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 Jianfeng LI Li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产业规划已然成为解决农村问题的一大路径[1]。长久以来,乡村产业规划始终没有摆脱城市规划的套路,生搬城市规划模式,所带来的改善微乎其微[2]。因此,乡村产业规划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将农耕文明与文化传统作为实现乡村产业活力的重要指标融入规划之中。
乡村文化是一个村落的精神所系、灵魂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乡村文化在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下得以延续的可靠保障,是村落在悠久的历史变迁中传承下来的人类宝贵财富[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始终振奋着乡村文明精神,所呈现的文化价值也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
泊里镇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部,地处董家口新港城核心区,原藏马县委(1945—1956)所在地。泊里依山傍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当地气候冬暖夏凉,适宜高粱生长。用高粱秸秆作原料进行红席编制一度成为泊里镇家家户户的营生。“炕上没席,脸上没皮”也成为当地代代流传的民间俗语[4]。据记载,泊里红席的编制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 000 多年的历史[5]。相传,古代军事家孙膑曾流浪于此,生活穷困潦倒,只能用当地盛产的高粱秸秆编制成席铺炕做被。自此,红席编制便在泊里一带流行起来,孙膑也因此被世世代代的红席手工艺人尊奉为祖师爷。
泊里红席采用纯手工编织,由红白两色高粱秸秆劈成篾子交叉编制出各种图案,因其编制紧密、光滑柔软、健康环保,深受人们喜爱[5]。其作为本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特色手工艺品,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泊里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为红席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为泊里红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高粱每年3 月份左右种植,7 月份收割,待到冬季农闲时进行编制,编制一般持续3 个月左右,红席的销售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
一领红席从选料开始,要使用砍刀、刮板、刮刀、卷尺、熏罐、硫磺、破篾子刀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也要经过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总的来说,红席生产主要分为3 个阶段,即:秸秆处理、原料准备和红席编制(图1)。
(1)第一阶段“秸秆处理”,主要包括晒劈子、泡劈子及破劈子。这一阶段是将收割后的秸秆经过晾晒后贮藏,在编制前取出后浸泡以恢复其柔性,而后根据所需宽度对劈子进行立面等分,一般破成0.5 cm 宽度的劈子。
(2)第二阶段“原料准备”,主要包括刮篾子、熏白篾子、挑篾子。这一阶段是做编制前的原料准备工作,将破好的篾子刮瓤,熏白,挑选长宽一致、光滑柔软的好篾子,按长度进行捆扎,以备编制。
(3)第三阶段“红席编制”,主要包括起席头、编席里、编席格、送席边。这一阶段就是席子的编制工作,按照“压一挑三”“压二挑二”的方式进行编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编制不同的花纹。席面编成后,再将四周留出的40 cm 左右的篾子进行反向编插,修齐茬口。
红席作为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传承红席的生产工艺,对生产环境的保护也刻不容缓。自“泡劈子”工序结束后,后续工作需要在被当地居民称为“地屋子”的空间内操作。张家庄村共有6 处“地屋子”(图2),均建于紧邻村内住宅的空闲地或农闲地上。
“地屋子”设施简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倾斜屋面:“地屋子”屋面中间起尖,两侧沿地平面斜向搭建,屋面用瓦片覆盖,内侧用木做梁以支撑屋面重量,屋顶开天窗并用厚塑料遮盖。
图1 红席生产工艺流程
图2 张家庄村“地屋子”位置布局
(2)空间狭小:“地屋子”对于空间大小要求不高,一般坑长约4 m,宽约3 m;屋内高度由中间向两侧呈递减趋势,最高处约2 m,最低处只有1.2 m 左右,人们在屋内基本处于长时间蹲坐姿势。
(3)内外高差:室内地面要比地平面低约40 cm,且不做特殊处理;门设置在屋盖最低处,室内门高约1.2 m,进入屋内只能采用蹲进的方式。
(4)建材简易:“地屋子”四周墙体由普通砖砌成,出入口由草席及厚布叠放而成,一侧用石板压住,另一侧可掀起以供进出。
“地屋子”的设计汇集了劳动人民的朴素精神与卓越智慧。斜屋面开天窗设计可以充分满足室内小空间的采光需要;室内平面降低40 cm 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壤水分,使室内保持潮湿;高度低、体积小则可以更好地保持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建材的使用量(图3~7)。
