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岛
新安江素有山水画廊之称,两岸青山起伏,绿水回环,徽州古村洒落其间。由于歙县村落多倚江而建,新安江此段也被称为歙江或歙港。若是早春时节,乘船随江摇曳,可见江右岸的山岭腹地中,有一座古朴的小村,村中梅树繁茂,微风吹来,暗香扑鼻,就连江水都映照出一片水彩般的浅粉。这座村庄,便是卖花渔村。
卖花渔村常因其名而被误解,居住在村里的人,生活中却少有打渔晒网的时候,但养花、卖花,确为村人代代相传的事业。每逢春天,渔村徽梅竞开,山岭花丛团团簇簇,春意盎然;村内庭院草木深深,前前后后摆满古雅大方的徽派盆景。那一盆盆精心培栽的花木,盛满了生机与春意,是这历史悠久的盆景之乡对春光独特的敬意。
新安江发源自休宁县与婺源县交界处的五股尖山,绕黄山山脉一路东渐,淌过歙县与屯溪,淌过古徽州层层叠叠的岁月,与兰江汇合后注入钱塘江。南朝沈约游经新安江,写道:“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江心水色澄清如镜,两岸青山延绵,朝暮薄雾弥漫,天水一色,靛青烟云温柔浸染徽派建筑的青瓦白墙。新安江以其秀丽迤逦,自古便有“山水画廊”之称。
卖花渔村古称洪岭,又名洪川,背靠丘陵,囿于新安江沟谷腹地之中,距其堤岸不过一两公里。渔村小巧精致,仅有200多户人家栖居于此。村内民居均为典型徽派建筑,雕梁画栋,檐口细长,石板铺成的小巷穿梭其间。民国以前,此地曾有“洪川八景”,为宅居形胜、锦屏障外、庄峰声秀、水会社坛、古宅乔松、西陇云庄、石涧流泉、纶岭声钟。古屋旧宅今已不存,但飘荡岭上的流云和淌过白石的清溪,百年来未有更迭。村民庭院中甚至还有树龄500余年的古梅,一人环抱不能合。
因皖南丘陵延绵起伏,渔村三面环山,远远看去,粉白高墙连成一片,整村形似一尾游动在山谷间的鱼:山坡下,村头细窄,尖端状如鱼嘴;中部民居密集,四散开来,“百步云梯”穿行其中,便宽如鱼肚;村脚处形成两翼,山岭嵌入其间,两侧房屋似剪刀鱼尾般分开。山间清溪名为“逝川”,自山岭淌落,绕房而过,清澈见底。春夏时节,溪水裹挟落英,无声溅入新安江。
此村的一大特色便是“只卖花、不捕鱼”,而这一传统可以追溯至村落始建之时。据《新安名族志》记载,唐末,敦煌有一洪氏家族,因被唐德宗指为监察御史,辖宣、歙两县,便从大漠徙居婺源,后迁至此地。也许是深受徽州秀水灵山的感染,洪氏世代以养花、卖花为业,经营得当,渐成新安一带远近闻名的望族,甚至被列为“新安十五姓”之一。由此,村落所在山岭也被称为洪川。宋明时期,洪川洪氏钻研盆景造型艺术,往来山林溪涧之中,养梅卖花,声名鹊起,直至今日。
早春,梅花遍染山林,柔粉色的霧气缠绕在山间和村中,梅影浮动,梅香袭人,这就是卖花渔村最美的时节。
卖花渔村之名,并不是因为村民忙时捕鱼、闲时卖花而得。相传,因村人世代卖花,村落状若游鱼,洪岭村最初是改为“卖花鱼村”的。但洪川洪氏在此经营数百年,村人大多以洪为姓,便择“洪”字左半,加在“鱼”字旁边,“卖花渔村”四字由此而来。今日,洪氏祠堂背靠山岭,三面砌砖,正面以木建成,“洪氏宗祠”四字两侧,还有写着“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启后昆”的楹联。每年春至,山丘梅花漫开,而祠堂前的空地上也会摆满村人栽种的梅花盆景,似是要让他们那卖花的先人,也一睹这温柔的春光。
卖花渔村位于新安江畔,四时景致皆宜人。春夏之交,田野新绿,油菜花染出漫山嫩黄;秋季有簌簌枯叶,萧萧落木;深冬雪至,檐角钩挂霜雪,林间雾霭朦胧。但卖花渔村最美的时节,还是早春赏梅之时。
远望洪岭,梅花团团簇簇,遍染山林,花丛如同柔粉色的雾气,弥漫开来,缠绕在常青树的枝丫上,交织在山间流云里;也像是文人挥墨而成的山水图卷,漫开的梅花丛掩映着隐逸小屋,隐居之士若是长驻此地,推窗便是梅影浮动,梅香袭人,定会陶醉于山林美景之中,自觉寻得世外桃源。而卖花渔村里,农家庭院前后也多植梅树,青瓦白墙衬托疏影横斜的梅花,仿佛春风都沾染了花香。
每年元宵节,早春初现之时,卖花渔村会举行一项名为“舞板龙”的游村活动,其中包含了极富特色的梅花祭仪式,在游村前举行。村人会取一条五杈梅花树的枝丫,将其扎成梅花彩灯。游村时,村人高举梅枝,列队而行,走过蜿蜒溪水上架起的古雅拱桥,走过村口阁台高悬的戏屋、青石砌成的庙宇,以彩灯指引前路,梅影相随左右。人们就在阵阵梅香中,走到新年的春天里。
卖花渔村对梅花的爱痴,可以追溯至千年之前。唐乾符年间,洪川洪氏才迁入歙县不久,有子弟名洪必信,陶醉于这新安山水滋养出的梅花盛景,其爱梅之名至今在洪氏族人间口耳相传。根据《洪川洪氏家谱》记载,洪必信“嗜书史,善吟咏”,是遍读诗书的徽州文人,又“于居右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梅花百韵以自适”。洪必信自称梅窗居士,观梅小楼今已不存,咏梅诗句也难觅踪迹,但作为洪氏历史上有迹可循的植梅第一人,洪必信对梅花的偏爱,已融入卖花渔村千年的养梅传统中,成为当地人的集体记忆。
