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龄,王雅婷,陈 璞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随时代要求,深入挖掘中国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国家为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掀起文化旅游产品(以下称文旅产品)的设计热潮,引发公众对我国文化的关注和认同,因此,对于本土化设计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从我国当下的经济趋势来看,疫情过后,城市经济外循环转内循环,每个城市都在寻找属于城市自身的亮点和特色,而具有城市属性和特点的文旅产品,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处的福建省省会福州作为研究的坐标。福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曾先后5次建都,因而福州地方文化积淀厚重、人文荟萃且当地手工艺兴盛,以上特点皆为现代福州本土文旅产品的开发和特色文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基础。
本研究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和资料研讨,将福州当地文化元素进行了方向性的归纳和整理。将地方特色文旅产品定位于纺织类的原因有两点,纺织类文旅产品实用性强且应用较广泛。纺织类产品遍布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大的表现空间,对于文化的承载和表达有一定的优势。另外,纺织类产品有别于福州原有的大漆和寿山石等材料,由于造价区间较广,传播力和应用面也相对较大,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具有实际意义。
针对福州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调研后,笔者将福州地方文化资源按照自然文化资源、古建筑及建造文化资源、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民俗及宗教文化资源4类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福州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情况整理
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海地区对岸有台湾,南有珠三角,北有长三角,天然地理因素打造了福州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以此来进行文旅产品开发,对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作用。地域文化资源对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力量[1]。
本研究选定“三坊七巷”和“漆艺”两个文化元素展开具体的实践和探究,这两个文化元素在福州地区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当然,福州地区的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远不止所列举的这些,例如拗九节、马祖元宵节、茶亭十番音乐民间文化也各具特色,在福州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所有这些优秀且极具特色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为塑造福州旅游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通过对福州本土文化资源的梳理和筛选,本研究最终选择了三坊七巷、大漆工艺等元素,结合纺织材料展开产品设计试验。三坊七巷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驰名的明清建筑博物馆,同时,更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结合“三坊七巷”进行文旅产品的设计,除了具有代表性外,更能够传递福州这座城市的人文故事和文化底蕴。福州的脱胎漆器在中国工艺品市场上也堪称精品,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十九大以来,随着福州市民对漆艺工艺品的认同,漆艺文旅产品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多样。将纺织品与漆艺相结合,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也是本研究选定其进行试验的原因。结合所选的三坊七巷、漆艺等福州特色元素,从造型及材料两个角度展开相应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3-4]。
2.1.1 基于文化元素的平面造型展开设计
图案是人类精神需求的产物,是设计者根据使用和美化目的,按照材料并结合工艺、技术及经济条件等,通过艺术构思,对器物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等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制成的图样。在文旅产品中出现的图案大多是平面的,平面形态构成研究的是一种将所需元素进行平面重组构成后加以表达的方法。在文旅产品设计中,运用平面的图案进行表达,能够直接有效地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促成购买行为。这种方式也赋予了文旅产品更多的故事性和文化内涵,是地方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如图1的包袋设计中,将福州核心景点“三坊七巷”进行平面化提炼,选择其中部分图案形态进行抽象和简化处理,然后将图案转印在纺织面料上,运用纯棉本色线,结合压缝和绗线的工艺,将图案呈现在包袋设计上。此种做法相较于直接数码印花或丝网印,则更加具有手工艺质感。此外,未经染色的本色纯棉线和包袋的棉麻面料质地,与三坊七巷这类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在感官体系中相符合,这也是作者刻意营造的设计氛围。文旅产品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设计的巧思和制作的精良,而非产品本身的成本。所以,纺织类文化旅游产品的质地与所传递的文化主题只有达成一致,才算是相对成熟的设计手法[5]。
图1 “三坊七巷”元素背包设计
2.1.2 基于文化元素的立体形态展开设计
相较于将地方特色元素直接转化为图案运用在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中,选择将元素充分理解后,捕捉其隐性的特征,然后通过简化形态,将其立体化地表达在设计作品中,往往更符合使用者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更能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深层次认同。将三坊七巷中古宅的墙头造型进行简化处理,结合旗袍制作工艺中的包边工艺,将墙头的弧线造型应用到现代人常用的平板电脑收纳包上(图2),使得来自传统建筑的设计元素兼具现代感和实用性,让传统元素与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关联,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或许才是对于传统文化最有利的保护和推广。
图2 “三坊七巷”元素数码收纳包
从材料的角度出发,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开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对当地手工艺和原材料供应进行充分调研,结合本研究所选定的纺织品范畴,最终将设计的亮点锁定在大漆工艺与布料的合理结合。其实,我国有许多生漆产地,也有很多地方制造加工大漆产品,但福州漆器历史悠久,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手工艺品。选择漆器这种材料与布料结合,有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设计效果。漆艺制品虽然精美绝伦、色彩艳丽,但因其原材料稀少珍贵,加之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较长,造成其造价偏高、与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感等商业层面上的“短板”,而布料相对来说造价可控性较强、耐用性偏高,能够弥补漆艺所欠缺的平价和实用等设计开发优势[6]。在包袋设计过程中,将一些材质较硬的辅料替换为大漆质地,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提升产品的艺术和商业价值。包袋的木制配件运用大漆工艺加以制作,有效地控制了生漆材料的使用量,同时,布料选择相对较为朴素的色彩,更多的是在肌理效果上进行设计,更好地烘托了漆制提手的质感和美感(图3)。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达到了成本的合理配比;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提升了产品的欣赏价值。布料和漆艺的结合,提升了布艺的价值和内涵,同时,也给漆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空间和设计上的可能性,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福州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和灵感。
图3 漆艺系列包袋设计
本研究通过充分的资料和实地调研,对福州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梳理,最终选定了“三坊七巷”与“漆艺”两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与纺织材料结合展开了设计研究,得出可从造型与材料的角度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从造型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平面和立体两个方面切入;从材料角度出发,应该充分考虑材料之间的互补效果和契合度。文化旅游产品除了达到销售目的外,也应该承担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提高所处地区文化自信和公众认可度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有赖于消费者对设计的认同和接受,这才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所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该研究中所呈现的福州“三坊七巷”和“漆艺”等文化元素,结合纺织材料所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对宣传福州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笔者始终认为,对于文化的传承,除了是对原有形态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在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真正意义上被延续下来。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太多文化资源需要保护和发掘,希望本次实践性研究能够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不同角度的参考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