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翠诗
【摘要】当前,新课程标准明确将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有关道德教育等纳入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学科涵盖的内容甚广,包含着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生在校内外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举止,恰恰也说明了德育存在缺失的地方。基于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真正贯彻落实全新课程标准的必要举措,更对小学生提升道德素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有效渗透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生;德育渗透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的必要手段则是教书。就具体的语文教学来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更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具有较为丰富的语文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以下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对小学生开展较为有效的道德教育的一些策略进行概括论述:
一、深挖语文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都是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其中不少篇章内容都与德育有着很强的关联性。要想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将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深挖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变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就多年以来课本上常见的诗篇《悯农》为例,本节课的重点不仅是让学生对诗中的一些生字、生词进行理解与背记,更为重要的是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让学生们对农民的辛苦劳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自己口中每吃下的一口粮食都是其他人的辛苦劳作的结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珍惜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积极情感,以此来培养学生们从小就节约粮食、不浪费的良好生活习惯。单单告诉学生,农民伯伯们种地是多么辛苦,学生们的体会并不会那么深刻。可以尝试体验式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把锄头,让学生们试着用锄头模仿耕地的动作,让学生亲身体会挥动锄头需要用出多大的力,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学生们想象现在正处于酷暑的正午,调动学生们的亲身经验,以此来促使学生对农民种植粮食的辛苦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变化,以提升其认识。由此可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取合适的方法来展开情感教学,是促进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語文朗读教学,促进学生进行自主道德教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就能领会到书中的要义。由此也说明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朗读与背诵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好的感知,帮助学生提升语感,而且也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内化的过程,促进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外在行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行为规范、良好的道德品行,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而朗读与背诵正是能够让学生自行感受的一个较好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感受古人是如何尊重师长、礼让他人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朗读练习,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们会效仿古人典范,规矩自身行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表现的都更好了。因此,选取一些具有较强教育性意义的经典文章,让学生们进行朗读与背诵,能够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养。除了早读之外,还应在课堂时间中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给学生指导更多的各种朗读的方法,诸如默读、大声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尝试体会不同的朗读方法,获取不一样的感受,更加强烈深刻地感受文本中所体会的思想内涵,从而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与启发。
三、积极展开生活化教学
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仅仅存在于课堂上,要走出课堂,真正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才能让学生对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严格律己、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具体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上,就是教师在借助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从课内延伸到学生相对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但是对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理念,但是却与其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因此,语文教师还可以试着将“读书”与现代的社会需求相联系,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大胆畅谈在如今这个社会,自己如何做才能是为“中华之崛起”?有的学生说:“只有好好学习医学知识才能保护自己、还能参加抗击疫情战斗”;有的学生回答:“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对自己的行为方方面面严格要求,今后才可能成为一名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还有的学生说:“治理好环境污染,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学习了解更多的环境保护的知识内容,才能把环境保护理念推广到更加广泛的地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担负的道德教育重任不言自明。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道德教育有效渗透于课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本文提出通过生活化教学、开展情感教育以及强化朗读教学等三个具体的教学策略,并辅以课堂教学实例来进行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本文论述内容有限,不足之处还需在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J].新智慧,2021(3):47-48.
[2]周子云.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60-161.
[3]苏惠婷.诵读经典文化 彰显德育魅力——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求知导刊,2021(2):89-90.
[4]蔺红林.植根课堂 立德树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1(Z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