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涵文,贾玉洁,冯小学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缘起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京张高铁的建设实施,北京地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疏解北京北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四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四环外新增清河站、星火站、丰台站三大综合交通枢纽[1]。现有枢纽功能格局得到优化,既有车站客流压力得以缓解,带动客运车站布局发生改变。其中,北京清河综合交通枢纽以清河站为主体进行建设实施。清河站是京张高铁上最大的铁路车站,站址选定在海淀区清河镇北五环外,场地西侧为G7高架及上地东路,北侧为安宁庄北路,东侧为站东街,南侧为小营西路。清河站规划为4台8线,远期年旅客发送量1 600万人次[2]。清河站建成后可以缓解北京北站的压力,同时构建西北方向出京的新交通门户(图1)[3]。在北京城区的7个枢纽站之中,预测到2028年清河站与北京北站旅客发送量相似。
图1 清河站枢纽与北京北站枢纽布局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海淀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要求:海淀将建设支撑首都中心定位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城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4]。规划明确指出加强客运枢纽和交通节点建设,提高换乘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公共交通接驳换乘条件。而新建清河站作为2022年冬奥会始发站之一,不仅是服务京张高铁的重要枢纽,更是展示中国高铁成就的重要门户[5],其承担多种交通运行和转乘功能,是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铁昌平线、19号线、13号线、S5线及市政工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因清河综合交通枢纽在北京市城市空间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并未做条件预留,新建清河站对本区域的未来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思路带来巨大转变,为既有城市区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又因为现状建设用地局促、铁路枢纽用地条件紧张导致与周边城市地块现状难以协调,剩余一级土地可建设容量有限。在项目批复与前期设计阶段,清河站、清河站西广场与西公交枢纽得到统一批复,进行统一设计,清河站将区域内被京张高铁割裂的城市空间“织补”起来;在站场中既有城市轨道交通与国铁站场同场设计,实现国铁、地铁、市政间高效换乘[6]。而清河站东广场因为是清河综合交通枢纽的组成部分,和西广场共同承担清河站的客流集散。其承担着火车站与东侧小米地块、三元地块等工作岗位之间大量客流集散的重要功能。为优化区域交通,提升城建品质,解决站城融合发展难题,本项目很有必要与清河站同步实施。
本工程位于海淀区北部清河镇。场地规划设计用地控制线东起当代城市家园建设用地西侧边线以及清河站东入口楼梯及地面广场,南至安宁庄西二条道路拨地北侧边界,西至清河站建设范围东侧边界,北至安宁庄路北侧与清河站配套北枢纽一体化项目结合部分为止,项目是京张高铁清河站核心区的重点工程,清河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要素(图2)。
图2 清河站区位分析
2.2.1 项目定位
为优化周边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区域品质,本项目从3个角度考虑进行方案设计[7]。
(1)优化交通组织流线,满足海淀清河片区的交通换乘需求。
(2)考虑清河站施工,尽量与清河站同期建设,节约利用清河核心区域土地,降低施工难度。
(3)营造高品质的城市门户空间,提升站域空间环境品质。
基于以上设计目标,本项目定位如下。
(1)与周边用地布局相协调、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畅外达、便捷高效、安全绿色、协同国铁与城市发展的纽带。
(2)北京市城北区域的城市门户与活力引擎,海淀区高新技术展示的门户(图3)。
图3 项目定位分析
2.2.2 设计原则
由项目定位可知,本工程是站城融合的样板性工程,对于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区域活力意义重大,为达成设计定位,本项目遵循下述四点设计原则[8]。
(1)满足功能需求的人本主义设计原则
