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与“观”:明清私家园林静观型假山洞探究

2021-04-23 09:56应天慧顾凯
风景园林 2021年4期
关键词:静观山洞观者

应天慧 顾凯

假山在中国园林中地位显赫,如孟兆祯先生所说,“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著称,这就决定了假山成为中国园林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1]。山洞是园林假山的重要组成内容和营造对象,如当代叠山匠师方惠认为,“山洞是最能吸引游人视觉,引起游人好奇、遐想兴趣的景观”[2],并且“尤其能带来深远不尽之意”[3],获得“园在山中”的强烈真山效果[4];除此之外,在关注“可游”的同时,假山洞作为园内容纳停歇之所,还能获得“可居”感,成为“文人雅居室”[2]。当代已有一些对于假山洞的研究成果,其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以分析园林遗存中假山洞的造型尺度、营造技术和空间形态特征为主,如刘敦桢先生对苏州园林中“石洞”的分析[5]、杨鸿勋先生对江南园林中“洞隧”的分析[6],当代一些研究也对此有所承续[7-8];另一类主要探讨假山洞作为游览路径上的组成元素在整个假山序列空间甚至园林空间中的作用,重点描述假山洞穿行式体验效果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交嵌连融、藏隐显露等节点作用[9-10],这主要是从“动观”游赏角度对假山洞作用认识的新发展。这些研究主要基于现有园林遗存,对历史文献中的大量园林假山洞还缺乏考察,而对“可游”之外的审美方式及文化内涵缺少深入分析,对园林假山的学术认知存在缺失。

本研究通过对史料记录较为丰富且有一定遗存的明清私家园林各类文献的细致考察和梳理,发现在历史园林中,相比于重视“可游”的穿行式“动观型”假山洞,更大量存在的是重视知觉体验的“可居”的“静观型”假山洞①[11]。此类山洞的景境氛围静谧幽深,人们停留于此进行静观体验,在文献记录中呈现出对此类假山洞的细腻知觉感受。本研究将先对静观型假山洞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再从其审美过程、文化意蕴、营造方法3个层面进行探析,并将审美与文化探究的结果落实到营造层面,在丰富对明清私家园林假山洞认知的同时,也为当代的园林假山营造和体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1 “静”构成静观型假山洞的审美特征

山洞景境氛围之“静”与观者心理状态之“静”构成静观型假山洞的审美特征,在文献记录中古人对静观型假山洞的描述常以“幽静”“静谧”等词汇刻画其景境氛围,同时表达出内心安静的体验感受。“静”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主题,冯仕达在讨论明代园林中“静观”问题的研究中指出,“‘静’是定的状态或感觉(a sense of Ding or settledness)……道家将‘静’发展为圣人的自然性情、一种特殊的沉思状态”[12]。“静”作为假山洞的显著特征成为一种“定”的空间,观者在此停留呈现“定”的状态,并通过视觉经验的重组,综合天光、云、气、影、声等景境要素的描摹,融入主体的认知思考,进一步引发静观的审美过程。本研究从“山洞之静”和“观者之静”2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山洞之静

较之穿行式山洞的动态游赏,静观型假山洞呈现较为私密内向的空间特征。作为观者驻足停留之所以及作为被观对象,其所展现的景境氛围都是清幽寂静的。如明代张时彻(1500—1577)在《芝园集》中记载金氏园假山石洞“间植紫筠,郁郁成林,幽阴深邃”,描摹山洞所处环境之静;清代邱明稷(?—1763)在《谭清集》中描述武孝廉宅园假山“石洞周围草树鬰其成阴,萧然幽静”;清代冯止缙(?—1774)在《序雪堂集》中记载许宅“宅后几许地,置石洞一,松挂藤萝簇,颓然俱寂”。可以看到在文献记载中此类假山洞多和植物共同造景,而植物的营造进一步加深了假山洞的幽静之感,观者在这样的景境氛围中感知到“山洞之静”。

1.2 观者之静

观者对此类假山洞的审美状态也是“静”的。如清代钟则芊(1760—1822)在《澉水新志》中记载自己于张驿丞北园假山洞中感叹“久憩焉,竟觉清幽寞然也”;清代齐柏华(1814—1867)在《明普斋续集》中记载陈氏宅园“石洞之内,方榻一席”,观者“静坐此处,若然有澄心虑静之用”;明代田艺蘅(1524—?)在《香宇集》中记载其在洪氏园“竹树茂密”之处“寻一石洞”,进而发出“坐于深处愈发幽静”的感叹。静观型假山洞作为停留止足之所常设置石凳、方榻等人居器物,也帮助观者在身体上呈现出“静坐”“静憩”的安静状态,并导向观者内心之静。

