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路遥
受禅表碑(拓本局部) 隶书 三国魏此碑文辞婉丽优美、气势磅礴,书法凝重遒劲、结构谨严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在这段政权更迭频繁的漫长历史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并未抑制思想的解放,反而推动了艺术创作的演进。关于古和今、新与旧的论辩始终未停,此间兴起的“玄学”思潮与佛教、道教及儒家文化杂糅并蓄,进而催发了人文思潮和新学风的不断涌现。
当魏晋名士赋予文学作品“人的自觉”,笔墨间也自然陶染了时代特有的气韵风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钟繇、卫觊、韦诞、索靖、皇象、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等许多有影响力的书法家。经过他们的勉力探索,书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在这一时期,完成了汉字书体的演变,篆、隶、楷、行、草诸体完备。各派书家汲取古体之精华,树立风范,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继承、趋新与求变的新风尚,魏晋南北朝书风成为后世历代书家取法的“源头活水”。
学者一般将书法史划分为古体的篆书、隶书阶段,新体的楷书、行书、草书阶段,魏晋时期恰恰处于新旧书体的转型阶段。事实上,在东汉中后期,这几种古体和新体的书法业已产生或流行,一度同时应用于不同的书写场合。
三体石经(拓本局部) 三国魏此碑刻写了《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碑文以小篆、古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写,书法清朗挺秀,习书者多取作范本。
三国时代,曹魏定都洛阳,论国土之广、国力之强、文化之盛,魏国在三国中堪称霸主。魏国的著名书家多汇集于洛阳、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等地,他们大部分是由汉入魏的士族官员,同时还有书法家的身份。其中,钟繇、胡昭师法刘德异,卫觊、韦诞师出邯郸淳,他们以擅长各种书体又精于某一书体而闻名于世。
曹魏早期的官方书体遵循汉隶古体,取势方正,字形引长,从曹魏初期刻立的《受禅表碑》到魏齐王曹芳刊经上石的《三体石经》,基本沿袭了东汉《熹平石经》的隶法,可谓“鸿都流风,去之未远”。
邯郸淳是三国魏书法家,颍川人。他博学多才,精通秦书八体,尤其擅长篆书。爱好书法的曹操对他敬重有加,曾延请他为皇子教授书法。除了邯郸淳,曹操身边还聚集了钟繇、韦诞等一批书家,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品评书法。
曹操本人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他早年爱好“八分”,把书帖悬于案头时时临写。“八分”是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一种隶书,经过汉末蔡邕的简化,成为官方字体流传于世。在陕西《石门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中,留有署名“魏王”的“衮雪”二字,雄逸挺秀,隶意古朴,被认为出自曹操笔下。
曹魏时期,人文思潮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新变革。在上层官僚的影响下,写楷书、行书和草书的“洛下新风”造就了写新体的风潮。曹操顺应了这种风潮,他不但擅写传承古意的隶书,也喜爱写更为俊逸舒展的章草。他的书法被唐朝张怀瓘称赞“雄逸绝伦”,一如他所写的诗章般雄健、流
石门汉魏十三品·衮雪(拓本) 隶书 东汉 汉中市博物馆藏
宋代《宣和书谱》记载:“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正书即“楷书”,也称“真书”,汉魏之际常被用来书写奏章,笔体平正肃穆,以示敬肃。影响隶书与正书古今分野最重要的人物当属钟繇。
