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部名著作品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人生哲理、社会特点、时代精神,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语文素养,对于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就名著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作了分析,并重点阐述高中语文名著阅读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阅读;困境;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113-02
【本文著录格式】高沁春.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J].课外语文,2021,20(10):113-114.
名著作品是历史的沉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表示,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的方式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名著作品作为经典的阅读素材,其中蕴含的浓厚的中外文化,等待读者挖掘。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发挥名著作品的教书育人作用,促进高中生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重点围绕名著阅读教学展开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困境
(一)名著阅读教学功利化
中国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应试教育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虽然自新课改以来,一直提倡素质化教育,主张摒弃应试教育观念,但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难以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观念中拔除。应试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唯分数论”,无论是哪个阶段、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将关注点集中于分数的高低之上,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考取更高的分数,而不是通过名著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人格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导致名著阅读教学偏离了育人的目标。
(二)名著阅读教学弱化文本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原本的文本閱读逐渐被弱化,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时髦”的教学方法,而将名著文本阅读转变为多媒体课件,而且未能在恰当的时机使用视频与音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在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但是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法从文学作品的整本书阅读中体会到深刻意蕴。其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名著作品的讲解中仅仅凭借个人的见解,并要求学生记住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观点,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应试效率,但是名著阅读教学质量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名著作品的阅读之中,无法从名著阅读中与作者实现情感的互动,教师也没有要求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挖掘其中包含的深刻意义,从而导致高中生“断章取义”的名著阅读缺少人生感悟,这是名著阅读教学弱化文本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三)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单调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方法、措施的综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名著阅读学习兴趣的提升,而单调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则会打消学生的阅读热情,因此需要教师关注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注重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使一部分教师响应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教学”口号,尝试了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的创新,但是大多是换汤不换药,从而导致名著阅读教学的创新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上。
(四)名著阅读与其他阅读教学区分度小
名著作品是历史文化的精华,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的指导中,应根据名著作品的特殊性,采取符合名著文学作品特点的独特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吸收到更多的养分。但事实上,教师已经将名著阅读与其他阅读教学混淆,没有将名著文本进行类型的划分,在名著阅读教学的讲解中缺乏侧重点,导致名著作品的独特价值未能得以显现。
二、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解决对策
(一)端正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名著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组织的实施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端正教育观念,认识到名著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名著阅读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底蕴以及健全人格。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教师自身的素养魅力影响学生,在榜样精神的带动下对名著阅读产生渴望,激发高中生的名著阅读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名著作品篇幅较长,很多学生在名著阅读中理不清头绪,面对内容繁多的名著作品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此时若是教师对名著作品具有充分的了解,就会在名著阅读的指导中知道学生阅读的难点在哪里,针对学生名著阅读的重难点给予及时的指导,做到心中有数,缓解学生在名著阅读中的心理压力。
(二)设置专门课程,打造优质名著阅读平台
教育大计,阅读为本,为了让名著阅读走出“功利化”“弱化文本”等困境,需要学校加大对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明确设置名著阅读的课时,提高对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设置专门名著阅读课程的方式,打造系统化的、有序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平台,更好地发挥出名著作品的特点,形成一套符合文学名著特点的教学手段以及监管方式,为名著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以《红楼梦》的阅读教学为例,《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可读性不言而喻,那么教师可以根据《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章节多少,安排名著阅读教学课时,目前较为科学的课时安排方式是每周一节名著阅读课,那么一学期大约是20课时。在名著的研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掌握故事情节结构,挖掘出每一个小故事的主题,联系每一章节小故事与整个故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从而引领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三)优化教学模式,丰富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未立足于实践,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需求,为了满足高中生的阅读学习心理,教师应注重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为语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使名著阅读彰显出生命的活力。如在《论语》的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话式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所选择的角色不能重复,在角色扮演的对话交流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哲理。
其次,教师可以采取体验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关注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以体验式的阅读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名著作品中的精髓,发现名著阅读与其他阅读之间的不同之处。以《老人与海》为例,若是采用常规的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海明威的这篇著作,很难让学生们领会到大海的跌宕起伏,以及其中包含的个体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若是教师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指导中实施体验式名著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便可以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传递出来,让学生在这部作品的阅读中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融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體验与感悟名著作品。
(四)科学指导阅读,加强名著阅读分类指导
课外阅读的书籍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文化等类型,针对不同的阅读体裁所采取的阅读教学方法应有所转变,为了实现科学的名著阅读指导,教师应将名著阅读素材进行整理并分类,做到有针对性的、分类别的阅读指导。以小说类的名著阅读教学为例,比如:我们所阅读的《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中的片段与人物动作等情节的设定,具有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特点,在小说类的名著阅读中不仅要了解文本中的故事情节,还需要透过故事发展的过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所讲述的主题。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摘录精彩片段,譬如黛玉葬花、探春理财、黛玉焚稿就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这里面的女性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塑造尤为巧妙,学生可以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情节分析揭露主题,掌握小说类名著阅读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教师应针对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改善策略,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名著阅读的教育价值,从名著阅读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人文素养,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中.名著阅读的困境及教育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4).
[2]陈秉强.如何突破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困境[J].好家长,2018(6).
[3]胡素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2).
[4]高亚东.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人生十六七,2017(32).
[5]叶秀碧.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8(36).
作者简介:高沁春,女,1981年生,江苏常熟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