2 静观型假山洞的审美过程

假山洞为人的观赏提供了一个虚静之所,进而触发观者对于假山洞景境效果的细腻感知,使得静观的审美过程在此得以发生。因“静”而可观可感,因“观”而愈明愈静,在此类假山洞中发生了由“静”而“观”及由“观”而“静”这2个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审美过程。

2.1 由“静”而“观”

如陈从周先生所说“赖静观以小休”[13],静观型假山洞作为园林中使游者驻足停留之处,让静观的审美体验得以在此展开。此类假山洞成为一个“空且静”的场所,使得观者与世务暂隔,创造出由“静”而“观”的条件。由于“静方能鉴、悟、知、明,方能叩发物色之美,把握客观事物内在精神和生命的本真状态”[14],产生“静观”的起点,因“静”而“观”的审美过程得以建立;有了观者之“静”,才能对周围自然环境进行敏锐细腻的感知,进行知觉体验之“观”。正如刘继潮对“观”的研究中写道:“‘观’不仅仅是视觉的,而是一种综合全息的通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完形”[15],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探究,发现“观”的形式主要有听音、闻香、赏影、观气。

2.1.1 听音

假山洞的静谧使得观者能清晰感知周围环境的声音,山洞沉寂无声,却因风吹、水动、鱼戏等产生的自然声景在山洞内的收摄营构而形成“静动交织”的景象。如清代吴省钦(1729—1803)在《白华诗钞》中记述自己在上海某园唤鱼池旁假山洞小憩时,因鱼戏水的欢快之声而引发自身独处假山洞的孤寂之感(“石罅间闻鱼戏水淋畅之声,然唤鱼鱼不应,惜一人顾影,顿觉悲诧漫离”);清代苏廷魁(1800—1878)在《守柔斋诗钞》中记载尹氏园假山洞与池水相连,水波与洞壁交织而清音渐起,恍若音律般流转(“波光漠漠,水磬洞壁若弹指竽钥间,清音流转”)。

2.1.2 闻香

假山洞作为半遮半敞的空间,且洞壁往往设石窗与自然环境交嵌连融,花果草木之香随之而入,观者于洞中静坐,可体会嗅觉之趣。明代马麟(1418—1507)在《续纂淮关统志》中记载浙江金华的一处小圃内假山洞“间以玉桂,扬八月之芬,红萟累累之,天竺菉栽籊籊之”,观者于洞中愈发觉得香味“甜甘喜人,遂出洞而寻”;清代戈鸣歧(?—约1687)在《雍正续修嘉善县志》中记录安氏别业假山洞山根处栽种异种幽兰佳蕙,其闻香而喜(“迥迥山根石皆栽异种幽兰佳蕙,香风袭袭,扑鼻沁心竚立”)。

2.1.3 赏影

假山洞石壁凹折变化丰富,石间孔洞纳入天光云影,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光影随之而动。静观洞内光影变化,这种精微而敏锐的感知,使得静观具有时间性的特点。

赏影是富有情致的,光影与人影相映成趣。明代理鬯和(1572—1646)在《寒石先生文集》中记录城隅便佳园时假山洞中烛火照人影,投射到石壁上的生动情状(“洞深烛影摇,石壁人影依”);明代祁彪佳(1602—1645)在《祁忠敏公日记》中写道其夜游柯园假山洞,洞内“烛火与人影相辉,得夜游之趣”;而王世贞(1526—1590)在《弇州四部稿·续稿》中更加生动地记录了南京城徐四锦衣东园石洞中赏影的情状,将烛光比作数点星光(“罅处煌煌,若明星数点”)。

不仅有夜色下的描述,还有白日赏影的细腻刻画。清代蔡世远(1682—1733)在《二希堂文集》中记载了赵氏别业日光从假山洞石隙间投射,光影斑驳的画面(“石洞中央上奥幽蟉虬,日影参差下漏”);清代陈澧(1810—1882)在《东塾集》中也记载西弄废园湖石假山洞内天光下泄的景象(“余观洞空嵌,上露天光浓”),山洞成为容纳光影的空间,营造别样的景境氛围。

2.1.4 观气

明清假山洞的文献中有对烟、雾、霭、岚等云气的不同形式的记录,通过对云气的描写,渲染出假山洞“静”的氛围感,使得观者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无形的、流动的景象,与具象定形的山洞相比,增添了景境体验感的生命特征,流露出置于虚静状态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本然。如清代查慎行(1650—1727)在《敬业堂诗集》中以“云气”“雾霭”刻画西城别墅假山洞景境氛围(“云气朝出岩,石间滃然接。壑洞入雾霭,林霏春犹浅”);清代袁枚(1716—1798)在《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赋诗江阴钱氏宅园假山,描绘山洞云烟漫出,渐渐明朗的场景(“微微洞穴明,渐渐云烟出”)。

