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大勤苦。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地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这样恶作剧还不够,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摇动笔管只觉头重脚轻。(叙写老师教学生写字的种种恶作剧,语言凝练)这原理是和国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身轻似燕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如果练字的时候笔管上驮着好几两重的金属,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得心应手了。(叙中添了议论,阐释恶作剧背后的原理等,要言不烦)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现代的人无须受这种折磨。“科举”已经废除了,只会写几个“行”“阅”“如拟”“照办”,便可为官。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横行左行也可以应酬问世,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这一段从“写字”在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训练手法的角度落笔,再谈及“写字一道”日渐式微而退变为“国粹”的趋势)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数,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臂拉腿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如此绝对化的论断,并非作者不讲逻辑,而是故意言过其实,以增幽默效果)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端庄凝重,才和他的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这一段从书法艺术角度,谈“写字”与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
在“文字国”里,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擘窠大字至蝇头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譬如,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给当铺酱园写写招牌,至不济也可以给煤栈写“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题诗,改写春联或“抬头见喜”就合适得多。有的人写字技术非常娴熟,在茶壶盖上写“一片冰心”是可以胜任的,却偏爱给人题跋字画。中堂条幅对联,其实是人人都可以写的,不过悬挂的地点应该有个分别,有的宜于挂在书斋客堂,有的宜于挂在饭铺理发馆,求其环境配合,气味相投,如是而已。(从写字用途角度谈写字的人“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的弊病,这是反面用笔,叙中带评,语带提醒与规劝,从中可见作者雅正的书艺识见)
“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心经》就有困难,字写得坚挺俊俏,所用大概是尖毫。笔墨纸砚,对于字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最妙者无过于某公之一笔虎,八尺的宣纸,布满了一个虎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尤其是那一直竖,顶天立地的笔直一根杉木似的,煞是吓人。据说,这是有特别办法的,法用马弁一名,牵着纸端,在写到那一竖的时候把笔顿好,喊一声“拉”,马弁牵着纸就往后扯,笔直的一竖自然完成。(叙述“某公之一笔虎”,对其所写“虎”字的气势、“一直竖”的特点,用了细节特写的方式,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这一段从书写工具角度入笔,强调写字的人既要注意用好工具,也要讲究一点技巧)
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至少也应该有“精气神”三个字。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人问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如果字真写到好处,当然不需腿健,但写字的人究竟是腿健者居多。(这一段谈写字人的“瘾”病)
(选自梁实秋《雅舍小品》,有删改)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谈艺小品文,其艺术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心輻辏,选材丰富。题为“写字”,标明话题内容,以之为聚焦点,从不同角度选择相关素材,形成中心辐辏的结构模式。同时,逐层展开,内容充实,有趣闻枚举,有知识点拨,也有人生世相的勾勒,既让读者开眼界、长见识,又能给人审美的雅趣。
二、叙议结合,细节点染。从表达方式看,本文夹叙夹议,叙得简洁,议得精当。作者还注意用细节点染的手法,夯实现象描述的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更妙的是对“一直竖”写法的介绍,绘形绘声,人物动作、写字情境简直跃然纸上。
三、庄诙间杂,风趣幽默。文章谈论写字之道,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展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文中有关写字历史、书法艺术、书体用途、书写工具、字与个性等知识的介绍,用语平正,态度庄重;同时,在解说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作者佐以场景描述、细节描写、逸事趣闻等,给读者以轻松、诙谐之趣。遣词造句方面,多有反讽意味。例如对马弁牵纸助写场景的描述,读之忍俊不禁。还有末段对爱写扇子者“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情状的勾画以及嘲讽式的点评,都足以让人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