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知

2021-04-26 01:19:20
文史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山西人士大夫诸葛亮

清朝『禁缠足』为何不能收效

李光彩 《同为清朝禁令的男『剃发令』和女『禁缠足』,为何结果截然不同》

清朝在建立之初,除了出台针对男性的“剃发令”外,还曾下令禁止汉族女性缠足。然而“剃发令”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推行,“禁缠足”却屡禁不止。为何执行结果截然不同?

这与汉族士大夫的病态审美分不开。自宋以来,汉族文人士大夫便偏爱女性纤弱美。清初,汉族士大夫群体因为备受奴役和“文字狱”的压抑,在审美上更趋于病态美,裹了小脚后的女性行动不便,其弱柳扶风之态则正对文人士大夫病态审美的胃口。在上层士大夫群体的推动下,女性没有小脚就难嫁到好人家,使得缠足习俗难以禁止。

另外,女性缠足在清初部分汉族人观念中是气节的象征。清朝愈是禁缠足,汉族士大夫和女性就愈想通过缠足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被压抑的民族情绪。如乾隆年间,朝鲜使臣朴趾源问一位王姓举人,女性缠足后劳动、行走都不便,并且朝廷禁止,为何还是裹脚?王举人偷偷在手上写了“耻混鞑女,抵死不变也”9 字作答。

另外,与“剃发令”相比,严查缠足操作难度大。针对男性的“剃发令”虽然在执行之初激起了各地多起反抗事件,但实际上在这些抵抗被镇压后,“剃发令”执行的难度并不大。并且与深居家中的女性缠足相比,不管是上层士大夫还是普通男性都要出门在外,其剃发与否很容易就可以被观察到。

康熙三年(1664),清廷曾制定了一份较为严厉且严密的方案:“若有违法裹足者,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议处,兵民则交付刑部责四十板,流徙,家长不行稽察,枷一个月,责四十板,该管督抚以下文职官员有疏忽失于觉察者,听吏兵二部议处在案。”但这份方案执行没多久,便因执行难度过大、株连过多,且考虑到女性与男性相比反抗能力有限而被迫废止。自此以后清廷便“弛禁”缠足,没有再以执行“剃发令”的力度去严禁女性缠足。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卫大将军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山西人嗜醋如命名扬国内。但山西人到底为何那么爱吃醋呢?这里面有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要提的是地理环境。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山西的水碱性很大,水质硬,直观表现为烧水器皿会留一层厚厚的水垢。长期饮用这种水容易生结石,而醋可以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其实,不只是山西,陕西人也挺爱吃醋,大概也与此有一定关系。

气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山西东靠巍巍太行山脉,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很少,常年干旱少雨,气候比较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容易没有食欲,又不能像南方潮湿的地方那样吃辣椒开胃,否则容易上火,醋于是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物产。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古代尤为明显。山西多山地、丘陵,干旱少雨,农作物以高粱、小米等耐旱的杂粮为主,盆地的平原地区产小麦。但总不能干吃高粱、小米、小麦吧,聪明的山西人便发明出各种面食,由此养成爱吃面食的习惯。面食耐饿顶饱,但是不太好消化,尤其是面食中加了碱以后,虽然会更筋道,但是长期食用容易胃部消化不良、胀气,而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慢慢地,对山西人来说,吃醋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寄托。

没有普通话的三国时代,诸葛亮如何舌战群儒

北 辰 《在没有普通话的三国,诸葛亮怎么舌战各地群儒?》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言语交锋的经典场面,如诸葛亮舌战群儒。那么问题来了,在没有普通话的三国,山东人诸葛亮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该如何辩论?

其实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三国时期也有“工作语言”。夏商周时期,主要活动区域基本都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今河南境内。由此,标准音“雅言”即以洛阳音为基础,为古河洛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较为统一的语言得以逐渐形成。两汉分别定都长安和洛阳,承袭夏商周时期,将“洛语”作为国语。所以,只要三国时期的人物会说洛语,那谈天说地、吵架斗嘴便都不成问题。可大家真的都会说洛语吗?

先看诸葛亮。诸葛亮出身于琅琊名门望族,其先祖诸葛丰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其父诸葛珪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其兄诸葛瑾又是从洛阳游学归来的,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诸葛亮是有条件学会洛语的。

再说刘备。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家世代在州郡为官,其祖父刘雄被举孝廉而官至东郡范令。所以,刘备耳濡目染也应该是会讲一些洛语的。后来,刘备外出游学,广交各路豪杰,有学到洛语的环境。

那么南方人呢?江东少主孙权虽出生成长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杭州),不过孙权的父亲孙坚为骁勇善战的大将,麾下必定汇集了各方将士,但如果将领不会说通语洛语,又该如何让手下的将士悉数听令呢?因此,孙权的生活中理应有不少能够接触到洛语的机会。任主公后,孙权麾下有谋士山东人诸葛瑾、安徽人周瑜和鲁肃,在论家国大事之时,唯有讲洛语才不致有差误。

日本老兵:日本军队为啥那么残忍

飞春读传 《日本老兵的战后反省:日本军队为啥那么残忍?》

1995 年,一个叫若槻泰雄的日本侵华士兵写了一本揭露二战日军内幕的书,在书中,他分析了二战日军残暴的多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可以总结为3个:

其一,把不正常的当正常了。日军侵华,打出的牌子是“为了让中国人得到幸福的圣战”。有了这个“真理”做前提,所有反抗都是错的,所有“敌人”都是恶的、可杀的。这是日军作恶不知恶的第一个误区。第二个误区是自以为最正确、最文明。在日本军营中,虐待、暴力、殴打是家常便饭,上级看下级士兵不利索,就一顿没来头的打骂,所以,对待比下级更低等的俘虏,更是肆意虐待,不知为过。

其二,由长期战争的实际状况导致。日军侵华,前后跨度是日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旦出征,就会连续在战场上服役,随时随地可能会战死。所以,自暴自弃是日军的普遍心态。一个从军5 年后又被征召的日本兵写道,似乎只有烧杀淫掠那一刻,才能证明自己是个“自由的生命”,其他的军人敕谕、战阵训之类的,都是骗人的、唯心的。另外,若槻分析,侵华日军在广阔的中国被高度分散开来,本来军队系统内部应有的监督,也不可实现,日本士兵干坏事没有监督。其三,是“就粮于敌”的策略。日本地少人多、粮食紧张,日军是在补给不足中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早在1938 年春的徐州会战中,日军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营养失调症。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每到一个村庄,抢粮就是第一目标,然后砍门框烧火做饭。这导致中国老百姓更加仇视日军,帮助抗战,如此循环往复,耗尽了日军兵力。纵观二战史,日军饿死、病死的远比战死的多,这也是事实。

猜你喜欢
山西人士大夫诸葛亮
古往今来山西人
文化产业(2024年5期)2024-05-11 19:08:22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中华书画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转型综改看干部担当
时代人物(2020年13期)2020-10-09 11:13:42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法律史评论(2020年1期)2020-09-11 06:24:52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 01:32:04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BUILDING EUROPE
诸葛亮喂鸡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