“云气”使空间与精神的界限被打破,参照对中国山水画中云气的研究,“画家有意识地以云烟将万物打破界限而成为关联的一体,云气孕育着穷与通、空与有、生与灭相寓相生的深厚的禅意”[16],云气赋予山石以生命活力,观者与假山洞通过云气共同构成具有生命特征的一体,进而使静观山洞达到虚实相生的圆融状态,体悟自然而然的生命韵律。

2.2 由“观”而“静”

听音、闻香、赏影、观气皆是静观型假山洞静观体验的方式,王铁华在对园林文化的研究中写道:“‘观’在本源的意义上首先是一个身体动作,意味着一种‘看’的方式,一种‘思’投射出的角度”[17],审美主体在“观”的过程中“委身于天地之间,直观现象,逐渐体认自然规律和本质”[17]。于假山洞中所进行的静观体验,使得审美主体内心愈发虚静澄澈,由“观”而“静”的过程更加强调审美体验对主体精神的反馈性作用,正如冯仕达称袁中道《爽籁亭记》②中描绘的听泉体验是从“内心混乱到内心平静的冥想过程”[9],即所谓“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之感。

对此,历史文献中也多有表述。如清代陆心源(1838—1894)在《仪顾堂集》中描述自己月夜独处谢宅假山洞,人影投射至石壁上的情状(“坳洞玲珑砌,月落壁影投”),作者遂生寂寥之感(“寂夜此身故,清光㢠不同”);清代金武祥(1841—1924)在《粟香随笔》中记述自己被贬江阴时夜游陈氏园假山洞的经历,“风吹灯火曳曳,举头星光璨璨,恰似星火满相织”,观者虽“落泊与此”,见此景象却发出“不可负今朝好风景”的感叹,呈现出达观明澈、淡泊宁静的生命体悟。

由“观”而“静”渐渐引导观者将静观体验对象置之本体之外,又为下一步的审美“观照”做心理上的准备,再次由“静”而“观”。该审美过程可以突破山洞的界限,在有限的山洞中观照无限,再从无限回归内心,从而面对一个鸢飞鱼跃、生生不息的园林世界。

3 静观型假山洞的文化意蕴

历史文献中存在着大量静观型假山洞的欣赏文段,那么为何古人如此青睐此类山洞?本研究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静观型假山洞的深层次意蕴内涵。

3.1 道家虚静观与神仙思想

前文分析过静观型假山洞之“静”,其作为容纳的场所,往往呈现中空的状貌,“中空即是一种‘虚’‘不盈’的状态”[18],这恰是道家虚静美学的核心范畴。对于虚静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促使古人寻找一个“空且静”的场所,虚静的状态建构起“观照”的起点,进而发生由“静”而“观”的审美过程。

此外,“观气”作为静观型假山洞重要的审美方式之一,云气不仅是“虚”的表现,亦是道家神仙思想的映射[18]③,这和洞的形象紧密相关,山洞和云气共同营构出仙境氛围。文人通过仙境的联想来建立一种与世俗隔离的独立空间,一个让人安乐的精神空间。

如弘仁《黄山图册》所绘仙钟洞(图1),宋人所画《洞天论道图》(图2),描摹出在名山洞中求仙修道的画面。除名山洞外,园林画作中亦有于洞中求仙问道的描摹,如杜琼《南村别墅图》中罗姑洞一景所题诗文写道:“炼景返洞宫,保真亿万年”(《陶宗仪集》),图绘描摹出洞内钟乳石倒悬,陶宗仪面壁静坐修炼之态,洞口几株松树更加渲染出仙道气息(图3);沈周《东庄图》中鹤洞一景借画面底部仙鹤朝洞口走去的场景来凸显神仙主题(图4),仙鹤是仙界至灵动物,作者以此寄托其对神仙思想的追求。