图3 “地屋子”外部构造
图4 “地屋子”内部构造
“地屋子”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红席编制的温湿度条件,以保证原材料的柔韧性,使红席在编制过程中不会发生脆断。基于红席编制的特殊需求,在现今泊里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规划及村庄处于合村并居的趋势下,政府应更加重视对红席“生产车间”保护。
图5 “地屋子”平面图
3.2.1 测量仪器选用
为了在实现村民集体安置的基础上更好地保留红席“生产车间”,我们对 “地屋子”的物理环境进行了调研。使用Leica DISTOD510 手持激光测距仪对“地屋子”内皮尺寸进行测量,并利用Fluke 62MAX+红外测温仪及TES-1360A 数字式温湿度计进行温湿度测量(图8)。为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以最大程度减小误差影响,选取1#、2#、4#“地屋子”进行数据测量。
3.2.2 尺寸测量
3 处“地屋子”建成于21 世纪初,由村民自行建造,分为一户独用与多户共用两种使用模式,且以人口数为根据进行建设,没有遵循统一的模数要求。其斜屋面与地平面呈现21°上下的水平夹角,室内中部位置与两侧存在80 cm 左右的高差(表1)。
图6 “地屋子”立面图
图7 “地屋子”剖面图
图8 “地屋子”数据测量仪器
表1 “地屋子”的数据信息
3.2.3 温湿度测量
温湿度测量分别取有窗侧墙、无窗侧墙、门内侧、工作区、成品堆放区及原料堆放区的高低两处共12 个测量点,且在9:00、12:00、15:00进行数据采集(表2、图9~1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地屋子”的温度应控制在12℃上下且湿度达90%以上,以保证红席的顺利编制。
表2 室外温湿度
图9 1#“地屋子”温湿度数据图
图10 2#“地屋子”温湿度数据图
图11 4#“地屋子”温湿度数据图
张家庄村位于泊里镇驻地以南3 km,是泊里红席编制的集中地。红席文化的灵魂在于劳动人民的纯手工技艺,是机器制作无法取代的。然而,从事相关生产的人员多为高龄村民,编制效率缓慢,一般两人3 d 不间断工作才可编制1 席1.7 m×2.8 m 大小的红席。当前,张家庄村编制的红席销售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在当地的泊里大集进行销售;另一条是来自村镇外个体或单位的定制。相对于大集销售,定制的价格会更高,价格基本在300~400 元/m2,一般1 席可达1 000~2 000 元。
19 世纪中叶,泊里成为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上世纪80 年代,泊里建立了“红席专业批发市场”,泊里红席也成为青岛又一个民间工艺品的代表[5]。然而,在当前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红席生产费工费时、利润低下、环境简陋的缺陷逐一暴露在人们眼前,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放弃红席生产,选择外出务工[6]。缺少了青壮年对红席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加之村庄红席生产订单及扶持基金的匮乏,红席生产尚未形成规模,便已经进入了“死循环”,红席文化在未来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张家庄村作为红席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理应担负起保护、传承和弘扬的责任。上到政府部门,下到每一位村民,都应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传承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张家庄村的发展现状,结合红席文化特征提出强有力的保护措施[7]。红席的生产一看生产工艺,二靠生产环境,三凭产业发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红席的保护也应从这三方面进行开展(图12)。
红席的生产工艺是红席保护的基础,是红席可以得以传承延续的根基,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要从生产工艺上着手。结合泊里红席的生产特征及泊里镇张家庄等村落的发展现状,建议采取建立民俗博物馆、实行乡村文化遗产继承制及加大教育传承力度等保护策略。
5.1.1 建立民俗博物馆
建立民俗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础的保护措施。在村镇范围内建立民俗博物馆,通过将泊里红席作品陈列其中、馆内播放红席制作视频、设立专门的制作展览室等方式对红席进行较为直观的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遗产的认知普及度,不失为一种永久保存文化遗产的方法;但仅仅通过文化遗产作品的珍存并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传承这门手艺,民俗博物馆的设立对于文化遗产的利用率不高,难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8]。
5.1.2 实行乡村文化遗产继承制
图12 红席文化保护策略
