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恬
摘 要:文章通过对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系统梳理,发现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不同时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从红山文化彩陶纹样传播的视角看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及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红山文明的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山文化;彩陶;类型;互动关系
辽西地区在红山文化之前本无彩陶传统,随着红山文化的形成,彩陶开始在这里流行,并成为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红山文化彩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了解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中国北方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
1 红山文化彩陶的类型
红山文化有1500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距今6500~5000年这样漫长的时间。根据朝阳小东山、建平牛河梁等遗址层位关系,红山文化可以被分为分别与后冈一期文化、西阴文化和半坡四期文化年代相当的早、中、晚三期,其中根据牛河梁遗址①提供的层位,红山文化中期还可以细分为前、中、后三段。在不同的时期中,红山文化彩陶纹样表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和演变关系。从地域上来看,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内,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在红山文化早期和中期早中段,以北彩陶数量少,纹样简单,进入晚期后纹样差异明显缩小。
根据类型学分类,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基本可以被归纳入平行线条类、鳞纹类、几何类、分叉类和单勾类五个大类别之中。
1.1 平行线条类
平行线条纹即多个单一平直线条单独或组合所构成的纹饰。该纹饰造型与结构较为简单,涉及器类繁多,如红陶钵、罐、筒形器等。平行线条类纹样大致可分为四种:斜、直平行线纹,交错平行线纹,宽带纹,平行横线纹。
1.1.1 斜、直平行线纹
斜、直平行线纹的主要绘制方式为横向成排,有的斜向排列,有的竖直状排列。有红彩,也有黑彩。此类纹饰部分粗细较为均匀,相互排列紧密。其中,部分纹饰呈上粗下细的蝌蚪状线条,施纹密度相对较小。该纹饰主要施于红陶钵上,在器物口沿常见,多为独立施纹,少量与三角纹(几何类)组合(图1,1)。
1.1.2 交错平行线纹
交错平行线纹的主要绘制形式为横向成排,有黑彩,也有红彩。该纹饰主要施于外叠唇红陶钵的口沿外壁之上,少量见于敛口罐口腹部,多独立施纹,少量与勾叉纹(分叉类)组合出现(图1,2)。
1.1.3 宽带纹
宽带纹即为互相平行的宽厚条带依照统一的间距横向排列于器表之上。其中,不同彩陶器上存在纹饰较窄、距离较近与纹饰较宽、距离较远的区别。多见于钵、碗、筒形器、短体筒形器与塔形器上,均施于腹部或口沿处。该纹饰主要为独立施纹(图1,3)。
1.1.4 平行横线纹
平行横线纹造型简单,即为互相平行的线组成的纹饰,一般间隔距离平均,平行横线由上到下依次平行排列于彩陶器之上。该纹饰一般单独出现,或与其他彩陶纹饰如双勾纹(分叉类)、平行四边形纹(几何类)、对角三角形(几何类)等组合出现,各类筒形器、塔形器、器盖、钵、甕、盆、盘、罐、壶等陶器上均有发现,且施纹位置各异(图1,4)。
1.2 鳞纹类
鳞纹类纹样由若干圆弧状图案单元组成的纹饰,具体可分为鳞片纹、鳞带纹两种。
1.2.1 鳞片纹
鳞片纹作半圆或半长圆重环状,以重环片状为单位横向环绕器身一周,多施加于瓮、筒形器等腹部,多单独施纹,也见与双勾纹(分叉类)或平行四边形(几何类)等纹样组合出现(图1,5)。
1.2.2 鳞带纹
由黑彩与地纹交错横向分布形成的横带状纹样,多两排或以上,施加于瓮罐类腹部。多与纵向长三角等纹饰组合(图1,6)。
1.3 几何类
几何类彩陶图案主要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两类图形,它们各自还包括有复杂的具体纹样。
1.3.1 三角形类
三角形类可进一步区分为长尾三角纹、纵向折线三角纹、直角三角形纹、重叠等腰三角形纹、对角弧边三角形纹几种。
①长尾三角纹为若干上下成组重叠的横向长三角组成的带状纹,此类纹样绘制较为粗糙,图案边缘不甚整齐,均匀密集。该类纹饰主要装饰在器座、碗这两类陶器上(图1,7)。
②纵向折线三角纹是以较窄的条带组成的近似于三角形状的彩陶纹饰。该类纹饰绘制较为规整,效果繁复,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主要出现于筒形器或塔形器腹部(图1,8)。
③直角三角形纹,黑彩,具体包括单体直角三角形和对角直角三角形纹两种。该纹饰多见于筒形器与塔形器的腹部,多为独立施纹,少数与平行横线或四边形纹组合出现(图1,9)。