1 弘仁《黄山图册》仙钟洞局部Part of Xianzhong Cave in Huangshan Atlas by Hong Ren

2 〔宋〕佚名《洞天论道图》〔Song〕The anonymous Painting of Dong Tian Lun Dao

3 杜琼《南村别墅图》罗姑洞Luogu Cave of Nancun Villa Painting by Du Qiong

4 沈周《东庄图》鹤洞Crane Cave of Dongzhuang Painting by Shen Zhou

除了画作,这些追求也体现在文献中,如明代周齐曾(1603—1671)《重题武宅假山》中描述假山洞如仙人之府(“绝凭谁造化手,潇洒筑崖洞,置我仙人府,石众连举寄清巧,江湖画工徒侧观”);清代汪筠(约1644—1689)在《谦谷集》中以“淮南树”“王母雀”“九华”“蓬莱”等意象给予华及堂假山洞仙境般的写照(“上植淮南树,时来王母雀。壶中九华如,小有蓬莱若”),而后作者写道“洞中云气生,拥我入庐霍”,此时山洞因有“云气”的烘托,仿若成为仙雾缭绕的神往幻境的载体,成为体道悟道的修养场所。

3.2 入洞遁隐

“隐逸”思想一直存在于中国文人士夫中,王毅认为“文人士夫在城市中筑园叠山,追求‘壶天’园林,这是明清时人期许的新的微缩之境”[19],这种精致而内向的空间境界正符合隐逸的状态,而隐逸的主题关联着宁静平和的氛围写照。静观型假山洞作为一个暂时栖身之地,这种内向的、较为封闭的空间,一定程度上为文人士夫创造了归隐的场所,昭示着一个“静”的世界,再现“一种彼岸的理想,完成出仕状态后澄明内观的自我追求”[17]。如明代王九思(1468—1551)在《渼陂集》中记载西城之隅衍庆堂石洞,其感叹“身藏于窈洞,颇有遁隐之趣也”。“入洞遁隐”的审美趣味已然成为明清时人静观山洞的一个重要原因,于山洞之中表达隔绝尘世的隐遁之思,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

3.3 山居与坐石

山居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寄托着文人士夫的山水情怀。私家园林中静观型假山洞具有贮藏、遮护等容纳功能,可作为藏书、休憩等园林生活的容纳场所,体现可居性,是山居文化的重要载体。洞中设置山石器物进一步加深可居属性,同时为静观的审美体验创造条件,如明代何镗(1507—1585)在《翠微阁集》中记载苜蓿园西苑假山洞“设石床、石枕及古瓦埙箎之”。

值得关注的是,“坐石的场景是山水诗和山水画重点表达的旨趣”[20]。诗歌中如宋代戴复古(1167—1248)《鄂州戎治静怼亭》载:“独坐生云石,少安经世心”;张镃(1153—1221)《南湖集》也有题咏:“闲来坐根石”。赵孟頫的《谢幼舆丘壑图》(图5)描摹出幼舆水畔坐石,意态闲静,神性超脱的画面。静观型假山洞内往往置石;如林佶(1660—1720)记载随州城西郭家庄董县丞逸修别墅园“洞内有石二,憩石上,闲看日月”④。坐石的体验表达了古人“心闲神自安”⑤的致趣,迎合了静观山洞的闲静心态,于洞内坐石之上,由静而观,由观而静,静观山水,静照内心。

5 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The Painting of Xie Youyu’s Gullies by Zhao Mengfu

4 静观型假山洞的营造方法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探究,同时结合对现有园林遗存的考察,可以发现静观型假山洞大量存在,在此围绕“静”与“观”,试图探讨些许此类假山洞的营造方法。首先,创造“静”的体验氛围的方法:山洞设置在游径尽处,周围环以密林,入口连桥,创造入境隐逸之感(图6);洞内设置石桌、石凳等人居器物,营造止步静留的空间(图7);再者,可通过窗洞的设置(图8)沟通洞内与洞外,引入被观的景象,进而使听音、闻香、赏影、观气等知觉体验得以展开。

6 尽端式综合景境营造示意Schematic diagram of end - type comprehensiv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7 洞内置石桌、石凳等器物营造示意Schematic diagram of stone table, stone stools and other artifacts built in a cave

8 洞壁设窗洞营造示意Schematic diagram of windows on rockery walls

4.1 洞壁留窗

沧浪亭、古松园和扬州小盘谷等园林遗存中假山洞洞壁留有石窗,其往往根据石料的大小在拼叠过程中留出窗洞(图9)。清代蔡世远(1682—1733)《二希堂文集》中记载赵氏别业假山洞“日影参差下漏”之景,形成明暗深淡的光影变化。洞壁开窗将山洞与外界联合,洞壁为实,窗洞为虚,虚实相生,自然之物透过石窗向内渗透,包裹观者周身的世界,营构相互联系、相互牵扯的图景。

9 代表性园林假山洞石窗实例Examples of stone windows in some representative garden rockery caves

