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复杂环境条件下设置转换层的变电站结构研究

2021-04-24 11:06黄剑慧李嘉业
广东建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出线

周 森 黄剑慧 李嘉业

(广州市电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0 引言

城市的快速融合发展对用电负荷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中心高密度负荷区变电站的建设需求迫切。然而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变电站用地与土地供给的矛盾越发突出。城市中心变电站面临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市政管涵等复杂环境,给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110kV 变电站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目前,常规变电站主变压器基础为落地式,地基以大地土/岩体为载体,土地利用率较低,已不适应城市中心变电站建设模式。提出在变电站首层设置转换层,配电装置楼结构柱及主变压器坐落在转换层上,实现对地下基础设施的避让及跨越。设置转换层的变电站对城市中心复杂环境具有较好适应性,提高土地利用率。

1 工程概况

1.1 周边环境条件

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110kV 变电站(以下简称“变电站”)用地面积1793m2,配电装置楼长×宽×高=58.6m×17.8m×18m。变电站北侧紧邻兰圃路并与广州兰圃公园相望;变电站西北侧与清真先贤古墓邻近,变电站左侧约30~33m 进入文物保护紫线,该区域内变电站限高18m;变电站东侧及南侧为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地块行车道路,东南侧为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66m),变电站外墙与会议中心幕墙外立面距离不足20m。

变电站下方为运营中的广州地铁2 号线和驷马涌暗渠,其中:2 号线为双线盾构隧道,隧道宽度6m,两边各3m 内为盾构隧道保护线范围,隧道顶埋深约15m,现状地铁线与变电站呈西北-东南向斜交;驷马涌暗渠现状宽度约8m,渠箱底标高5.15m,顶标高7.25m,暗渠两侧为1.80m 高毛石挡墙,渠箱顶设有厚度300mm盖板,现状驷马涌与变电站呈东北-西南向斜交,现状交叠范围约20m×8m(长×宽)。兰圃路路面标高8.60~9.00m,变电站±0.00 相对绝对标高9.50m,场地设计标高9.20m。

配电装置楼首层主要设电缆层、主变压器室、消防水池,二层主要设10kV 配电室、电容器室、工具间,三层主要设110kVGIS 室、蓄电池室、站用变室,四层设主控室,局部五层设置屋面消防水池。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土/岩层按成因自上而下分为:①第四系人工填土层、②冲积层、③残积层、④基岩。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杂填土、填石,堆积年限大于10年,属老填土;冲积层、残积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可塑~硬塑,干强度中等,均匀性差,夹杂粉细砂及风化岩碎块;基岩为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砂岩、角砾岩,强风化岩芯呈短柱状、块状,中风化岩承载力高。各土/岩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 所示。

图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

表1 土/ 岩层物理力学指标

2 结构转换

2.1 基础方案比选

综合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保护、施工难易程度等对基础方案进行比选,选取旋挖成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方案。基础方案比选如表2 所示。

2.2 基桩承载力

配电装置楼基础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桩径分1600mm/2000mm/2400mm 共3 种类型,以中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桩基设计为嵌岩桩,最大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27000kN,桩净长约20~35m。

以3#桩为计算案例:桩承台顶标高为11.30m,承台高度3m,桩顶标高8.40m,桩净长约27m,桩端进入中风化岩≥5m。

根据广东省标准[1],取C1=0.5、C2=0.05,ψc=0.75,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如下:

表2 基础方案比选

设计桩身强度为C40,按不考虑桩身构造钢筋作用时,验算桩身界面承载力如下: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两者的小值,设计取27000kN。

2.3 桩基平面布置

运行地铁2 号线双线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变电站地块,隧道平面投影面积约占配电装置楼投影面积的50%,基础桩外边线与地铁隧道结构外边线之间的最小水平投影距离≥3m[2];驷马涌与盾构隧道呈斜交,涌底距离隧道结构顶约10m,驷马涌由现状8m 扩宽至15m。桩基布置既要避开地铁保护线又不能落至扩宽后的河涌里,使得桩位布置的空间局限性很大且不规则。桩基平面布置如图2 所示,其中#1 桩桩径1600mm,#2 桩桩径2000mm,#3 桩桩径2400mm,桩位均避开地铁保护线及扩建后的河涌断面。

2.4 转换平面布置

配电装置楼首层设置转换层,首层主要布置电缆层、主变压器室(含主变压器基础、油坑等)、消防水池、东西两侧电缆出线井等,转换平面布置如图3 所示。

主变压器(3×63MVA)放置在第二道转换梁上,消防水池跨越第一、二、三道转换梁。西侧电缆出线井底标高-2.70m,东侧电缆出线井底标高-3.10m。主变压器油坑设置有效深度为800mm,因转换梁将油坑阻隔,为保证事故漏油时油坑内液体流通,在梁中预埋DN200mm 铸铁联通管。