钟繇虽然不是正书字体的创造者,却是文献记载第一位以擅长正书而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东汉末年,他因举孝廉走上仕途,在官场平步青云,史籍记载他“为人机捷,善持论”。值得一提的是,钟繇善于审时度势,在汉魏改朝换代、江山易主的关键时刻,他执掌关中军政大权,在“官渡之戰”中驰援了曹操大军两千匹战马,助其解围,一举击败袁绍,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功绩还被曹丕铸造在青铜礼器上,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曹丕即位后,拜钟繇为太尉,后又升迁为太傅,后人也因此尊称他为“钟太傅”。钟繇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远比他政绩的影响更加深远。在“洛下新风”的影响下,他的正书书体广为流传。他被奉为“正书之祖”,与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并称“四贤”,与王羲之合称“钟王”。
钟繇的书法真迹已然不存,现在所见的钟繇书迹都来自刻本。《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都是小楷,据传出自钟繇呈写给朝廷的奏章。其中最负盛名的《宣示表》以隶书笔法写就,笔画质朴肥满,章法自然天成,布局简净而从容。他的转折和勾挑没有过多的提按动作,顺势而为,整体充溢着一种静雅恬淡、变化自如的审美情趣,与传世的王羲之小楷十分相似。
宣示表(局部)
宣示表(宋刻本) 楷书 三国魏 钟繇 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原为三国魏钟繇书,真迹早佚,唐时所传为晋王羲之临本。历代法帖辗转摹刻者字形稍扁,点画朴茂,略存隶意,古雅有余。传世刻本以《淳化阁帖》中的刻本为最早。
贺捷表(唐拓本) 楷书 三国魏 钟繇《贺捷表》是68岁的钟繇在得知蜀将关羽被擒杀后写的贺捷表奏。此作结体扁方,楷法之外多存隶意,整体风格古朴,是最能代表钟繇书法风格的作品之一。
荐季直表(宋刻本) 楷书 三国魏 钟繇
在还未产生书法创作意识的时代,人们把钟繇写的奏章当作墨宝鉴藏,说明钟氏书迹在魏晋时已经被奉若珍宝。相传东晋士族王导南渡过江时将《宣示表》缝入衣带中随身携走。后来,他将其传给同族的王羲之,王羲之又借给王修欣赏,王修死后将之随葬,《宣示表》从此杳无音信。
今日所见《宣示表》刻本,隶意少于《贺捷表》,平正多于《荐季直表》,风格近于《力命表》。南朝人品评钟繇的小楷,认为他的字“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一笔一画和谋篇布局中尽显天然气象。西晋以后取法钟繇的书家皆为大家,如王导、卫夫人、王羲之等。在书法史上,钟繇之书法起到了两项垂范作用:一是奠定了正书的正统地位;二是为行书立法,成为后世崇尚魏晋书风之典范。
钟氏和卫氏是汉魏时期的两大书法世家,钟氏居于颍川,卫氏则是河东(今山西)的儒学望族。在两大家族中,钟繇长于新体,而卫觊则忠于古体。所谓“钟新卫旧”,是依据东汉以来形成的南北学风来区分的,其实二者在技法和审美方面并无高下之分。
一日帖 西晋 卫恒
顿首州民帖(宋刻本) 章草 魏晋 卫瓘
卫氏和南帖(宋刻本) 楷书 东晋 卫夫人
卫夫人是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书法师承钟繇,擅楷书、草书。其楷书线条清秀平和、娴雅秀丽,尤为精妙。《唐人书评》评价卫夫人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卫觊年少成名,以文章才学著称,他通晓经学礼法,学识渊博。卫觊被曹操重用后,卫氏门第声名鹊起,两朝先后受封亭侯、乡侯,执掌朝廷的礼制和文史图籍。卫氏家学隆盛,门下弟子众多,在书法上不曾合弃古体篆书的传统。
卫氏书法的历史绵延了上百年,比钟氏書法更为悠久。继卫觊、卫瓘后,卫氏又出现了卫恒、卫玠、卫宣等书法名家。书法史上著名的卫夫人也出自卫门,相传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宋代《淳化阁帖》中把《卫氏和南帖》归于卫夫人名下。随着钟氏家族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卫氏“四世家风不坠”,成为西晋书坛的第一高门。直至百年后,崛起的琅邪王氏吸收纳新,成为新高门。
近代学者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如此评价两晋时期的书法:“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楷书和今草都成熟于东晋,功劳首推琅邪王氏家族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琅邪王氏是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与晋室司马家族世代交好。西晋末年发生了“永嘉之乱”,王氏家族共同辅佐司马睿坐镇江东,建立东晋王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王氏家族既为当朝权贵,也是江南首屈一指的书法大族,琅邪王氏书法师承钟繇、卫觊,曾“衣带过江”的王导位尊丞相,擅草书、行书。