④重叠等腰三角形纹是由扁体等腰三角形重叠累积组合而成,上层三角形的尖端位于下层两个三角的对尖处。该纹饰主要绘制于筒形器上,多为单独绘制的彩陶纹饰(图1,10)。
⑤对角弧边三角纹是以变形的钝角三角形为基础图形,上下相对,钝角相连,并由多组对顶图案横向成排,形成施于彩陶器表面的彩陶纹饰带,主要绘制于筒形器上(图1,11)。
1.3.2 四边形类
四边形类均为平行四边形,其主要绘制方式为横向成排,两条平行横线之间以黑彩绘制造型规整的平行四边形纹饰。根据四边形的组合方式又可细分为交错重叠四边形纹、平行横线夹四边形纹、线条状四边形纹三种。
①交错重叠四边形纹单个色块有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两种,此纹样多见于碗钵、覆钵形器座的表面,也有与鳞纹、长尾三角纹、直角对角三角纹等组合施加于筒形器表面的(图1,12)。
②平行横线夹四边形纹横向的平行四边形带由上下数道或一道平行线加以分隔,上下叠加,多见于筒形器器表,或与回旋长叉纹组合施于筒形器表面(图1,13)。
③线条状四边形纹是由线条画出平行四边形轮廓,但不以色彩填涂,上下行四边形叠加分布(图1,14)。
1.4 分叉类
分叉类的特征是在长身渐宽的一端分叉,同排组与组之间连续排列。该类纹饰根据勾的长短可以细分为短叉和长叉两种。
①短叉纹,构成该纹饰的基础图案为向上弯曲的曲线,且弯曲程度较小,整体较为平直。主要见于塔形器与彩陶瓮之上,一般不与其他纹样组合(图1,15)。
②长叉纹,长叉者分叉部分可占到全部身长的二分之一,长身反向颠倒,分叉相向而对,两行为一组分布(图1,16)。
1.5 单勾类
单勾类仅见以单独的勾状曲线为基础图形的纹样,弧度较大、线条较粗,多于平行斜线纹组合,横向成行排列。多见于钵、盆等器型(图1,17)。
概括而言,红山文化彩陶纹样以直线几何形为主,弧线构图较少,多由数图案单元横向或纵向叠加排列。除数量不多的鳞纹类图案与动物纹有关外,几乎不见仿生类纹样。
2 红山文化彩陶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红山文化早期彩陶纹样无论颜色、纹样及施纹风格,均与后冈一期文化一致。随着后冈一期文化的强势格局被打破,红山文化进入中期阶段。红山文化中期早中段彩陶纹样既包括来自早期红山的延续,还包括很多与史家期半坡文化相似的元素。同时有趣的是这些纹饰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由史家期半坡文化直接传播进入辽西地区,而表现出明显的间接性。史家期半坡文化已进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该地区上一阶段分布着后冈一期文化,从彩陶文化向辽西的传播形式观察,两者并非简单的二合一或者甲消灭乙,而更可能是一种驱赶式的殖民。后冈一期文化居民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向辽西地区退却中将史家期彩陶元素传入辽西。
“排他性殖民”是张忠培先生1994年提出来的,“在未进入能容纳其他考古学文化居民共同开发土地的历史时期,任何文化居民对新占据的土地的开发,只能是独占土地的排他性的殖民”①。之后他又多次指出夏商及其之前的文明,“均具鲜明的考古学文化特性,统治所及,绝不容纳与其相异的考古学文化,非我族类,绝不容之,它們对外征伐,是驱赶异文化居民,占领其土地”②。通过红山文化彩陶纹样,我们发现辽西及其相邻的北方地区,距今6500~5800年的历史正是“排他性殖民”的突出的个案。
而后在强势西阴文化扩张压力下,史家期半坡文化也开始退却,最终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形成了白泥窑子文化。在白泥窑子文化中,后冈一期文化的因素几近没有,白泥窑子文化具备了与红山文化直接交流的条件。进入红山文化中期晚段,西阴文化和白泥窑子文化风格渐清晰,西阴文化也与红山文化接壤。红山文化晚期强势的西阴文化分裂,红山文化从完全被动接受,进入向内广纳兼收同时向外输出新局面,且清晰可见红山人创造性的发挥。结合前述西拉木伦河南北纹样的一致性,可能显示了后冈一期文化彻底退却后,土著居民重新收回了广阔的辽西失地,面对多元文化新一轮冲击,迫切需要重组与整合。
3 红山文化彩陶的意义
通过以上对红山文化彩陶发展变化进行的相关梳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第一,红山文化彩陶纹样来源于中原不同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分期及其变化与中国北方新石器文化的重大变迁节奏一致,多元文化交融始终是红山文化形成、发展中的主旋律;第二,从彩陶纹样传播的视角看,我们看到新石器时代文化碰撞可能主要与土地等资源相关,多采取排他性殖民的形式,进而也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第三,红山文化自形成到发展直至晚期,都与中国北方诸考古学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互动分不开,辽西不仅是土著人的辽西,也是中国北方以鼎壶为特征的文化和以小口尖底瓶为特征的文化居民的舞台,不同族群的碰撞不仅推进了红山文化的发展,自中期晚段起在白泥窑子文化和西阴文化协助下,后冈一期文化系统的退却,使红山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多族群广泛融合时期,促使红山人探寻共处、共生、互补、秩序的道路,以实现文化认同和多族群共存。这可能就是红山文化在距今5200年左右率先迈入早期文明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