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作工艺进校园的实践研究

2021-04-23 22:18耿孝臣,王欣怡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非遗

耿孝臣,王欣怡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传承一直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作工艺的历史和传承发展进行概述,分析锡作工艺进校园主要采取的三种实践形式。从锡作工艺进校园实践的具体相关问题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有待改善的预案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作工艺活态传承的同时,努力探寻更加有效的锡作工艺进校园的方式。

关键词:非遗;锡作工艺;校园实践

中图分类号:TS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

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内涵与丰富的形式,锡作工艺因其特殊性较少被关注,进校园进行活态传承也是必然趋势。锡作工艺进校园不仅能实现锡作工艺的创新和传承,还有助于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动手能力。

1 锡作工艺概述

1.1 锡作工艺发展历史

锡作工艺是使用坩埚、冶炉等相关设备让纯锡经历熔化、浇板、裁剪、造型、焊接、装饰等系列工序,再对其进行精湛的加工,最后制作成精美锡质器物的过程。锡金属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决定了锡器具有耐酸碱、无毒无味、防腐蚀等特点,不仅造型美观且用途广泛。锡工艺历史源远流长,制作方式更是匠心独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兼具丰富的科技和文化艺术内涵。

早在商周时期最灿烂夺目的青铜器就是锡与铜的结合体。考古研究所对铸铜遗址殷墟妇好墓的青铜器成分进行检测,发现在殷墟时期,除了冶炼纯铜外,亦能冶炼较为纯净的锡和铅,而且不同时期所含的锡成分也有所不同,可能是需要增加锡的含量来强化兵器的机械性能[1]。当时金属锡是王室为祭祀、战争铸造青铜器的珍贵金属,所以由纯锡或锡合金制作的物品寥寥无几,能够保存流传至今的更是珍稀。春秋战国时期的锡饰片说明纯锡制器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技术有了阶段性的提高。直到秦汉以后,青铜器的使用逐渐减少并被铁器取代,金属锡的应用才面向更多的群体,锡作开始在民间普及。发展到明清时期,锡器盛行,琳琅满目的锡器出现以及新器型的应用,象征着当时锡工匠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艺。

在现代,金属锡因性能特殊而用途广泛,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被大量运用到现代工业生产中并给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被应用到了食品行业、包装行业甚至高精尖的技术行业[2]。锡器没有被机械制品充斥的变幻莫测的历史长河所淹没,它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成为人们礼尚往来的不二之选。新时代赋予了锡工艺传承人新的历史使命,要求他们不断创新,努力让传统的锡工艺与时代接轨,提高受众对锡工艺的认知度,在感受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

1.2 锡作工艺进校园的传承发展价值意义

“非遗进校园”的话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青年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最有活力的群体,而校园是青年人最多的地方,是传承非遗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锡作工艺进校园传承主要有三方面的价值。首先是社会价值。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3]。说明锡作工艺作为手工艺类非遗进校园是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同时也为社会各界致力于保护非遗的人士提供了实践研究的方向。其次是文化价值。锡工艺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锡制的茶具、酒具所衍生出来的茶文化、酒文化。在学生体验之初可以讲述锡作相关的历史文化及发展历程。最后是艺术价值。我国传统锡作造型和呈现的图案都能体现出民族特色,遵循“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造物设计原则,使图案纹样都有吉祥美满的寓意,反映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进校园实践时就可以作为学生艺术创作的素材,将各式纹样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既美观又实用。

2 锡作工艺进校园的实践形式

锡作工艺包含的种类繁多,如锡雕、锡镶、锡绣、摆锡等工艺,这为进校园的实践形式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锡作工艺进校园的实践形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分别为进课程、进图书馆、进社团。

2.1 进入选修课程

由于锡工艺可从造型、色彩、纹样、肌理等方面通过不同的实验形式进行平面、立体以及混合工艺,可适用于视觉传达、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规划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的系列课程,可以先将锡工艺的传承人请进学校按期進行示范,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锡器的展馆以及制作工坊等,让学生在打锡现场感受锡艺的精巧细致;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锡工艺,在掌握了锡工艺的基础技能之后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进行创新设计,最后展出自己的锡艺作品并和同学分享交流。这样的非遗活态传承的系列课程,不仅能让锡工艺深入人心,还能让学生掌握手工技能,在体验锡作非遗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锡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2 进入学校图书馆