通过实行文化遗产继承制,保证文化遗产的最基本传承。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制度,对文化遗产继承人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保证继承人对文化传承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同时,政府部门要对继承人定期组织培训并进行技术考核,只有合格的继承人,才能将乡村文化遗产发扬光大[9]。
5.1.3 加大教育传承力度
教育作为培养保护意识的最佳途径,应该发挥其最大价值:①将红席文化知识与教育创新紧密结合,通过孩子们的学习代代相传;②设立红席手工艺专题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切身体验红席编制的魅力,从中汲取灵感,唤起对非遗的传承意识。
由于红席生产“纯天然、纯手工”的特点,短时期内无法对红席生产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因此,在加大红席生产工艺保护力度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对其生产环境的保护。鉴于当前泊里镇正在进行“合村并居”乡村规划改造,对“地屋子”的保护可实行“去”“留”两种模式。
5.2.1 迁址改造
迁址改造即所谓的“去”模式。“合村并居”带来的是人口的集中安置,部分村落的“地屋子”在乡村规划中可能被“舍弃”,这会给需要手工制作的红席生产造成一定的不便;但同时,这也为“地屋子”的改革带来契机。在乡村规划时,可在居住区与农耕区交界地带建设适宜红席编制、仓储的现代化红席生产车间,用现代的控温加湿技术保证生产环境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改善红席生产环境,让村民摆脱传统“地屋子”生产环境所带来的困扰。此外,可将拥有红席生产技术的手工艺人安置在临近生产车间和农耕区的社区位置,以方便进行红席生产制作。
5.2.2 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即所谓的“留”模式。泊里镇现存的“地屋子”多建于21世纪初,距今已有20 年左右的历史,这于当地村民、非遗研究都有一定的留存价值。因此,进行乡村改造,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参考“地屋子”方位因素,保留现有的、正常使用的“地屋子”,局部围绕“地屋子”进行合村并居改造。此外,可对现有“地屋子”进行改善:屋内引进现代控温加湿技术,屋外进行房屋加固修缮,并围绕“地屋子”设立辅助车间,用于原料及成品的储存。
如果说生产工艺是红席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生产环境是保障,那么产业发展就是红席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关键。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投资力度。
5.3.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生产方式
(1)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红席文化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10];组织年度红席技能大赛,通过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形式的传播,提高泊里红席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11]。
(2)政府帮助村内红席生产户联系订单,在村内建成“种编销”一体的红席产业合作社,引进专业人士,紧跟现代生活基调,丰富红席设计。
5.3.2 开启生产性保护新模式
生产性保护是指以保护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12]。泊里红席要基于自身的商品属性,有针对性地在产品生产及价格定位上做出调整,加强产品创新与科学研究,并通过多种传播媒介促进产品营销。同时,利用传统民间表演艺术、特定主题活动、言传身教、视频文献记录等多渠道传承,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性保护[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成果,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宝贵结晶。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要结合实地调研考察,提出符合村庄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的方案策略。在学习生产技艺、分析生产环境、了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建立民俗博物馆、实行遗产继承制及开展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红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手段,恢复红席生产活力,打造出一个全过程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红席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