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
摘 要:在“学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自主学、合作学和“讲”——讲出来、教别人,而忽略“做”,但“做”是“学习金字塔”中的实践部分。文章以“肾单位”教学为例,探讨“学”“做”“讲”相结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做;讲;教具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2-0092-02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的。他认为听讲、阅读、试听、演示这样的被动学习,学习效果相对较差,两周之后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也仅为30%(示范可以达到),最差的听讲方式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仅为5%,甚至更差。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立刻应用学到的知识)这样的主动学习方式,相比之下效率要高出很多。学生经过有效的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学习内容,如果能有“做”这样的实践,在做中学,那么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可达75%,然后马上应用,教授给他人,则能达到90%。但在“学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自主学、合作学和“讲”——讲出来、教别人,而忽略“做”——做中学。因此,教师往往要重视“做”在“学讲”中的地位,可适当创造条件,将“做”引入“学讲”,以突破教学中抽象的重难点知识。本文以“肾单位”教学为例,探讨“学”“做”“讲”相结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一、知识点与学情分析
1.知识点分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5章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学内容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安排两个课时,其中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下一节课——尿液形成和排出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好,将会影响下一节内容的理解,不利于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呈现是一段包含7个长句、12个短句的文字以及1张错综复杂的图片。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表现欲,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强。组成肾脏的结构是怎样的?什么是肾单位?尿液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都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抓住学生的兴趣,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高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另外,八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在课堂上如果有恰当的活动让他们动手参与,会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策略
1.“读学”与归纳,初步感知肾单位
本节课内容难度较大,文字量也较大。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整段文字分为四个部分,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通过阅读尝试从中归纳、提炼有用信息,同时以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详细教学活动安排如下。
学生活动:分模块阅读。(1)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2)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3)肾小囊的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4)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教师活动:按模块以相应的问题引导。(1)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是( ),由( )和( )组成。前者又由( )和( )組成。(2)肾小球是由什么组成的?(3)你如何理解肾小囊的“囊”字?肾小囊是怎样的结构?它的两层囊壁内层紧贴什么?外层与什么相连?囊腔与什么相通?里面充满的是血液吗?(4)肾小管外面缠绕的是什么?
教师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筛选、归纳、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中,学生可初步掌握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的结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探究肾单位的结构特点打下基础。
2.模型制作——“做”中明了肾单位
模型制作材料:红蓝两色电线、红蓝两色毛线(球)、玻璃漏斗、处理过的饮料瓶(瓶盖中间挖空)、塑料软管、剪掉一半的气球(带吹气嘴的一端)等。
活动指导:教师可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能用来模拟制作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红蓝电线可以模拟制作什么?电线一端的塑料皮被剪掉,露出多条细的铜丝,可以用来模拟制作什么?玻璃漏斗、处理过的塑料瓶口、处理过的气球可以模拟制作哪个结构?
制作肾单位模型:教师可将学生分组,然后让各组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肾单位的模型。如将红色电线缠绕成一个球状模拟制作肾小球,将毛线团塞进处理过的气球中模拟制作肾小囊包裹肾小球,将塑料软管连在漏斗的玻璃管上模拟肾小囊下面连着的长长的肾小管等。
3.展示交流——“讲”中深悟肾单位
“讲”是“学”“做”的总结。在学生展示作品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肾单位模型制作中的疑点、难点,以拓展延伸、深化肾单位知识: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其两端连接的是小动脉,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且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这与之前学习的有关血管和血液的知识不太相同,是个特殊的结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材料、其他同学的作品等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用漏斗和饮料瓶不能准确模拟肾小囊的结构,因为肾小囊有内外两层膜;动脉和静脉之间必须有毛细血管相连,不能用红色和蓝色的毛线直接相连。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找生活中更合适的材料,制作出更逼真的肾单位模型。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1.将“做”引入“学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突破重难点
在“学讲”教学中,教师注重“学”和“讲”,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别人学习等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做”。离开了“做”,“学”和“讲”难免会流于“纸上得来”,而“学”“讲”“做”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有效突破抽象与难以理解的教学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动手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到科学源于一动一做的美妙。
八年級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知识充满探究的欲望,对生命个体的秘密充满好奇。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放手做中感受生命的奥秘,在交流讨论中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2.巧用材料制作模具模型,凸显教学智慧
一些生物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的材料,用一双灵巧的手将生活材料转变成生物模型、模具,通过模型与模具带领学生重新认知复杂的生物结构,让学生在参与做中感受生物课堂的灵动与鲜活。
3.交流与展示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新课标对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本节课的展示交流环节中,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纷纷走上讲台大胆展示本组制作的肾单位模型,交流内容包括基本结构的讲解,发现肾小球两端血管的特殊性、质疑学习的有关血管的知识、批判教师准备的材料不够科学等。学生在讲解展示中、在思考回答中、在质疑解疑中,产生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四、结语
在教学“肾单位”时,教师大胆创新,选用常见的材料指导学生制作肾单位模型,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重视“做”在“学讲”中的价值,适当创造条件,将“做”引入“学讲”,通过“学”“做”“讲”相结合有效突破抽象的教学重难点知识。
参考文献:
[1]梁丹.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唐晓琳.初中生物学情感性课堂导入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龚伟红.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苏志红.初中生物学“互动生成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8.
Research on Making Teaching Aids Based on
"Learning", "Doing" and "Speaking" and Breakthroughs
Zhu Xue
(Experimental School of Xincheng District, Suini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ining 221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learning and lectur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independent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peaking"-speaking out and teaching others, while ignoring "doing", but "doing" is "the practical part of the learning pyramid. Taking the teaching of "nephron unit"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learning", "doing" and "teaching" to break through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students in the biology subject of cooperative inquiry.
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speaking; teaching 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