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庆 金发萍
摘要:目的:研究在创伤骨科病房中使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意义,明确使用疼痛护理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宣传对骨科疼痛患者使用疼痛护理的必要性,提高医护人员使用疼痛护理的意识和能力。方法:选取近半年来我院外科创伤性骨科病房中收治的具有研究意义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平均分组,即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常规管理,B组使用疼痛护理管理。结论:经比较,A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在创伤骨科病房中使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加速伤口愈合时间,因此,医护人员应提高对疼痛护理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创伤骨科;管理质量;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13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半年来我院外科创伤性骨科病房中收治的具有研究意义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将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即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A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岁;B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2岁;通过对比最后的数据,得出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数据(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研究对象护理人员使用传统的常规管理开展干预;A组则接受疼痛护理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如下:(1)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创伤骨科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让护理人员认识到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并强化护理人员对疼痛危害的认知;强化对疼痛干预知识培训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促使其掌握缓解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方式,进而有效的提高干预质量。(2)强化对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技能管理的重视,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更为悉心的照顾与干预,真正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理解、照顾与关爱,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度,促使其疼痛缓解、加速其康复。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以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的分析对比,采用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t进行数据正确性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评分低于A组(P <0.05),见表1。
3 讨论
在医院科室设置中,外科创伤骨科是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主要收治的患者多以各种骨创伤、骨折及其他骨痛病为主。该科室的患者最为显要的一项症状即为疼痛感,不管是自身创伤,还是手术或术后康复治疗中,患者都需要忍耐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我们都知道,持续的疼痛感会让常人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等情绪,何况是病人,因此,这类疼痛感的持续会使患者对医治效果及医护人员水平产生质疑,甚至可能会出现病人拒绝治疗,医治过程中发生医患矛盾等严重后果。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疼痛的干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理念主要是:通过有效减轻患者的因病带来的疼痛感,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从而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一种管理模式。医院护理人员是疼痛护理干预的主要执行者,其对骨创伤科疾病及疼痛的认知、对护理技能的掌握等情况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故而强化对护理人员疼痛护理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
4 结论
创伤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急诊患者,如因脊柱创伤、四肢创伤、关节创伤等所导致的骨折,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术后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休养。剧烈的疼痛不仅会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恢复情况。同时还可能会引发许多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患者最终的病情康复。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员,其自身对疼痛的认知、干预态度、护理技能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预效果,故而強化对护理人员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视,强化护理人员的认知、提高其干预技能非常必要。
总而言之,在创伤骨科病房中使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创伤骨科病房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度,并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荣锦,孙艳杰,范阿灵,等.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北京医学,2017,39(1):30-30.
[2]胡三莲,何丹,钱会娟,等.创伤骨科护理技术同质化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1):3825-3827.
[3]陈朝晖.创伤骨科的治疗进展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1):3362.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