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旋
数字中国建设正式列入我国“十四
五”规划目标,创新型国家、数字经济、网络强国、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都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中加快发展。
“权威准确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建设的基础数据资源。”“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云端服务、共享经济和物流派送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朋德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其他科技创新,都出现了行业和技术交叉融合的特点,新经济发展更是离不开时空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的支撑。推动全社会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新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快速提升。从2015年的36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4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2020年1~9月,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资料显示,协会重点联系的263家地理信息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
“从精准农业到智慧农业,从数字矿山到智慧矿山,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从乡村振兴到数字乡村……全国的地理空间在数字化,各行各业也在数字化,极大地扩大了地理信息产业的空间。”李朋德表示,“当前的地理信息产业已经超越了传统认知下的测绘行业,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服务正在社会化,产业规模变得更大,支撑作用也更加举足轻重。”
“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我们有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无论是数据获取能力,还是在科学技术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人才体系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前列,有力支撑了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李朋德告诉记者。
李朋德表示,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地理信息产业应该以新的资源共享共建理念,走上高质量發展的道路。“为此,应该加快制定《地理信息产业促进条例》,既保证地理信息资源的安全,又促进产业的繁荣发展。”李朋德建议。
李朋德还就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包括:加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联盟;加强新地理信息产业模式研究,制定权威的标准体系等。(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3月9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