本方案设计优化了周边城市环境、改善了周边交通条件,对周边高新技术产业园、东侧商务办公地块、清河站进行分析与研究,推行步行、慢行、绿色出行为主的交通模式,创造出便利,舒适,畅通的出行环境(图4)。通过对以东广场通廊为节点的城市周边功能分析,以可持续绿色发展为设计基调,以换乘流线合理性为考虑重点,着力于城市门户、多样接驳、展示利用等理念要素,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使用需求,方便市民出行[9];
图4 人本主义设计原则
(2)经济与高品质、科学与可实施性统一的原则
本工程在形成和谐、优雅、现代感统一基调的基础上突出个性,以形成风格统一与高品质的建筑意向(图5)。同时本项目以可实施性为第一要义,在考察周边环境与场地条件基础上,对设计预算进行控制,对于项目的重难点全局把控,设计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外畅达兼具经济型与高品质,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统一的精品工程。
图5 经济性与高品质、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统一
(3)广场与周边一体化设计原则
一体化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接驳、地上空间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形态等内容[10]。包含3个层面,车站一体化、车站核心区与周边的无缝连接、车站周边的城市建筑整体布局(图6)。本项目将高铁站内的城市通廊延伸至城市地界,将周边清河火车站配套北枢纽一体化项目、东侧小米地块、三元地块等区域的大量客流引入本项目中,采用立体步行接驳系统,保障人行安全、释放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辆通行能力、方便公交枢纽和周边建筑与清河枢纽换乘连通。
图6 广场与周边一体化设计
(4)节约用地的原则
根据交通通廊特点确定通廊内功能区域的面积;力求做到用地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图7)。最大限度营造良好城市公共空间效果,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与人行天桥空间,将流线梳理后的地面公共空间还给城市,供市民平等使用,解决旅客高效换乘与城市公共空间合理利用等系列城市问题。
图7 节约用地布局
本项目处于城市核心城区,周边现状复杂,既有限制因素众多、多专业交叉设计频繁、多工种技术衔接频繁。基地西侧紧邻清河高铁站,西、南、北侧均与城市接驳,作为清河站功能区的重要节点,东广场肩负着本区域优化城市环境、改善交通条件,推进绿色步行交通模式,创造畅通出行环境的重任[11]。
清河片区用地发展以居住功能以及相应的居住配套功能为主,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北部上地信息产业组团,用地功能比较集中。本项目西侧为铁路用地,东侧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开发用地为主(图8)。
图8 用地规划图示
清河站东广场在市政交通方面与3条地上城市道路、2条地下城市道路相邻(图9),在图9中1所示位置,本工程地面广场与西一条道路、西二条道路衔接,在地面广场竖向设计标中,需结合相关道路标高确定,找好排水方向,以免道路雨水排向本地块;图9中2所示位置,本工程东侧紧邻既有建筑,在地面广场竖向设计中,需结合相邻地块地面高程确定,适当抬高广场高程,以免形成雨水倒灌现象。图9中3所示位置,位于站东街的桥桩,需结合相关道路设计单位,准确落位,以免桥柱影响站东街车行道宽度需求。
图9 道路交通条件图示
本项目自身技术复杂,且涉及与空间规划、道路交通、建筑、市政等多学科的技术解决及协调[12]。
在本项目地下一层北侧,存在3处技术难点(图10),在图10中1所示位置,国铁清河站地下车库出入口通道改为向北出地面,此处用地较为狭窄,设计中车库出入口结构与城市通廊结构一体设计。在图10中2所示位置,权属关系不同的慢性公交系统与本项目交叉,设计与相关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控制好各自所需的净空需求,而且此处施工为工程逆作法,所以本项目的设计条件需要及早预留,同时城市通廊最终实现目的是连接清河站与北枢纽地块,从疏散与消防角度考虑,需与相关设计单位沟通,在北枢纽地块设计中,要考虑城市通廊的消防疏散问题。在图10中3所示位置,城市通廊西侧墙体距离清河站匝道桥距离较近,在结构设计中,需密切配合其他设计单位,以免后施工工程对先施工的工程造成结构安全性影响。在图10中4所示位置,因受用地条件限制,跨越安宁庄路的天桥北侧桥桩需落入北枢纽地块里,在设计中需协调相关设计单位,确定好北侧桥桩落位。
图10 清河站地下一层平面
又因为本项目用地狭长,周边均为既有建筑,东侧紧靠3栋既有建筑,需要与东侧建筑统筹考虑,关注功能的同时关注东侧建筑的结构安全(图11)。位于地块北侧的悦MOMA更加靠近项目用地,在天桥设计中,除考虑天桥本身的通行能力前提下,还需统筹考虑与该建筑的视觉距离。
图11 清河站地面层平面
