路易十四皇帝的喜好,从外销品瓷器以及中国的绘画中汲取艺术养分,注入法国洛可可艺术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创造一系列中国风绘画。布歇的中国风绘画有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泽柔和艳丽、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和飘逸性等模式,是典型的洛可可特点。[1]其绘画重心偏右,人物身形呈“S”形曲线,将中国人物的柔美表现地淋漓尽致,以强大的力量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中国风绘画虽使用焦点透视的画法,但画中存在严重的比例问题。[2]在色彩运用方面,布歇有自己的喜好特点,他喜好以蓝色为主色调,用粉红色来刻画人物。布歇用弱化了的红色——粉色体现女性柔美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洛可可装饰艺术的形式。其“中国风”绘画虽以中国为元素进行创作,但是从构图、场景、绘画色彩给人西方画作的感觉,从中可以说明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正确,他们认为中国画中的人物全是怪异的并且游手好闲,中国人物头戴草帽、口含大烟袋,这在当时洛可可艺术中是怪异行为。“弗朗索瓦·布歇绘制过天花板画,装饰性壁画、肖像画、有风俗生活场面的风景画等,他喜欢借用古代深化的爱情故事作题材。”[3]在中国风绘画上,他偏重理性,注重人物体态线条的勾勒,以简单的形式,突出人物个性,均衡构图,使作品具有古典艺术美。

二、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与“中国画”

威廉·亚历山大于1792 年随马戛尔尼使团访华。1794 年回到英国后,他根据写生速写创作出一批有关中国风情、人物、习俗等题材的水彩画和版画,将中国习俗更好地介绍给了英国与欧洲。亚历山大在中国写生的作品可以分为人物风貌和社会风情两大类,其中人物风貌刻画了当时社会上各种阶级的人物面貌与体态,从侧面反映各阶层的人物生活状况,社会风情则是表现民众文化风俗。

威廉·亚历山大使用黄金分割法或三角形构图法进行人物构图,使人物处于画面中心,人物面部朝向及动态走向都留有一定空间,人物与周边环境相结合,更有形式感,给读者画中人物以顶天立地、魁梧高大的感觉。亚历山大笔下中国士兵身形魁梧,与后面的远山和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他所描绘士兵的五官更像是英国人。在对底层人员的描绘方面,人物身高消瘦,表情漠然,赤脚行走在土地上,给人同情之感。亚历山大很擅长刻画人物细节,他将人物身上的服装、头饰刻画得十分精细,清朝女子有裹小脚的行为,在他的绘画中也有所体现。他利用水彩颜色区分了当时的社会阶层,选用鲜艳亮丽的色彩描绘上层社会人物的衣着首饰等;选用中性朴素的色彩描绘社会底层劳苦大众;在进行军事题材描绘时,则选用淡雅的色彩。在风景构图方面,威廉·亚历山大选用远景视野,画面视野开阔,所描绘景物较多,布局均衡稳定,在空间方面,主体物突出。亚历山大选用垂直式构图,画面景物高度大于宽度且与视平线呈垂直状态,具有较强的形式感。

“英国使团在中国游历了浙江、山东、河北、江苏、江西、广东等市,经过的岛屿、河流、村镇和城市,有舟山、定海、登州、白河、大沽、天津、通州、北京、古北口、热河(承德),并沿运河航行,路经温榆河、汶河、微山湖、黄河、长江、钱塘江、鄱阳湖、扬州、苏州、杭州、常山镇、南赣府、南安府,最后抵广州出海返国。”[4]亚历山大在这途中创作了大量关于中国风土人情题材的绘画作品,包括中国底层劳动人民、商贩等的人物特写,这些作品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的中国社会风貌,揭露了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既是画家极为细致的观察技巧,另一方面更印证了马噶尔尼使团中成员无不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人物人情以及山河风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5]其所绘相关中国宫廷、市井百姓、妇女儿童等等题材的绘画作品到英国后,传递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画面,打破了欧洲人脑海中对中国的想象,也让英国人更加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

图1 托马斯·阿罗姆《北京西直门》图片来源:《中华帝国》书籍

三、托马斯·阿罗姆与“中国画”

托马斯·阿罗姆是19 世纪中叶英国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师和水彩画画家,他根据威廉·亚历山大对中国风土人情创作的作品结合自己想象力进行中国风绘画的二次创作,所创作的作品是真实与想象的结合体,引起了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对中国风情的关注。托马斯·阿罗姆的中国风绘画中有许多是建筑类型的绘画,借鉴了纽霍夫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图创造了其脑海中的南京瓷塔景象,塔顶的菠萝造型更是深入人心,使欧洲人误认为是中国特色。依靠波塞尔的作品描绘了广州、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汲取英国海军画师司达特和怀特的素材,创作了中国香港、厦门、宁波、镇江、南京等城市的风景绘画。

《北京西直门》(图1)一画是根据亚历山大的原作进行的改动,亚历山大所绘制的北京西直门距离更远,阿罗姆的北京西直门则给人更近的感觉,城墙显得更加雄伟和坚固,整幅场景更加雄伟壮丽。阿罗姆将亚历山大绘制的三孔桥位置进行变动,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成为整幅画的亮点,整座城十分繁荣。阿罗姆将颜色也进行了维多利亚风格化,这幅画中色彩对比强烈,将建筑顶部用黄色描绘,褐色和灰色与景色的结合突出了豪华和大气,建筑细节的突出给画面大大加分。

托马斯·阿罗姆也描绘了清朝时期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在色彩选择方面他借用威廉·亚历山大的手法,以色彩区分社会阶层等级。虽然阿罗姆对中国题材的绘画是建立在他人成果之上的,但是他完善了亚历山大、波塞尔、司达特和怀特在一些创作作品上的细节,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基本上保留了中国清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与威廉·亚历山大不同的是,托马斯·阿罗姆是一名建筑师,在建筑绘画中他更能完整地把握图形轮廓、控制光影与阴暗、正确处理绘画中心等。在绘画中阿罗姆借助数学、透视学、人体解剖学、光学色彩等等,以求真求美,竭力塑造人的肉体和精神完美统一的形象,注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的特点,表达更深层次的意境,以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视觉感受。

大部分外国人都是根据阿罗姆所出版的《大清帝国城市印象:十九世纪英国铜版画》这套版画作品所了解中国的,这本图文并茂的画册蕴藏着明清帝国的历史,让欧洲人真正了解中华盛世。正是有了阿罗姆对长城和运河的描绘,才将中华民族的奇迹得以宣传,也让中国人认识到断垣残壁乃是“国之瑰宝”。在没有相机的时代,阿罗姆绘画的中国场景图也为后期中国研究清朝时期的史实提供图像资料,为现今学者研究历史问题提供了考证。

四、结语

17、18 世纪,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中西贸易的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继而产生“中国热”,弗朗索瓦·布歇根据书籍文字以及航海家的语言描绘想象勾勒出了中国式场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威廉·亚历山大对中国景象的真实写生打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风貌的想象,也改变了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对中国建筑、社会风貌以及人物特征的固有想法。托马斯·阿罗姆在威廉·亚历山大对中国景色描绘的基础上加上想象力勾勒出了他内心的中国景象,使中国文化再一次兴起于欧洲社会。他们三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阿罗亚历山大威廉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破耳兔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小小数迷泽西之阿罗的糊涂账
孩子与海豚
阿罗的好朋友
一粒沙子
不可能的阿罗
阿罗有支彩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