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霞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为达成学生的高效学习,提升教学实效,教师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包括选择贴近学生认知实际的素材,组织学生经历丰富的学习活动以及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推动学生的结构化学习等等。当课堂教学内容、形式都得到优化,教学的良好效果自然日益凸显出来。
【关键词】学习素材;经历;思维发展;结构;探究
有效课堂是教师不懈的追求,而从有效走向高效又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艰辛,需要他们不断地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实践,敢于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需要他们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世界,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来优化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贴近学生认知实际,选择合适素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推动学生的数学理解极其重要。要达成学生的数学理解,除了教师的循循善诱之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己去探索、建构和领悟非常关键。在选择学习素材的时候,教师要贴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建立一个理解数学知识的良好背景。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充分,也能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独特的数学领悟。
例如在“认识平均数”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含义以及运用平均数的价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找到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先加后除和移多补少。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领学生深入探究。
在歌唱比赛中,10名评委各自打分之后,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数,得到选手的最后得分。因为学生具备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对于这样的现象毫无陌生感,而且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感兴趣。在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溯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过程,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先思考,做出猜想之后再交流意见,最后组织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逐渐接近了本质的原因:相差较大的数可能对平均数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計算平均数的时候需要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有的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某一个评委特别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一个选手,可能打分跟其余评委相差较大,这样就会对选手最后的总分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为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所以算平均数的时候采用了更合理的规则。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但对平均数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而且能结合实际情况来思考影响平均数的因素,发现极端的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巨大,体现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学生能够做出这样的猜想和发现,与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与现实材料的教学价值有密切关系。
二、丰富具体学习活动,推动学生感知
从有效走向高效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要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教学中如果活动丰富,学生自主性强,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有所提升,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例如在“认识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引出“克”是一个较小的重量单位。在请学生说说对“克”有哪些了解的时候,学生只能说出“1克很轻”。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之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猜一猜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接近1克”“利用电子秤实际称量教师提供的物品”“掂一掂一克大米的重量,数一数有几粒”等等。学生开始猜的时候分歧很大,有的学生甚至认为一根头发也有很多克,一粒大米也是很多克。但是在实际操作之后,学生的认识改观了。随着活动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建立了10克、100克的概念,强化了学生对克的认识。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学生对于“克”的认识明显上升了一个层次,他们不仅知道“1克很轻”,还能联系生活感知到1克到底轻到什么程度,也能用科学的态度来判断一粒大米的重量是大于1克还是小于1克。再经过猜想、判断、验证等学习活动,学生对于克的认识就更加深刻,而且可以较准确地预估一些物品的重量。
其实单位的教学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没有丰富的学习活动作为支撑,学生认识单位只能停留在接受的层次,他们无法感知量,无法准确地建构概念。在上述案例中,开始学生对于克的感知是模糊的、粗犷的。经过多环节的学习之后,学生有了亲身参与的经验,有了实际感知作为参照,对于量的把握就精细了很多,相对准确全面地建构了概念。
三、指向学生思维提升,抓住主要矛盾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高阶目标,也是数学学科教学价值的重点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了学生的思维提升而教,要让学生在面对陌生的问题时能够找到着眼点,调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从而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营造矛盾的情境,推动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在后续的交流中获得深入的体会。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圆特征的把握,教师首先创设一个套圈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在套圈的时候,参加的人是围成一个弧线的,为什么不是站在一条直线前来套圈呢?学生很快想到这是为了比赛的公平,因为站在直线上的时候,目标到直线所画的一条垂直线段是最短的,其余距离大于这个距离,而站成弧线的时候,每个点到目标的距离是相等的,这就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在学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之后,教师再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想一想哪些地方非用圆不可。学生很快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圆的模型,并结合之前的案例举出了圆形车轮的案例。经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发现车轮之所以做成圆形,是因为车轮是围绕一个中心点转的,而且圆周上的点到这个中心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就保证了圆形车轮在滚动时候的平衡。对比两个案例,学生发现圆的中心到圆周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借助模型继续探索圆的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都能轻松解决。
本课的教学以认识圆的特征为主。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教师结合这样的目标找到了生活中的典型模型作为学生研究的基础。学生就从圆的特征入手来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不断地面对问题,展开观察、思考和交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促进体系立体构建,提升学习层次
学生在接受零散的知识时容易丢三落四,而且相对于结构化的知识而言,这些内容的遗忘度更高。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层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出来,引导学生找到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结点,形成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课上,教师从两条线来组织学生复习。其一是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从平行四边形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学生还原过程的时候,教师用箭头连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并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对应起来,之后是三角形和梯形,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这两个图形与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学生发现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公式中都有一个“除以2”。在整理出每個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推导这些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共同点。学生发现每一个图形都被转化成一个已经知道面积计算方法的图形。
其二是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将每个面积单位对应的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单位的名称对应起来。学生发现在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缺少了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大小的面积单位,如果加上这个单位,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就完美地解决了,面积单位的体系也建立了起来。
在整理与复习的时候,让学生将零散的认识系统化,将关联的知识归拢起来,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知识。同时,知识的系统化将推动学生的数学认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融入生活场景,延续数学探究
数学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学生数学视野,提升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智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生活问题,延伸学生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打折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了原价、现价和折扣率之后,使学生对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在一些实例中抓住已知条件求出未知的量。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教师提出生活中的一些打折问题,比如“买二送一”,学生发现购买量不同,实际的折扣率是不同的。这样的发现使学生重新认识了打折,学生体会到现实世界中的打折问题远比课本上的复杂。再比如“第二件半价”的打折方式,没有深入探究之前,很多学生被半价迷惑,经过实际计算发现,“第二件半价”其实折扣率只有七五折。类似的问题还很多,带给学生的思考远远超过简单的知识巩固。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切入教学,努力实现。当教师的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快速提升,指向学生的根本发展,并落实在实际教学中的各个细节时,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张燕.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精细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38):145.
丁桂林.如何营造高效课堂[J].江西教育,20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