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体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2021-04-23 07:11钱利安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时代

钱利安,黄 喆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19年10月,盛世逢佳节,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站起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历经几代人70年的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终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个日益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已然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面对70年来中华民族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全球华夏儿女为之感到十分骄傲与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国庆前夕,中国女排在日本东京2019年第13届世界杯排球赛中以11连胜的骄人成绩,第五次夺得了世界杯冠军,成功实现了卫冕,第十次荣膺世界排球 “三大赛”冠军,再次激发了全国人民巨大的爱国热情,令国人为之兴奋和自豪,也为祖国70华诞送上一份令人激动、欣喜又及时的生日贺礼。社会舆论、国人对中国女排精神的高度赞扬和崇敬再次彰显了体育对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下,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精神的力量,尤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此来团结凝聚全中国人民的力量奋进新时代,以此来更好地激励人民砥砺前行,再创新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12日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指出[1]:“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广大青年学生是我们“中国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是新时代发展所需,国家强盛所需,民族兴旺所需,更是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所需,因此,每一门课程都要挖掘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都要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体育学科自身的独特优势。文章就高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

目前对爱国主义概念的解释主要有如下三种:爱国主义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2];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核心是对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繁荣与兴旺等根本性利益的关心与维护[3];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的支持态度,集中体现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为争取、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道德、法律、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及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会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爱的情感,主要是对民族、国家深层次的情感认可、理性认知、历史认同、文化皈依的心理现象和道德表现,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作为心理、道德、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情感,其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具体内涵:第一,表现为是一种心理情感,正如列宁所说的关于爱国主义名言: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4],这种心理情感更多的表现为对故土之情、恋乡之情、念祖之情的集中流露,是长年以来对祖国的浓厚感情。第二,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认识,是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观念形态,爱国主义表现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及一定的政治原则。人们在正确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爱国行动,爱国主义也日益成为了评价、约束人们实践行为的思想要求和基本准则,不断激励一代又一代爱国者去思考、探索,是激励人们爱国、护国的重要精神力量。第三,爱国主义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对祖国的爱需要具体的内容,即体现出人们对爱国的价值认同,是把对祖国的形象、利益、尊严、荣誉等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价值认可,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来维护祖国的发展和声誉。第四,爱国主义也是一种社会思潮,是指一定社会的历史时期,不同阶层或整个民族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状况的众多思想汇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爱国主义内涵,如“五·四爱国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科技兴国、实践强国等爱国主义思想,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第五,爱国主义更是一种行为范式,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与力量,给人以震撼,如表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埋头苦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等,以实际行为诠释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在情感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其思想的内在实质则是义务感和责任感,在精神层面上爱国主义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迫切需要

高校的最终使命是育人,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关键,关乎人的价值取向与成长方向。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培养和教育,更要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仅要长着中国人的脸,更要有浓浓的中国情和中国味。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懂得爱国奉献、护国奋斗的新时代先进青年,这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的初心,必须牢牢把握,持之以恒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6]。“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需要每个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践行、带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和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面对互联网信息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更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思想,更需要比任何时候热爱自己的国家,牢固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培育,才能使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信念,并充分认识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快速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为个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关联性,从而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转变成自觉行动。

(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爱国主义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既有时代特性,也具有永恒性。爱国主义要在现实中体现,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和载体,而“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和重要指导思想,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并认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7],其核心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2013年3月17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表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并强调要把每个人的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共同体,凝聚13亿中国人力量,由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中国梦的奋斗者、创造者,他们若没有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对祖国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认知,就不可能迸发出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没有他们的努力奋斗和前仆后继, “中国梦”就没有实现的可能,由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培育,上升为事关民族复兴的伟业,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

三、体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一)结合辉煌的中国近代奥运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真情

尽管我国体育代表团因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到了1984年才算正式组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但中国体育代表团自参加奥运会以来,在奥运赛场全团上下团结一致,祖国至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令人骄傲的竞技成绩,目前我国体育综合竞技水平已跨入世界第一集团行列,尤其是2000年后一直保持在世界前三的位置(具体见图表1),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体育大国,让我们国人无比自豪,曾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旧帽子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中国北京已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各国的广泛赞誉,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人的体育竞技实力和组织举办体育赛事的超强能力,同时,北京还成功获得了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北京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令我们华夏儿女倍感骄傲和自豪。