乐毅论(快雪堂刻本) 楷书 东晋 王羲之
《乐毅论》原为三国魏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论述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讨各国之事。王羲之抄写了这篇书迹,为其子示范。此作字体方圆适中、遒劲婉丽,笔势精妙,意境高远,被誉为“小楷第一”,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用功勤勉,家中池水尽黑。自小耳濡目染家学,年少时其才华和风姿就在世家子弟中崭露头角,《世说新语·容止》里形容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当时有一位爱才若渴的高士叫周,是王导的好友。王羲之13岁时曾去拜谒他,周发现少年虽然木讷寡语却有异才。那天宴席上正在炙烤牛心,座上来宾尚未享用,周就先割下一片给了王羲之,足见其惜才之情切。
出身高门的王羲之胸怀远大抱负,仕途虽有波折,但仍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起兵攻入建康,图谋篡夺政权,王导率军平叛。这场风波使王氏家族的政治根基遭受重创,也深深地触动了年少的王羲之。
王羲之全面继承了东汉以来的各家书派,他的草书力追“草圣”张芝,楷书、行书受卫夫人的启蒙,推崇钟繇。他年少时跟随叔父王廙学习,还曾目睹南渡珍品,从而博采众长,变制“今体”。他在笔势、笔画、字态上“俱变古形”,书法上取得的成就远超前代书家,并且引领了东晋书风的发展方向——趋新尚妍,独领风骚上千年。
王羲之的书法流传主要是通过摹本、刻本、拓本,真迹在乱世中早已散失殆尽。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中有被誉为“小楷第一”的《乐毅论》,是王羲之为王献之写的示范,隋朝智永赞其“笔力鲜媚,纸墨精新”,唐朝褚遂良称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十七帖》是其书风保存最完整的草书作品,早在唐代就已是名帖,被奉为草书圭臬。《寒切帖》是王羲之晚年写给谢安的书信,是一件笔法精熟、气韵流动、
王羲之全面继承了东汉以来的各家书派,他的草书力追“草圣”张芝,楷书、行书受卫夫人的启蒙,推崇钟繇。他年少时跟随叔父王廙学习,还曾目睹南渡珍品,从而博采众长,变制“今体”。他在笔势、笔画、字态上“俱变古形”,书法上取得的成就远超前代书家,并且引领了东晋书风的发展方向——趋新尚妍,独领风骚上千年。
十七帖(宋刻本) 草书 东晋 王羲之
寒切帖(唐摹本)章草 纸本墨笔 25.6×21.5cm 东晋 王羲之 天津博物馆藏
快雪时晴帖(唐摹本)行书 纸本墨笔 23×14.8cm东晋 王羲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形神兼备的上品之作。王羲之的行书作品流传下来的较多,代表作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帖》《丧乱帖》等。
王羲之与谢安共治会稽郡的那几年,宽简而求实,体恤民情,广泛交游。永和九年(353年),会稽内史王羲之与谢安等一众友人会聚兰亭,作曲水流觞之戏,饮酒作诗。酒酣之际,众人请王羲之为诗作序,于是便有了集天地之灵气、词翰皆美的绝世名作《兰亭序》。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他最钟爱的小儿子王献之在书法史上与之并称“二王”。王献之在古质今妍的书法道路上继续前行,王羲之去世时,他才18岁。先父的艺术成就既是头顶的光环,也是制约他日后形成自我风格的桎梏。然而,王献之大胆冲破藩篱,“变右军书为今体”,自成一体,更添新意。
传世的王献之书迹《廿九日帖》,现存于《万岁通天帖》第六帖,帖首“廿九”二字的笔意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几乎如出一辙,笔画丰厚又锋芒毕露,保留了师承父书的痕迹。王献之的行草书《鸭头丸帖》写于绢本之上,虽寥寥两行,但笔法灵动,足见风流,如见子敬执笔挥毫时的神采飞扬。王献之的书法风格风流俊美,穷极妍媚,一度有赶超父亲王羲之的势头,形成了父子之间互为古今的趣谈。然而,艺术的价值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方历久弥新,唐太宗甚爱王羲之的古质出新,认为王献之虽迎合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但与含蓄内敛的王羲之相比,到底少了几分高古之意。
