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中的跨代共生空间初析

2021-04-24 05:13ZHANGDongqingSUNChulunCHENYi
住宅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土楼共生老年人

■ ZHANG Dongqing SUN Chulun CHEN Yi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全社会都在关注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等现实问题。《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家庭户平均规模缩小的趋势日益显著,1990 年缩减到3.96 人,2010 年缩减到3.10 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 年居民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为3.02 人。中国已是平均家庭规模较小的国家[1]。因此,在大部分老年人不与子女一起生活居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满足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1 跨代共生的基本概念

“跨代共生”是近年来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的概念,目前在学界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从其名称上理解,“跨代”(cross-generations)指的是不同年龄段、两代及两代以上的人群;“共生”(co-living)指的是“共享居住”,是一种通过将私人生活空间与共享公共设施建立联结,从而优化社会资本,并建立社区感的居住理念。当下这一理念兼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和不同经济团体。共享居住除了能提供更经济、更方便的住房,也能营造有趣的生活方式、充满活力的社区和紧密连接的社会[2]。

传统上,跨代共生模式在中国或者东亚地区通常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多代人一起生活,而在当今西方社会,其跨代共生的生活模式更多存在于非血缘关系之中,如:德国的多代共居模式已从早期的大家庭多代人居住,发展为建立在代际互助基础上的、打破了家庭血缘关系束缚的多代生活环境[3]。

在当下社区关系冷漠,老年人独自生活、倍感孤独的生活环境下,跨代共生思想有助于营造出多代人交往交流的空间,重新打造邻里街坊共同生活、彼此照应的生活状态,对应对老龄化社会和改善邻里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2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跨代共生空间

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便是多代共居、数世同堂,传统建筑形式也能够支撑跨代共生的模式,中国的合院住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然而,由于地域、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多代共居的建筑形式也各有差异,如:北方的“四合院”、云南地区的“一颗印”、福建地区的“土楼”、上海近代的“石库门”……尽管它们形式各异,但都能支撑跨代共生的模式,其空间组成有助于增进交流与交往,为在此生活的老年人提供身心帮助,使家庭成为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保障主体。

2.1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多代家人一起生活的住居典范,北京四合院则是“四合院”建筑中的代表。北京四合院基本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厢房”的布局模式,由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的庭院布局(图1)。位于显赫地位的正房是等级最高和规模最大的,一般是家庭中长者的起居处。正房中间的房间——堂屋是对外开门的,这里是整个家庭起居、招待亲人朋友的交往空间。正房两侧两间向堂屋开门的耳房,是长者的卧室及书房。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格局与正房类似,也由正中间的起居室和侧面的卧室组成。

北京四合院中的堂屋和院落空间为各代人提供了一起休息、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共同生活的不同年龄段的人拥有相对私密的个人生活空间(卧室、书房等各自独立),但同时由游廊连接,形成了私密、半私密和公共这三个空间等级。满足不同代人各自多样的需求,同时又围合在一起,为跨代交流提供了十分美好的场所。

2.2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以防御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围合式建筑,其外观独特,与一般的四合院迥然不同,但在“跨代共生”方面,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部分土楼的平面呈环形,土楼内的居民以家族的方式聚居。一幢土楼内一般有十几或几十户人家(视土楼的规模而定),彼此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土楼的空间组合方式比较独特,每一层由一条环形公共走廊将各个房间组织起来。每户基本占有一个开间(一个扇形房间)。在这个开间中,底层是以厨房为主的功能区,二层是储藏粮食的干燥区,三层及以上是居住空间。环形平面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室外庭院,其中,往往会布置一些公共设施(如:祠堂、水井)和猪圈等(图2)。土楼内有助于跨代交流的空间主要有以下二类:①公共走廊和楼梯组成的灰空间:土楼每层的走廊将每家的房间连接起来,这一空间也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了交流机会,人们可以在此打招呼、聊天,增加不同代人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②共享的开放空间:这类空间主要在底层,如:大门的入口空间、家族祠堂、庭院内的空地等,人们会在这里一起劳作、祭祀祖先、讨论家族事务。各家在底层的厨房也有助于活跃气氛,增加代际之间的交流。

土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它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空间组织有助于强化老年人的归属感,有助于老人接触各个年龄段的人,是一种理想的支撑跨代共生的空间模式,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图1 北京标准三进四合院平面图

图2 福建土楼平面图

3 当前居住建筑中的跨代共生空间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个家庭拥有的围合式庭院建筑已经非常少见,当前的跨代共生空间主要体现在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之间。本文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恒联新天地小区、丹麦的“太阳与风”(Sun&Wind)社区、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民中心(Centro Civico Fort Pienc,Barcelona)进行调研分析。

3.1 恒联新天地小区“多代屋”

上海市恒联新天地小区位于杨浦区江浦路,该小区有500 多户居民,1 700 多人。受到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德国“多代屋”的启发,该小区内部打造了一处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交流的“多代屋”(图3),从功能定位上来说比较接近社区中心[4]。

