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

2021-04-23 13:39垅艺乐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万国陆家嘴外滩

垅艺乐

外滩,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隔江相对的浦东陆家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几乎每个上海人,都能在心中画一段黄浦江的曲线——在滔滔江水的两岸,一侧的陆家嘴宛如一幅巨型立体画:拔地倚天的高层建筑,蜿蜒的观光长堤,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四射,繁华热闹的陆家嘴更显璀璨壮丽;而另一侧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则犹如一幅久经岁月的长卷,历史韵味十足,又不缺大都市的现代感,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上海魅力。

相比于陆家嘴,外滩多了份独特的古典美。在这里,一场历经百年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从未落幕,这些建筑风格迥异,或刚健雄辉、或雍容华贵,凝聚了不同时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且各自背后都充满了故事……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它们开启了中国最早的都市生活方式,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起点,直到今天,依旧散发着活力。

历经荣光与屈辱从一片滩涂到万国建筑群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听着著名歌星周璇的名曲,给人一种重回老上海的错觉——人力车夫穿梭在形形色色的中、欧式建筑间,路边歌舞厅的霓虹灯通宵闪亮,夜总会里的人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阴谋在角落里暗自滋生……这座充满财富、权力、艳遇的城市,宛如一块磁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冒险,刻录下那个年代风云激荡的精彩故事和儿女情长的爱恨纠葛。

而每一个企图追寻老上海踪迹的人,都绕不开一个地方,那就是外滩。位于上海黄浦区江畔的外滩,是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于1945年拥有正式路名:中山东一路。这里曾是各国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各大银行、商会、酒店云集于此,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隆、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经典交汇成著名的万国建筑群,赢得了“东方华尔街”的美誉。

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外滩也不是。自《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它一直在变,而如今荣华的模样,早已让人忘了这里曾是一片荒蕪的滩涂……

“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和竹子干泥巴搭成的茅屋,低矮肮脏。”这是1840年前后,一个法国人初到外滩时所看到的景象。那时的黄浦江畔还保留着自然滩涂的面貌,每次涨潮,江水涌上,泥泞就淹没了河滩;潮落后,便留下一片狼藉。江边的苦力纤夫曾是外滩最早的行人,他们沿着黄浦江踩出了一条曲折蜿蜒的小道,而这些鲜有人问及的羊肠小道,却成了英国上尉乔治·巴富尔眼中的宝地。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被划为通商口岸,在此一年后,巴富尔带着几个随从抵达上海。他一直想在上海拥有一块专属英国的土地,现在机会来了,他打算好好把握,好好“挑地”。一次步行到上海县北门时,巴富尔看到了一条满是散坟的江滨小道,对他来说,这是块交通顺畅的宝地,必有大好前景。最终,英国人向上海方面施压,获得了这片泥泞之地的租借权。

继英国之后,法国也在黄浦江畔划分了自己的地盘。很快,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开始建起一批西式建筑。20世纪初,金融贸易的迅速发展,又使得大量的银行和商业建筑开始涌现,逐渐勾勒出外滩的建筑风貌,上海也从偏僻小村蜕变成了国际大都市。

在外滩,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和有“远东华尔街”之誉的建筑魅力。

但在繁荣发展之际,这里也记下了“华人不得入园”的屈辱历史——当时的上海已被列强瓜分,遍地都是外国的租界,中国人不仅没有话语权,还倍受歧视,比如黄浦公园、虹口公园等地,都是禁止华人入内的。据说,其中的黄浦公园就规定:“首先公园只对外国人开放……第四条则是狗与自行车禁止入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话便由此传开。

1937年,日军的战车开到了外滩。为了避战,无数人疯狂地朝码头跑去,其间充斥着叫声哭声,加上从各处持续传来的枪炮声,外滩上空硝烟密布。当日军完全占领上海后,大量的银行、酒店纷纷掩门倒闭,以往灯火辉煌的外滩显得安静而死寂——这段被外寇蹂躏的屈辱岁月,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接管了所有建筑,外滩才终于迎来了新生。

猜你喜欢
万国陆家嘴外滩
外滩又有一群“圣诞老人”爬墙送礼物
咏月
长沙版“陆家嘴”崛起湘江西岸
2016外滩浮华季Kickoff Party开幕派对
外滩啊外滩
万国鹏:跟着梦想的方向去
阅读理解训练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