表1 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数量及名次[8][9]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史,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辉煌成绩心生敬畏与爱戴,尤其将大大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真情。铭记历史,以史育人,激励青年学子更是我们体育人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二)结合伟大的中华体育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国体育竞技的起步、发展、崛起和不断的超越,从微观上讲主要在于广大运动员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敢于胜利、不服输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质,在于教练员的科学训练、精心谋划、细心指导,在于广大体育科研工作人员的潜心研究,实施科教兴体战略,以及体育后勤保障部门提供的周到服务、社会各界对中国体育的大力支持,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人长期的体育实践和竞技比赛,中国体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伟大的中华体育精神[10],它是指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公平竞争、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快乐健康为主要价值准则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以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乐观自信精神及实用理性精神为主要内容,也正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激励,使得中国体育人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敢于挑战困难,不断追求卓越,在一次次的体育运动中超越自我,超越历史,中华体育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正因为有着对祖国深沉的爱、浓浓的情,一代又一代华夏健儿才孕育并铸就、传承了中华体育精神,迸发出了为祖国奉献牺牲自我一切的竞技精神和意志品质。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体育精神,以此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结合我国运动员具体的体育经典故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激情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时强调[11]:“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回想上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每一场比赛就是一个个经典赛事,激励着人们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心声;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中国运动员创造的经典赛事,都令人为之动容,让人见识到运动员们为国拼搏的劲头和意志品质,如奥运六朝元老王义夫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发烧还坚持比赛,直到最后晕倒在赛场,最后仅以0.1环之差获得了宝贵的银牌,着实让人泪目;又如世界速滑全能冠军叶乔波[12],在1994年2月19日,第十七届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顶着膝盖的疼痛,咬着牙坚持完成了1000米比赛,并获得一枚铜牌,这块奖牌的获得是在她韧带断裂,膑骨错位,软骨破碎,“乱了套”的膝盖中内含了大大小小13块碎骨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样的伤疼一般常人正是难以忍受,也难以想象,尤其在赛后她在记者采访的一句:“为了这块铜牌,我宁可让这条腿废了!”,着实让我们为之震撼和感动,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还有很多很多令人惊叹和感慨的运动员经典故事,他们的那种“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的精神气概,都是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质资源,传承经典,学习榜样,必将激发新时代热血大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四)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体育制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自豪感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制度不断完善[13],国务院批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和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使群体体育的开展有了纲领性文件;1995年8月,全国人大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使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有了法律的保护,2007年中国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9年全面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于2016年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有关体育的法规和行动计划、意见,确保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法制化建设,彰显了我国体育制度的优越性。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时指出[11]:“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道出了中国体育先进文化的实质,从制度上我们既要坚持举国体制,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荣誉和利益面前坚持集体至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要根据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实现在管理模式由单一的政府管理向多元管理方向转变,发挥并激发社会力量对体育的支持与贡献,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制度先进性在于集中所有力量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多重保障,既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群策群力,促进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也为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升提供政策、制度、体育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撑,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诸多实惠和益处,使人人都能享受到体育的权利,使大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感受爱国主义的情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值得每一个国民自豪,更值得每一个新时代大学生为之骄傲。

四、体育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一)以体育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必须坚持发挥课堂育人的重要作用,科学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并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其中的内容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要深入挖掘每个体育运动项目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这是开展体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所在。

要认真备课,充分挖掘体育项目中的爱国主义资源,如田径运动中,著名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中夺得奥运会冠军,创造亚洲人的奇迹;乒乓球项目中一代又一代中国乒乓人在世界大赛中屡次为国争光,彰显我们乒乓球王国风采的故事;中国女排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傲视群雄背后的内在动因;中国跳水队缘何能保持长盛不衰的世界领先水平等,需要体育教师细心挖掘并整理课程材料,融入到教案中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故事,与新时代大学生共同分享,以使他们在心理、情感、思想上产生共鸣与认同。

2.在课堂内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比赛,体会并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竞技是体育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体育育人的优势所在,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在理论上的阐述,更需要具体的实践体验。年轻的大学生通常争胜好强,体育竞技能很好激发他们的好胜心,通过体育模拟比赛,一方面使他们感受到取得胜利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在运动比赛中让大学生从热爱自己的同学、小组、团队做起,培育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愫。

3.从经典体育赛事中,让大学生感知爱国主义精神。

积极关注体育时事并结合最新的国际体育比赛,引导学生关注、关心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体育赛事,有条件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体育赛事,并组织学生进行思考、点评,使他们在众多优秀运动员身上,感知、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可贵和重要,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宣传中国体育好故事,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广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和校园体育赛事,积极宣传中国体育经典事迹、先进事迹,宣传身边的体育先进和典型,既要加强传统的媒体宣传,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现代化多媒体宣传途径的优势,宣传好以体育爱国的故事、用体育报国的经典,弘扬体育爱国精神,传播体育正能量、正气,积极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气氛,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三)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榜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要立德树人,要从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做起,从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做起,使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新时代体育教师要以“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好本职工作,唯有如此,我们的体育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传技、炼体的过程中塑造他们爱国的品德,培养他们爱国的习惯,引领他们爱国的精神。

五、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和话题,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何时都会存在,她既是一种人类高尚的情感,是人类理性思考的认知,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意志的一种行为,更是人之为人的美好精神寄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质是使人的思想接受洗礼、精神受到熏陶、灵魂得到震撼的过程,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渗透在教育的各个方面、每门课程,体现在时时处处,体育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有理论的认知、文化的引领,更要用好体育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体育特有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培育,必将产生特定的效果与作用。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