“多代屋”位于一幢住宅楼的底楼,约300 m2,有7 个不同的功能房间:①厨房——主要为居民体验低碳生活,烹饪美食,还可以开展小型知识讲座;②书房——偏安静的阅读区,主要使用人群为老年人;③餐厅——家庭主妇经常在此交流烹饪经验;④客厅——为年轻人提供游戏、娱乐的空间,也供人们互相交谈;⑤老人房——老人可以在这里泼墨挥毫,也可以打牌下棋;⑥儿童房——供儿童玩耍、活动的房间;⑦卧室——一个比较私密的小房间,解决家庭纠纷和原来的计生宣教可在此进行,同时,也可在某些应急情况下供人休息。

这一“多代屋”旨在为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包括老人)提供交流的场所,使之具有发生跨代交流的可能,这一做法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图3 “多代屋”平面图

3.2 丹麦“太阳与风”社区

一般认为,合作社区(cohousing)是源自北欧的一种社区类型,它强调建设过程中的居民参与、社区中的公共空间、居民之间的分享与交往。丹麦的“太阳与风”社区就是合作社区的一个典例。该社区位于丹麦贝得(Beder),共有住宅30 套,由雷根布恩事务所(Arkitektgruppen Regnbuen)设计,竣工于1980 年[5]。

在该自发设计与建造的社区中,建筑师为鼓励人们共享一些公共设施,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与交流,设计了550 m2的公共用房(common house)。其中有洗衣房、厨房、餐厅、厕所、儿童游戏室、餐具室、洗碗室、冷藏室、锅炉房、设备房、工作房、图书室、游戏室、贮藏室、手工室、客人用房等内容(图4)。人们可以在那里交流商谈各种事宜,具有很强的跨代交流和共享的特点。同时,该社区的室外场地也为不同年龄人群打造了适合他们使用的空间,如绿地、蔬菜园、足球场和游戏场等(图5),这些活动场地彼此相邻又互不干扰,所有居民都可以共同劳动、共同管理、共同使用。

图4 公共用房平面图[6]

图5 社区总平面图[6]

公共用房和室外活动场地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居民们可以共同劳作、互相照看孩子。细致的设计以及居民们共同参与的生活方式,使该社区既保持了一定的私密性,又有很多社会性,生活在其中的老年人不感到孤独,多代人之间充满互动与分享。

3.3 西班牙巴塞罗那社区中心

西班牙巴塞罗那社区中心位于Fort Pienc 社区,周围有小学、日托、市场、老人公寓等。该社区中心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了充足、便捷的活动空间,主要有小型图书馆、老人中心、活动室等(图6)。笔者在调研该社区中心时留意到:老年人主要在右侧活动室中玩牌类游戏,以及在一层图书馆阅读。二三层阅览室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年轻人,这一点可能与老年人腿脚不便有关。

图6 巴塞罗那社区中心平面图

在一层阅读的老年人可以充分享受安静的阅读环境,同时,窗外就是由道路限定出来的城市广场,上学放学的儿童经常在此活动打闹,等待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会在此停留,附近休闲娱乐的居民也会在该广场上休息聊天。该斜向的室外空间聚集了各种年龄段的使用人群,为以老年人居多的社区中心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图7、8)。

此外,幼儿园和小学与社区中心通过二层平台连接。阅读或是参与社区活动后的老年人常常会走到一层的室外广场或是二层的休息平台。在这些空间中,老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活动和小学生上体育课的情景。对老年人来说,这些跨代的互动有助于驱逐心理上的孤独感,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年人的参与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照料和保护。

据笔者走访了解,该社区中心在巴塞罗那很受好评,附近的居民和老年人使用率很高。功能的复合、共享空间的营造让各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在此享受社区生活。这种互不干扰却又相互渗透的空间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孤独感。

图7 一层阅览室

4 小结

跨代共生的现象早已有之,中国传统建筑中多代同住的模式就是典例。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跨代共生更多的是指:非血缘关系的、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共生,同时,“跨代共生”的交流特点和支撑空间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表1 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

在实践中,目前“跨代共生”支撑空间的常见规划设计方式有:①在规划阶段树立“跨代共生”的理念,通过设置和设计室内外公共空间为跨代共生提供物质支撑;②为“跨代共生”提供支撑的室外公共空间主要有:庭院、运动场地、公共绿地、社区公共菜地、小型城市广场等;③为“跨代共生”提供支撑的建筑物主要是:公共屋、社区中心等,这类建筑物内往往有一些公共设施,如: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会议室、网络室、工作坊等,国外有时还在公共屋内设置共享厨房、共享餐厅、洗衣房,乃至客房等;④“跨代共生”空间的规模、位置等应该结合具体项目的规模、基地特点和周边环境巧妙布局,往往可以与居住社区附近的学校、展馆、商业设施等巧妙结合,以便有效聚集人气,加强跨代共生的效果。

图8 阅览室与外部广场

表1 跨代共生模式及其支撑空间的特点比较一览表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分析,对比国内外当代社区中心设计,希望总结出有利于老年人跨代交往、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空间设计规律。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在跨代共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有利于跨代交流的空间渗透于城市各处,我们完全可以吸取传统精华,同时,借鉴当代优秀作品的有益经验,为当前中国的适老化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土楼共生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