经过村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爱养、栽培,许多他乡难觅踪迹的珍贵徽梅,在此竟可一窥颜色。“骨里红”“檀香”“台阁玉蝶”“小绿萼”“江南朱砂”等梅花,都是有代表性的徽梅品种,或粉或白,姿态娇妍,既可漫山遍开,供人踏青赏玩,也可静候村人百年培植,将其置于盆景中细看;曾被园艺界公认绝迹数百年的“黄香梅”,因在卖花渔村寻得一株,古梅才得以重开新颜,让世人观见其柔雪般的重瓣、鹅绒似的花心;而“洪岭宫粉”“洪岭二红”两种梅花,则是此地原生梅种,其花骨饱满,花蕊精巧,娇而不争,艳而不俗,香气清远悠长,捧花赏玩,手有余香,是在卖花渔村才能遇见的佳景。
正是这些千姿百态、品类繁多的梅花,构建出了卖花渔村的山水梅景,使其成为数百年来文人墨客游乐吟梅的风流之地。明清之际,在徽州山水的浸润下,新安画派在歙县、休宁一带兴起。画家们毫不掩饰对徽梅的喜爱,沿新安两岸踏青寻梅,还有人以梅壑、梅花古衲为号。新安画派多淡墨山水,笔下梅花简淡清逸,将那百年前的梅香,封存于旧卷之中。而新安画派师法自然、意蕴无穷的特点,也深刻影响了卖花渔村的另一艺术形式——徽派盆景。
唐宋年间,卖花渔村的盆景之艺已臻于完备,声名远扬。所用植株既有梅花,也有榔榆、紫薇、赤楠、黄山松柏等名贵树种,树桩古朴,枝丫奇曲,辅以天然山石,树石嶙峋,意境深远,仿若一个徽式的微缩世界。山水翕聚的卖花渔村,因其盆栽历史悠长、影响深远,是当之无愧的徽派盆景之乡。
南宋时,诗人范大成除任徽州司户参军,抵达歙县一带时正是早春。徽人于此设宴,令诗人俯仰山水,纵情春光。宴席之间,范大成却被装饰厅堂的盆景深深吸引,不禁作诗相咏:“来岁如今翻旧唱,五云丛里望三台。”写的正是产自卖花渔村的三台式盆景。三台盆景姿态优雅,古朴健壮,多以黄山松为基,古桩正上方针叶团簇如云,左右两侧各伸出一枝,构成一个颇有奇趣的三角,而整体形态犹如三座亭台,浮动在古树周围。这三台就寓意着“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被松叶构成的雾气萦绕,木石之间,就是一个须弥天地。三台式盆景因其造型丰满,枝叶繁盛,寓意美好,至今仍是卖花渔村中徽派盆景的一大特色。
此外,卖花渔村的游龙式梅桩,也是徽派盆景中不得不提的造型。游龙式梅桩状如其名,以梅为景,树干虬曲,枝丫旋卷,蜿蜒灵动,犹如跃于山河之间的蛟龙。清代龚自珍写《病梅馆记》,提到时人赏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说的正是这苍劲古雅、灵动多姿的游龙梅;将梅桩造以盆景,则“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就是指卖花渔村这声名远扬的游龙梅盆景了。
賣花渔村人世世代代卖花为生,家家户户庭前院后都摆满盆景。而徽派盆景的奇、巧、险、趣,在这里也能看到其最高水平。
培育游龙梅桩并非易事,需从幼梅栽养,在露地上压条,每年春季,以棕皮或木棍整形,并人工蟠扎、盘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可间断。若想使梅枝蜿蜒如游龙抱柱,便需时时观察,及时修正。尤其是规则式游龙梅,枝干螺旋排列整齐,更不可因疏于照看而失其神姿。一盆游龙梅桩,往往需要数十年的精心培育,所以,卖花渔村素有“爷爷种花孙儿卖”的谚语。这代代相传的花艺与梅香,也凝结了村人对盆景艺术的追求。
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观清,生长于卖花渔村,自幼耳濡目染盆景技艺,8岁时便随父亲养花、卖花,20岁起独立制作盆景,现已年逾古稀。先父洪月田不仅为他留下了数株仍需照料的树桩,还将那代代相传的盆景技艺教授与他。洪观清制作徽派盆景已有半个多世纪,年轻时,他也曾闯荡他乡,习得扬派、海派等手法,但还是回到卖花渔村,悉心照料每一株树桩,构建起一个个枝叶撑起的须弥天地,将传承自先父的手艺发扬光大。洪观清将卖花渔村的年轻人视作盆景艺术的传承,将自己的手艺倾囊以授,他说,卖花渔村作为徽派盆景发源地,要在传承中留住盆景的魂。
洪观清老人的愿景并非奢望,近年,卖花渔村的盆景既保持了其艺术水准,也受到市场追捧。每年正月初六,村民手捧自家精心培育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盆景,走向山外的岩寺,迎春叫卖,热闹非凡。赏花者穿梭其间,寻其所爱,盆景艺人也沿街观景,或与同行一磋花艺。而去往花市的路上,不仅村人手里的梅桩形似游龙,他们在山路中行进的队列也蜿蜒灵动。盆中那典雅奇趣的木石,迎着料峭春风,带着卖花渔村盆景传承近千年的传统与名誉,从那个徽式的微观世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