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2021-04-23 01:50:38朱同波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课程体系

朱同波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0 引言

2017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新工科建设。通知指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1]。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在充分调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动专业改造升级,这对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在国家推进新工科及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实施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不断强化专业建设[2-3]。将应用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才评价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改革思路如图1 所示。

2 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改革措施

2.1 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高校的教育已经面临着“从传授知识到能力培养”的转变。本课题以闽南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以专业认证为标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校企融合,优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特色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

2.2 以专业认证为标准,构建了应用型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根据“新工科”精神,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契机,在课程设置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国家专业标准和工程认证标准,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根据最新的国家专业标准和工程认证标准,重新进行课程设置,保证数学与自然科学学分占总学分不低于15%,工程基础及专业基础、专业类不低于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不低于20%,人文社会科学类不低于15%,构建了新型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从广度和深度上覆盖了12 条标准要求和32 个指标点,能够充分支撑本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

(2)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将OBE、工程认证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按照毕业要求指标点和对应关系矩阵支撑强度关系,设计对应的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从而保证成果导向教育的顺利实施。

(3)针对其他专业课(含专业选修课),构建应用型课程。

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契机,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情,重新对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构等方面进行设计,建立应用型课程。

2.3 以强化实践能力为目的,创新了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工程认证理念,以强化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融合、校内实践基地与企业实践基地资源融合等方式,打造集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工程应用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打造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为一体的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2.4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通过及时引入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工程案例教学等途径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借助网易公开课、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5 以能力培养效果为标准,改革了人才评价体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标准引领、坚持书证融通、坚持多方协同等原则建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采用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制、科技制作、学科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建立注重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全过程管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实施多证书培养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6 以专业发展为需求,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造就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教育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多元化教师队伍。推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中青年教师国内访学、专业能力培训、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

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

自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个班级进行试点改革,另外一个班级采用常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对试点班的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对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12 门课程进行按照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设计了其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至今已有3 个学期的7 门课程进行了试点改革,效果良好,普遍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图3 是对1 门课程的专业达成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点班的达成高度明显高于普通班级,目前已对整个专业进行推广。

图3 课程达成度比较

4 结束语

通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项目,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法、人才评价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达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能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机电系统及装备研发、制造、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课程体系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