清河东广场协同地铁清河站、国铁清河站与东侧商务片区、周边高科技产业园区的高效聚集,实现站的有机生长,站与城的自然衔接。清河站周边分布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清河站西广场布局有以科技产业园、产业大厦为主要业态的占地面积51.1 hm2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其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一发展组团;清河站东侧分布有作为上地产业区业态延伸的小米产业园、三元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企业,也规划有安宁庄公交枢纽。本项目周边上地信息产业区、中关村产业区、小米科技园等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域,拥有其他片区难以企及的优厚资源(图12)。大量的乘客、商务人群与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赋予片区极大活力,同时具有城市门户应具备的精致艺术的城市品质、高端的商务层次、完备的基础设施等诸多条件[13]。
图12 协同站城一体设计
本项目作为纽带作用承接清河站与配套北枢纽地块与东侧小米地块的大量客流,是地铁与公交出行人群、商务人群、游客人群接驳换乘的联系纽带,有必要采用立体步行交通系统,在高铁站周边复杂交通环境下承接清河站与周边区域人流客流,营造人性化城市场所[14]。
在场所中存在自然采光、有绿植小品,设计出可观景、可停留谈天的环境,尽可能改善城市微空间环境,深化设计城市细节,提升空间品质。在底层与二层增加客流通行能力,避免对地面层市政道路影响,最大可能促使人车分流,保障人行安全,疏导周边车流,实现城市周边建筑与清河站的便捷连接[15]。
向东向北扩宽后的东广场,优化后的东广场管线综合设计、架空电缆入地、站域联排联蓄排水系统、热力、自来水、通信、电力等集约优化的管网方案并与火车站同步规划建设,形成更为开放美观、安全舒适的环境空间,在满足换乘需求及道路与相邻建筑的多重困难条件下,重建站东街区域为清河站东侧的主要城市绿化开放空间。在最大范围内不影响清河站施工及原设计道路系统,并与东侧建筑保持最大可能距离。
清河站东广场内部空间装饰从北方大木作建筑中寻求灵感,简装饰简装修,表现出古都风貌与人文气质同时力求整体风格质朴简约。材质选择采用干挂石材墙面,与清河火车站材质色彩相似,延续清河火车站大气庄重风格同时注重历史风格的传承(图13)。同时原有清河站老站房位于本项目的南侧,设计中也考虑在广场中形成南北向的文化轴线,重塑地区文化脉络[16]。
图13 融合于本土文化设计
清河站东入口不仅是车站的一个主要出入口,是作为城市核心的重要城市空间以及人群聚集、城市活动的重要环境,更加重要的是承载了区域的交通功能。现清河站东广场区域用地狭窄,空间局限,难以满足大量的人群交通需求(图14)。为避免其他交通枢纽地区客流疏散问题再次出现,清河站东广场区域需要合理预测潜在使用人群,增大可承受客流需求,扩大交通空间面积。
图14 空间节点重构
本项目共分为3层,地下层景观以硬地铺装为主,间以小块的树池、盆景及艺术雕塑,为旅客提供休憩、放松的空间,同时为未来展示预留场所。自由多变的模块组合带来不同的视觉变化,以疏散为主的广场空间强调引导性,串联排列的树池构成“通道”感,在夏季则创造出人们熟悉的林荫路的感觉。整体设计在保证人员的安全及环境的舒适的前提下增加了广场的趣味性[17]。地面层广场采用花岗岩铺砌,本项目地面层面积为4 122.94 m2,广场存在两个方形的大中庭,其上下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关系,使得两处景观形成互动,增加场所景观内生吸引力。因受到东侧商务地块红线影响,地面层通行最不利点处宽度为8.6 m。地面层北侧广场,在景观品质提升的同时,营造了更多的城市开放节点,重构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景观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图15)[17]。天桥设计以轻巧、简单、小截面组件、易延伸的设计单元为基准,创造通透、开放、与绿化环境呼应、有围合感的二层天桥空间,天桥穿梭于光线充分、环境优雅的城市建筑中,轻巧的结构让可以延展又可相互结合的天桥空间,以及光影通透、视界开放的城市空间,共同成为环境主体[18]。
图15 置入人性化的景观
本项目将清河站、公共交通接驳空间、北侧一体化地块与小米地块综合考虑,营造便捷通畅站前广场空间,是“站城融合”通过交通与城市空间互动互补的设计手法;立体交通接驳基本实现人车分流,增加清河站东广场安全性,在广场两侧置入科技展示功能,有效利用广场灰空间,增加土地综合开发的空间价值,是“站城融合”中复合业态促进周边空间增值的展现;通过在景观设计中结合城市的地域文化,延续城市的景观轴带,打造交通、展览、游憩的景观通廊,协同周边景观设计,是“站城融合”中优化空间环境,提升既有城市环境的体现;通过完善东广场功能体系,营建车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协同体,是“站城融合”中实现车站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体现。
本文依据“站城融合”的设计理念,对清河站东广场规划设计进行方案研究,探索解决城市既有复杂区域新建站房与城市环境共融共通难题。本工程设计实践能够为新时期的“站城融合”设计提供设计思路。限于文章篇幅和理论水平,后续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期为后续铁路车站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