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传统动力弱化与新动力培育的调整期,内部存在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外部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新冠疫情冲击巨大。我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5 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十三五”年均增速降至5.8%,低于“十二五”时期的7.9%。“十三五”时期,从内部看,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从外部看,全球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外贸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国际贸易壁垒和摩擦增多。2016-2019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有力,政策加码显效,经济在疫情冲击后逐步恢复,全年GDP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2020年我国名义GDP为101.6万亿元,约为2010年(41.2万亿元)的2.5倍,实际GDP约为2010年的1.93倍(见图1),规划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接近完成。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2020年,我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预计达17%左右,较2015年的14.7%提高超2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将超过1/3,继续位列全球各经济体中第一位。
图1 中国GDP总量及增速
人均GDP连续2年超过1万美元。2019年我国人均GDP为10 276美元,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 074美元的平均水平;2020年我国人均GDP为7.24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约1.05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内需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力量,但消费的支撑作用仍需进一步提升。2016-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1.9%,38.9%,-0.8%(见图2)。与“十二五”时期(三大需求贡献率分别为59.3%,40.8%,-0.1%)相比,内需对经济拉动作用更为显著。虽然我国消费平均贡献率已超过六成,但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消费贡献率相比,仍有明显差距。2020年,消费因疫情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餐饮、旅游、娱乐等受到明显抑制且恢复较缓慢。尽管如此,消费在2020年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中依然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
图2 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外贸规模持续增长,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但我国工业体系完整,尤其是具有较强的配套能力,外贸综合优势依然较明显。“十三五”时期,我国积极扩大开放,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的24.55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2.16万亿元。2020年,在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推动我国出口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新产业、新消费较快发展,新基建投资加码提速。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5%,较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2015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10.8%,2019年占比升至20.7%;2020年疫情后,生鲜电商、门店到家等在线零售迅速壮大,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接近1/4。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稳步推进,2020年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我国先后以“三去一降一补”“破、立、降”“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为导向,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2018年,全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制造业发展重点任务见图3。
图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制造业发展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是今后5年以及到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建议》提出,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若按照15年后我国人均GDP从当前的1万美元增长至2万美元左右推算,我国GDP要在15年内翻一番,需要在此期间GDP实现4.5%左右的年均增长。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见表1。
表1 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我国经济在潜在增长率放缓和外部压力等影响下,预计2021年低基数影响下实现8%左右的高增长,2022-2025年年均增速放缓至5%左右。“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加速、改革开放深化等带来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国内改革攻坚克难等困难挑战。当前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科技、安全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疫情使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趋多元化、区域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虽然拜登执政后,中美关系或有回温,但不会改变中美战略竞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将回归潜在增长轨道,因人口老龄化加速、储蓄率下降等影响,我国潜在增长率将放缓。预计2021-2025年经济年均增速约5.6%,2025年GDP约150万亿元。十四五”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见图4。
图4 十四五”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人均收入有望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但与发达国家仍存较大差距。预计2023年左右我国人均GDP超过1.26万美元,将达到世界银行以人均国民收入(GNI)12 375美元为高收入国家门槛。预计2025年人均GDP约1.5万美元,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仍存明显差距(2019年为人均4.46万美元)。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应对百年变局、重塑经济优势的战略部署。从国内发展看,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有利于推动国内供需链形成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我国工业体系完整、生产能力强大、配套能力完善、市场规模庞大的优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从国际形势看,是防范和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举措。当前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重构,疫情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加之美国对华遏制和打压措施不断,内循环为主是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的必要选择。
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更加巩固和增强。一是推动“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2020-2025年5G可拉动电信运营商网络投资1.7万亿元。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消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带动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增加和升级。三是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将紧密融合,释放新消费潜力。近年来,尤其是疫情后线上教育、网络医疗、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四是中等收入群体及新生代年轻人、低龄老年人成为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强大动力。预计2022-2023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4%,跨过国际中度老龄化标准。赛迪智库发布的《2019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页》显示,2018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为4.6万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9.8万亿元。
后疫情时代,我国第三产业将继续较快发展、占比上升,第一、二产业占比小幅降低。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7%,37.8%,54.5%(2015年分别为8.4%,40.8%,50.8%),预计2025年占比分别为6.5%,34.8%,58.7%。
从第二产业发展来看,重创新、补短板,我国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中美贸易摩擦及疫情冲击,凸显了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短板和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基础元器件和软件等方面存在“卡脖子”的难题,倒逼我国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将进一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发力,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持续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将提升。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品质改善的需求不断提高,与绿色低碳相关的技术、产品、服务发展的紧迫性和动力增强。“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传统产业将大力推进绿色改造升级。
从第三产业(服务业)来看,在工业转型升级、人口城镇化等的带动下,服务业将加快发展。疫情后,经济向常态恢复。从生活性服务业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住”“行”主导的服务消费继续向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升级,尤其是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将加快增长。从生产性服务业看,围绕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服务业将加快发展。
我国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建议》为“十四五”期间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我国将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和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一是在制造业和金融业基本实现对外资开放的基础上,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二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三是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将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快生效、中欧投资协定早日签署,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四是完善自贸试验区布局,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目前,我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未来将继续完善布局和扩区升级,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试验实践。
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提速,区域经济将呈现“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从城市群维度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最明显的地区,也是“十四五”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增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将形成以点带面、以圈带群的区域空间格局。
重大区域战略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将显著增强。十八大以来,我国陆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发挥重点地区在不同领域承担试验、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我国将进一步引导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强化以城带乡,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向乡村配置,扩大城乡双向开放,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受低基数影响GDP增长有望达到8%。国内疫情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六稳”“六保”等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将进一步向常态恢复。消费有望随着经济活动回暖、就业和居民收入改善而提速。经济向好和市场信心改善,预计制造业投资将加快;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预计基建投资温和增长;“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成为常态,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稳中趋缓。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出口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基数影响下增速可能前高后低。
展望“十四五”时期,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调整与世界经济动荡调整交织叠加,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逆全球化升温、产业链重构、债务风险增加、大国博弈等挑战中,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我国将遵循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力转换,通过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更加平衡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