4.2 洞内置石

假山洞内置石使得山洞空间成为停留的场所,石料往往做成凳、桌等家具状(图10),营构人居氛围,苏州沧浪亭、环秀山庄、狮子林等均可看到洞内置石的现象。石成为人居尺度的构筑物,使得冰冷的石洞更具亲人性,同时点明石洞停留功能,创造静观的场所,静留洞内,坐于石上,可凝神修身,可观照自得,实现山居理想和等闲之趣,享受栖逸之志。

10 代表性园林假山洞石桌、石凳实例Examples of stone tables and stools in some representative garden rockery caves

4.3 洞口连桥

静观型假山洞在历史文献中存在以桥连洞的记录,如明代何镗在《翠微阁集》记载南苜蓿园之西苑池亭“游者穿小迳逼仄以行,东为板凳桥,接石洞”;明代田艺蘅(1524—?)在《香宇集》中记载洪氏小园“洞前居石桥,桥下惟眢井二余,皆为桧莾”。严家花园、小盘谷、艺圃中均可见桥连接假山洞(图11)。桥作为园林中“径”的存在,往往和水结合一起,行走之人通过桥进入一个静谧的山洞空间,路径序列上由动转静、由喧转寂。桥本身亦是石料所造,和假山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类属性,仿若成为山洞的过渡和前导标志,增加山洞之深度。另一方面,桥的两端一端连着人间生活世界,一端连着仙洞神隐的世界,桥作为此岸和彼岸的连接,以“桥径”入“洞境”,进而从心理层面引领游者发生静观的审美过程。

11 严家花园、小盘谷、艺圃中桥连接假山洞Bridges connecting rockery caves in Yanjia Garden, Xiaopangu and Yipu Garden

5 结语

山洞之“静”与观者之“静”构成静观型假山洞的审美特征,古人以知觉体验的方式听音、闻香、赏影、观气,发生由“静”而“观”和由“观”而“静”的审美过程。这一定程度上源于古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也因山洞的意象与道家虚静观及神仙思想紧密相关,此外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山居、隐逸的追求有关。静观山洞的审美体验方式对于当今园林假山营造颇具指导意义,在洞前布设石桥,于洞内放置石桌、石凳等,同时于洞壁开设石窗,有助光影、声景、香景等综合景境效果的营造,于园林中创造知觉感受和静观审美的独特场域。

本研究对静观型假山洞的探讨,可为当下的假山乃至园林的研究和营造提供更深层次的启示。对假山洞的研究不应受限于形态层面和空间布局,而应当充分理解文化语境中假山洞的体验和营造意义;假山洞的营造也不能符号化地被视作建筑空间而仅考虑其在游径中的节点位置,更应将其纳入感知与文化层面,作为为游者提供静观之场域,以期能进一步激发仙洞隐逸之乐、观照自得之趣等感受与遐思。从而,将中国传统园林的认知与营造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注释(Notes):

① 本文所讨论的假山洞的“可居”,并非指真实居住的功能,而是指一种停留静处的意向。“居”本身具有静坐、停留之意,如“孔子闲居,子夏侍”(《礼记·孔子闲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相对于“可游”的穿行式山洞,此类山洞可以较长时间停留、休憩、赏景、体悟,这也与当代假山研究中的“可居”用法一致(参见文献[11])。在历史文献中,有的假山洞具有接近真实居住的意图,如何镗(1507—1585)《南苜蓿园之苑之池亭》记载苜蓿园西苑假山“中有石洞,设藤床、石枕及古瓦埙箎之”;王士禛(1634—1711)《渔洋山人精华录》记载随州城西郭家庄董县丞逸修别墅园“阁西假山有穴燥洁,冬月帷帐而卧,不异室屋”等,这里则不做单独讨论。

② 〔明〕袁中道《爽籁亭记》:“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泉不深入……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冷然,浣濯肺腑,疏瀹尘垢,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

③ 古人认为云生于石,山石也称为“云根”,如《春秋元命苞》:“山者,气之苞,所以藏精含云,故触石而出”;宋代梅尧臣(1002—1060)《和持国石藓》曰:“石根云常蒸”。

④ 〔清〕王士禛撰,惠栋注,林佶编《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卷七。

⑤ 〔宋〕文同《丹渊集·此乐》卷四。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1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2藏于大都会博物馆;图3藏于上海博物馆;图4藏于南京博物院;图5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图6~8、11由作者绘制;图9~10由作者拍摄。

猜你喜欢
静观山洞观者
端午节观龙舟赛
秋高
给春天的信
书法
诗情画意
地下暗河
山洞治妖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慢下来,静观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