校园图书馆是学生获得学习资源的重要场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提到高校图书馆除了应该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外,还应担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4]。由此可见非遗项目进图书馆也是势在必行的。可以采取以下举措:第一,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区域,不局限于图书,还可以播放影像资料、摆放非遗实物,如播放锡工艺手艺人制作锡器的视频,摆置锡制的小物件;第二,推进锡工艺的数字化进程,建立相关数字资源库,从而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5];第三,拓宽渠道,宣传和营造浓厚的锡工艺学习氛围,利用图书馆网站、书报可以彰显新媒体时代特色,重视发挥图书馆新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的影响力。

2.3 进入学校社团

社团是学生在校园展现个性、丰富课外活动的学生组织,同样也是学校充分了解学生、接触学生、管理学生的地方。开展社团活动有利于不同年级的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舞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锡工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社团。比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工艺艺术展”“非遗项目非遗主题汇演”“锡工艺传承人讲座”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社团成员走出校园,主动参观锡艺工坊,尝试体验锡器的制作流程,也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研学实践;举办类似锡工艺初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锡工艺,感受手工艺的魅力。台湾高雄大学的赖廷鸿老师就利用纸版做卡通小模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具体如图1所示。

3 锡作工艺进校园实践的相关问题

3.1 锡作工艺进校园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校园教育实践中,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教育融合程度不高,很难全面展示非遗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影响了锡工艺的传承教育。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涉及三方面。

专业的传承工匠紧缺,各方面受到限制。非遗传承人才稀少,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都存在的问题。如今,人们处在充斥机械化物品的快节奏生活中,传统手工艺产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时代的冲击,人们对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应的人才培养受阻。在教学中,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系统化的课程传授,这就要求手工艺传承人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专业的教学讲解,更要求传承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人才稀少很容易导致课程进度慢,传承活动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最后学生对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一知半解,违背了非遗进校园的初衷,很难展示出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传播价值。

锡工艺进校园体验实践存在安全隐患。校园安全关系到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每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所以校园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制作锡器会经历一系列的工序,需要相应的设备与大量工具,虽然在实践时可以截取部分工序由学生来体验操作,但是造型部分始终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剪刀、钳子、锤子等工具,这类工具一旦操作不当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埋下安全隐患。

学生对非遗项目缺乏兴趣,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学生受固有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完成学业达到毕业要求就可以了,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而传统手工艺操作起来比较枯燥,只有真正投入进去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但学生往往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体验非遗项目。这些都是部分学生对非遗缺乏兴趣的原因。再加上锡工艺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学生保持耐心、細心、定心,坐下来操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物力、财力,容易让原本对锡工艺感兴趣的学生望而却步,还没开始就已经打消了学习的念头,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

3.2 促进锡作工艺进校园实践的策略建议

壮大教师队伍,保障非遗锡工艺进校园持续传承,教师群体是保证非遗有效进行活态传承的重要力量,是构建非遗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重要桥梁,对非遗教学质量的影响比较大。需要提升教师素养达到巩固和强化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主动向非遗传承人学习锡工艺,在熟练掌握相关工艺技能后,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并得到解答,不用再等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才能得到答案;其次,将锡工艺与教师原本的授课内容进行融合、创新,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非遗内容,在学生的课业学习中增强非遗的感染力。最后,加强隐性教育,在日常教务工作中融入非遗知识。

核实每个工艺环节,确保学生安全,并努力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安全教育。非遗传承人和学校需要多次沟通锡工艺每个环节和每步工序存在的安全隐患,商讨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做好预案。在非遗进校园之前,教师也应该向学生提前讲解锡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对学生进行分组与分工,同时定好组长便于管理,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为非遗进校园课程或活动的开展做足准备。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一旦出现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培育和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锡作创新教学理念,将当代学生所推崇的事物、热点话题与锡工艺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充分熟悉锡工艺的基础上,可简化锡工艺的工序,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工具,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找出锡工艺与学生专业的共通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让学生明确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主动承担起传承非遗的使命;通过举办锡工艺知识竞赛、锡艺作品展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深入了解锡工艺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大大提升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作工艺进校园有效地保障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学生群体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让非遗的魅力在校园里散发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同学了解、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积极主动地为非遗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锡作工艺传承队伍会因此得到壮大,让中华优秀的锡工艺在未来得到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黄薇.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 耿孝臣.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23400,2021-08-13.

[4]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2016-01-04.

[5] 谷爱国,刘惊雷.高校图书馆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J].滨州学院学报,2020(3):93-94.

作者简介:耿孝臣(1979—),男,山东威海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学。

王欣怡(1999—),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非遗
“非遗”视角下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
“非遗”乐种:宜昌丝竹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非遗”影片的文化接纳与精髓消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古村落非遗项目数字化展示、传播应用示范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