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斌 李革
摘要:目的:研究患者乳腺癌化疗药物对其肝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21年3月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药物化疗患者212例;其中63例为乳腺癌化疗药物损伤组;以149例为对照组,发生肝功能受损的概率29.7%,对俩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其中在行乳腺癌手术前化疗为新辅助化疗,术后行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和术后化疗使用相同的化疗药物,观察化疗前后患者胆红素、转氨酶、总蛋白、脂肪肝及病毒性感染等多项指标改变情况,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绝经、年龄、Ki-67的表达、乳腺癌肿瘤分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化疗方案等进行统计。结果:四组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年龄、是否绝经、化疗实行方案、感染病毒性肝炎以及脂肪肝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Ki-67的表达、乳腺癌肿瘤分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患者(包括年龄、是否绝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Ki-67是否高表达以及化疗方案等特点)行不同的化疗方案的同时应行相应的保肝方式,以使患者在得到乳腺癌根治的同时对其他脏器功能的保护。使不同患者得到较好的预后,保证患者的生存体验。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药物;肝功能受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030-02
乳腺癌是女性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来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肿瘤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已跃居女性肿瘤的首位[1],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达,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早期乳腺癌的发现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其中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对于肿块较大,术后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以化疗为主要方式,对乳腺癌患者不仅影响采取得相对较好的疗效,而且对患者的生存体验具有极大提升,采取化疗的方式,对患者全身细胞行药物作用,其中包括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正常细胞凋亡,本研究针对212例患者行化疗后,针对其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选取2015年10月到2021年3月的235例来我院手术及化疗患者。最终排除23例患者,其中包括化疗途中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自主放弃5例,具有长期饮酒史3例,化疗前期具有肝脏疾病的6例,中途转院行其他治疗的4例,病理回报为III期以上的5例,最终选入212例患者进行统计。纳入标准:(1)均符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第七版TNM分期系统,经过粗针穿刺或术后病理回报证实为乳腺癌I-III期患者(2);(2)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或经手术后行化疗的患者;(3)年龄30-73岁的女性患者;(4)接受6周期及以上的辅助化疗;(5)在进行首次化疗之前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正常的患者;(6)规律行化疗方案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包括恶性肿瘤;(2)有本身的肝胆疾病;(3)长期的酗酒以及其他药物使用;(4)由于自身原因不能行化疗的患者;(5)过度肥胖以及消瘦患者。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调查并签署同意书。
1.1.1方法:
资料采集:通过医院的病例系统,收集2015年12月-2021年3月的212例患者的一般状况,其中含有年龄,是否绝经、Ki-67的表达、淋巴转移、患者化疗先后的肝功能生化以及肝脏影像的回报、术前或术后的化疗方式、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表柔比星、多柔比星)或者紫衫醇类(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多西他赛)每个周期为21天连续治疗6周期及以上,肿瘤类型以及相应的临床分期。
1.1.2
分组标准:根据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患者分为4组,第一组为肝损伤并没有自主服用保肝功能的患者;第二组为化疗期间服用保肝功能的药物的肝损伤组;第三组为无肝功能受损以及并未服用保肝药物;第四组为服用保肝药并未造成肝功能损伤组.针对四组患者对其在化疗前以及化疗二周期、四周期、六周期的肝功能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经行统计。
1.2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相对数表示,采用x2 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肝损伤与影响因素的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
表一:讨论在212例患者中通过化疗的结果来看,有63例患者通过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以或术后化疗,遭受肝功能受损的可能,占比为29.7%,其肝功能的受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或紫杉醇类)、是否有病毒性肝炎感染以及是否有脂肪肝,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类型以及是否与Ki-67是否高表达,并无明显差异(P>0.05),以目前的数据,暂无统计学意义。以下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周期与肝功能生化的关系。暂取在化疗期间自主服用保肝药物的患者137例为参考。详见表二
讨论:
乳腺癌作为当今社会,女性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几乎排在首位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均已手术、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以及术后辅助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为主,再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以主要杀死癌细胞为主,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常常伴有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造成身体机能的受损,在本研究中主要针对肝脏细胞的副作用进行统计,在过去的相关研究及统计中可以发现,化疗药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杀死以及药物通过代谢之后产生的代謝产物,以及肝脏对药物的代谢作用,均可对其造成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乏力等肝功能减退的症状,以及黄疸皮肤瘙痒等(3),因患者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性,本次研究,达到的统计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或紫杉醇类)、是否有病毒性肝炎感染以及是否有脂肪肝这些因素,在间接因素或者直接因素都对化疗的患者的肝功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之前的各位学者相关研究中显示,患者的年龄与患者的肝功能的日以下降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可以理解为我们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本身的肝功能就会逐渐下降,以及在正常患者平时或多或少的服用药物,偶尔的饮酒,身体的肥胖等各种因素都会致使肝功能出现相应的改变,只是有些肝脏在损伤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的修复作用,只是我们机体本身可以出现相应的代偿,针对化疗患者,化疗药物的堆积,以及自己本身机体状况的受损,致使不能代偿机体本身的药物毒性作用。本研究可见60岁以上的患者更能在化疗的同时体现出肝功能的受损。同时本研究也显示了化疗药物的方案的不同,对患者的肝功能的损伤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蒽环类联合紫杉醇类的使用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最为重大,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醒我们,在对于不同患者进行治愈疾病的同时,尽可能选择对患者脏器影响较小的药物,而针对难治性乳腺癌,在选用敏感性药物的同时,尽量给与患者保护脏器药物的联合使用,而针对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患者,笔者理解为大概率的因为患者化疗药物的刺激,肝功能的受损致使各种蛋白的下降,造成机体免疫力的大量下降,可能使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感染,因此我们在给与患者化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与患者增强免疫力以及蛋白的补存,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到肝脏各功能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应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杀毒素功能、维生素D的激活等相关功能的预防。同时也应该提醒患者饮食、睡眠的注意,以免引起更为相关的并发症,因此我们在以后对于乳腺癌的患者行化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是否合并相关疾病等不同体质,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参考文献
[1]吴红花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强调放射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21-3,370-371
[2]殷骅,超声弹性成像在直肠肿瘤术前T分期的应用[J]温州医科大学2017-5,241-242
[3]李英刚,常见肿瘤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伤[J]医学检验2021-04,87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 1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