2.5 转换立面布置

为确保驷马涌日常管养、维修安全需要,要求变电站横跨驷马涌的结构底板距离渠箱面板高度≥1.8m[3]。设计转换梁最大跨度(位于驷马涌正上方)为30.91m,最大截面为2200mm×2250mm(宽×高),现状渠箱顶绝对标高7.25m,为保证转换梁底距离渠箱面板的净高要求,则转换梁顶面绝对标高至少应为11.30m。驷马涌由现状8m 扩宽至15m,拟新建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岸壁,墙顶设1.30m 宽悬挑式检修通道,并在临水面侧加装安全护栏,待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完毕后再将现有毛石挡土墙拆除处理,拆除后的石料作为扩宽河涌底的堆填料。在变电站北侧检修通道的端头并靠近转换梁侧面处设置φ1200mm 检修井,用作从地面到检修通道的出入口。转换结构三维模型示意如图4 所示。

图2 桩基平面布置

图3 转换平面布置

图4 转换结构三维模型示意图

因110kV 及10kV 电缆均为电缆出线,配电装置楼以外电缆沟为埋地式,而户内电缆层高出室外地面2.10m,因此在配电装置楼的东、西两侧各设沉箱式电缆出线井,并满足电缆出线的转弯半径要求。根据转换平面布置图,东侧电缆出线井上方为转换梁,因此由转换梁梁底设置悬吊沉箱侧壁、暗柱及底板;西侧电缆出线井在转换梁以外,通过局部降低承台顶标高,出线井侧壁从承台间连系梁上做起。盾构隧道距地面埋深约15m,设计桩基础外边线与隧道结构外边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小于3m,且桩底高程低于地铁结构底不小于3m,作为对地铁盾构隧道的一项保护措施。转换梁与改造河涌、盾构隧道断面如图5 所示。

3 基础隔振

较常规变电站不同的是,主变压器及基础放置在转换梁上,而不是直接放置在大地上。考虑到主变压器运行存在振动,为避免设备运行振动引起建筑结构谐振,并降低振动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主变压器基础与转换梁顶间设置弹簧隔振支座。

3.1 隔振原理分析

图5 转换梁与改造河涌、盾构隧道断面示意图

假设激振力是一正弦函数,定义激振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之比(调谐比)η,定义传递到基础上的基础力振幅与激振力振幅之比(传递比)ν,单质量-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稳态振动传递函数如下:

图6 传递比与调谐比关系曲线

本工程取阻尼比为0.2,当调谐比≥4 时,传递比≤0.1,隔振效率≥90%。

3.2 主变振动频率

主变压器本体主要由铁芯与绕组组成,振动的主要来源包括:①硅钢片磁滞伸缩引起的铁芯振动;②硅钢片接缝处和叠片之间因漏磁产生的电磁吸引力引起的铁芯振动;③负载电流漏磁引起绕组及油箱振动等。已有研究表明,主变压器的振动频率为50Hz 及其倍频[4],振动的频谱峰值一般在100~600Hz 之间。

3.3 基础隔振布置

图7 隔振支座平、立面布置图

4 结语

⑴面对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市政管涵等复杂环境,常规变电站的设计思路已不适应城市中心变电站建设模式,用电负荷大、选址落地难、风险因素多是此类变电站面临的突出问题。

⑵提出在变电站首层设置转换层,上部结构柱及主变压器坐落在转换层上,实现对地下基础设施的避让及跨越;设置大直径旋挖成孔灌注嵌岩桩,可满足大跨度转换结构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并可根据场地条件不规则布桩,避开地下设施的同时做到文明施工。

⑶在主变压器基础与转换梁间设置弹簧隔振支座,以控制调谐比不小于4 来设置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隔振效率可达90%以上。建议主变安装运营后,加强对结构振幅、设备运行噪声的监测,以量化隔振效果。

猜你喜欢
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出线
出发场咽喉区兼作编尾牵出线的场间联系方案
基于仿真技术的信号平面布置验证
浅谈海洋平台配电装置的布置
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柜烧毁故障分析
110kV户外GIS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
220kV某变电站屋外配电装置布置优化分析
宁夏地区全(半)户内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探讨
论220/110/10kV配电装置的选型及布置
高压配电装置布置方式探讨
洋山四期工程港区水域平面布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