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立宇 毛芸芸 郎宇茜 ZHAN Liyu,MAO Yunyun,LANG Yuxi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从增量式发展逐步转为存量式发展,局部地段的城市更新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存量用地或可更新地段往往存在面积小、用地分散、周边情况复杂等问题,而设计方案通常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粗暴方法,尽管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环境品质有所提升,但却容易对城市格局、风貌、文脉等方面的整体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一些地方,城市更新往往浮于表面,以“涂脂抹粉、穿靴戴帽”的方式进行,这种所谓的更新无法从实质上解决改善民生、缓解空间压力、优化环境品质等需求,反而造成了经济的浪费。
城市更新应该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1]。在这一背景下,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街道靓化工程为例,以街道更新为切入点,从街道空间需求判定与街道空间价值梳理两方面入手,统筹城市街道问题与诉求。同时,以此为指引,因地制宜地进行精细化设计与施工,使城市空间品质得到系统性提升,实现城市空间价值最大化与个性魅力彰显(图1)。
1 寒地城市街道空间价值重塑技术路线图
乌鲁木齐是典型的寒地城市,这类城市通常气候较为严酷,冬季相对漫长,白昼及日照时间较短,容易受冷风、冰雪与严寒的侵袭[2-3]。正因如此,寒地城市的街巷空间与特色往往与当地的历史环境、地域特征、文化属性联系紧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空间景观特质。
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与那些四季常青的南方城市相比,寒地城市的街道空间更为紧凑,有助于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得到更多的庇护[4]。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人群对于严酷气候的耐受程度也直观影响到城市街道的空间序列节奏。因此,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寒地城市街道的空间序列节奏应做出相应的安排,对街道序列进行合理排序,平衡街道空间段落,使得整个街道的空间充满趣味性与愉悦感。
乌鲁木齐自古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一个文化交融之地,汇聚了各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5]。在历史变迁中,各个民族之间博采众长,互相学习,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在盘点了乌鲁木齐地域特征背景下,规划从街道空间需求判定与街道空间价值梳理两方面入手,解析水磨沟区街道空间界面特质。
规划尝试从判定地区定位需求入手,在精细盘点机遇基础上,对靓化道路及所在区域进行准确定位,从宏观角度准确把握地段特色,以长远眼光谋求城市发展。
通过梳理上位规划及现状发展特征,规划片区存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1)有服务,欠均质:大型公服设施较多,便民服务设施缺乏;2)有基础,欠品质:商业文化业态低端,例如华凌市场、创意坊;3)有规模,欠类型:小型公园绿地较少,可达性差;4)有通道,欠感知:街道慢行空间少,街道风貌形象雷同。
同时,通过问卷调研,判定街道多元主体的发展及利益诉求,精准定位片区具体需求。以产业腾退和城中村改造为契机,通过补业态、公服、公共空间、慢行系统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对规划区域进行系统性织补,实现功能、服务、设施的全方位提升。
引入AHP层次分析法,赋值价值决策因素,结合GIS分析,构建定性、定量的土地空间价值评定标准,对地段区位、现状基础及发展要素等多要素叠加分析,形成区域内可利用用地(城中村、低端产业、质量较差建筑、闲置地等)的详细梳理结果,精准地定位现状机遇用地分布信息,为城市全方位提升提供详实的空间基础(图2)。
在准确把握问题与需求之后,进一步优化场地设计内容,注入场所精神内涵,通过提升街道的活力性、安全感、认同感,复兴街道空间。
牵绊于地域的诸多特殊属性,如文化特色的命题塑造、寒地城市的气候影响、以机动车为导向的城市道路形象以及城市特殊安全需求,对规划、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规划提出了高度适需的在地性规划建设方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 构建定性、定量的土地空间价值评定标准
3 安防管控单元设置
4 适应寒地气候影响的设计调整
5 街道空间改造实施成果
乌鲁木齐一直以机动交通主导,高架快速路对公共空间挤压严重,同时城市高标准的安防要求也造成了公共空间高度的隔离与封闭。由此,乌鲁木齐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消极空间,不仅使城市活力严重缺失,也产生了安全性和美观性的问题。所以,提升当地街道活力应重点放在活化和优化高架桥下空间以及消除城市隔离感两方面。
规划通过注入文化、餐饮、服务和购物功能,激活桥下闲置空间,为城市活力注能。此外,由于乌鲁木齐的高架桥多为现状道路立体化改造而成,立交桥两侧空间极为有限,对城市步行空间挤压严重。规划通过一体化设计提升桥下建前空间,将街道设施最大化整理,释放空间以优化步行连续性与体验感。同时,强化界面形象秩序,通过立面节奏统一与广告牌匾改造等方式,改变以往桥上空间整齐有序、桥下空间杂乱不堪的现状。最后改善桥下夜景照明,弱化不安全感受,烘托活力氛围与感受,全面提升桥下空间的活力与安全性。
此外,对于造成城市封闭与隔离的城市围墙与安防系统,规划在无法改变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尽量弱化围墙给城市带来的隔离感,以通透、美观的种植景墙或具有趣味和可读性的宣传景墙代替原有的围墙,提升城市空间的景观效果、视觉联系及亲切感。同时,希望通过倡导智慧安防、划分安全管控单元、精简物质隔离设施设置,实现安全与开放并存(图3)。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出行方式及出行距离的分析,乌鲁木齐的通勤半径明显小于一线城市,基本以2km以内的中短距离出行为主。规划结合这种短出行的特征及北方寒地气候的特殊性,适当缩小步行生活圈的服务半径,形成半径200m左右的5min便民生活圈及10min文化生活圈,充分适应地方特点,体现人文关怀。
在满足地域人群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街道靓化工程的进展,对于寒地适宜的建筑绿色节能技术以及绿化种植、景观设计等都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实施建议。例如,在选择街道地面铺装材质时,花岗岩作为本土材料是地面铺装的首选,但考虑到冬季雪多路滑的影响,在选择花岗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火烧面处理。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冻融影响,尽量采取相同的地砖尺寸,减少极端天气对地砖造成破坏,避免经济损失。
最后,在进行设计选择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从人性化角度考虑,摈弃一些过于理想化的设计理念,以更好适应和服务于当地的实际需求(图4)。
首先,城市色彩是城市重要的形象基调,有序、统一的色彩往往是辨识城市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乌鲁木齐城市现状色彩的提取与分析,从城市文化色彩中汲取灵感,整体形成了“暖玉碧城”的色彩意象,突出城市文化地理色彩主题,延续城市现有砖红、暖黄、暖灰为主的建筑色彩基调,同时建立与城市气候相得益彰的景观色彩基调。
其次,在建筑特色的引导上,强化因满足地域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厚墙、深窗、柱廊、庭院”的整体建筑特征及节奏韵律。
最后,在整体基调确定的基础上,对每栋现状建筑进行精准画像,从建筑质量、使用功能、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材质等多方面,建立科学化评价体系,为下一步具体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设计与实施的高效衔接,使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活力(图5)。
城市问题是以时间为维度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而我们希望通过规划既能提出对未来变化应对的远见,又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同时保留城市的发展印记,让城市保留住时间的延续性。这显然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相较于城市新区的开发,城市存量地区承载了更多的城市特征与问题,需要将这三项任务进行高度统一的分析解决,不是以高额经济代价为支撑增量式的改造,而是在充分理解城市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后,以价值为导向,有的放矢地提出应对策略,形成具有高度在地适应性的城市更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