姨母帖(唐摹本)行楷 纸本墨笔 东晋 王羲之 辽宁省博物馆藏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其书风最明显的特点是运笔细腻,结构多变。此帖为王羲之早期的作品,帖中文字虽属行楷,但略存隶意。作品笔法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墨色浓淡相间,整体风格凝重而生动。
兰亭序(神龙本) 行书 纸本 24.5×69.9cm 东晋 王羲之 故宫博物院藏存世的《兰亭序》摹本以“神龙本”最为著名,作者系唐代书法家冯承素。此卷摹临结合,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临写的特点,通篇错落有致、自然生动,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摹本。
兰亭序(局部)
廿九日帖(唐摹本)行楷 纸本墨笔 26.3×11cm 东晋 王献之 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帖运笔劲健沉稳,笔画丰厚又锋芒毕露,保留了师承父书的痕迹。王献之的流传书迹多为行草,此帖书体接近楷书,因此尤显珍贵。
鴨头丸帖(唐摹本)行草 绢本 26.1×26.9cm 东晋 王献之 上海博物馆藏此帖运笔熟练,笔法灵动,风神散逸,是一幅气韵洒脱的草书精品。作品笔锋灵动多变,章法疏朗有致,用墨枯润相间,极富节奏。
中秋帖(宋摹本)行草 纸本墨笔 27×11.9cm 东晋 王献之 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书法纵逸豪放,是清内府三希堂中的“三希”之一。现存此帖一般认为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临本。
龙门十二品(拓本局部) 楷书 北魏
晋室南迁后,魏晋书风的中心由洛阳转移到了江南,地缘政治上的分裂也造成了书法流派上的南北分野。清朝学者阮元归纳总结了“北碑南帖论”,对后世书家影响至深。他认为:“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北派以索靖为宗,继中原古法仍存隶意,以碑见称。北魏为后代留下大量的佛教刻经铭石,即“魏碑”,著名的有《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以及云峰山诸石刻等。“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唐初的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均取法于魏碑。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推行汉化政策,效仿并吸收了南朝文化,促成了南北书风的融合。北方政权统一全国后,南朝书风再一次与北方交融,书风统一,此后再无南北书派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发生在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象征着文字书写从古文字时代迈入新文字时代。东汉末年,由隶书衍生出行书和楷书,二者初露锋芒。第二次书风大变革则发生在魏晋,楷书取代隶书,以楷书为根基演变而来的行书、草书蔚然成风。
宋人虞龢在《论书表》中对人们的审美态度进行了归纳:“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沿着由繁至简、从质到妍的趋向不断发展,而让这些力求新风的魏晋书家始料未及的是,到了明清时期,那些充满朴拙古风的金文、篆隶会重回人们的视野。
郑文公碑(拓本局部) 楷书 北魏
平复帖 草隶 纸本墨笔 23.7×20.6cm 西晋 陆机 故宫博物院藏《平复帖》是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故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此帖为陆机向朋友顾彦先问候病情的书札,以秃笔写于麻纸上,笔意婉转,字形朴质。
月仪帖(拓本) 章草 西晋 索靖
自敘帖(局部) 唐 怀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