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恩忠
摘 要:利用时间针灸疗法对身体穴位进行针刺,观察大学生运动后产生的运动性疲劳身体内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组成三个组,分别为自然组、针灸组和时针组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采用时间针灸疗法可增强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升高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提高机体血乳酸清除能力,从而减轻和避免疲劳对肌纤维的损伤,有助于运动员疲劳恢复。
关键词:时间针灸疗法;血红蛋白;运动性疲劳
中图分类号:R246;R8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120-02
时间针灸疗法是根据时间周期性规律性变化的一种针灸疗法,是探讨生物体有规律地按照一定时间程序重复变动的现象和本质的一门学科。我国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萌芽“时间针灸”学说,其常用的有子午流注、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等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子午流注针法,其方法是用地支和天干表示时间并配属经络脏腑,在输穴开的时辰,选用相应的五输穴进针,促使经脉气血恢复正常的循环流注,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一、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运动性疲劳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定:一是根据运动员的各种自觉症状(如疲乏、头晕、心悸、恶心等)加以评定;二是根据疲劳的客观体征(面色、提成汗量、呼吸、动作和注意力等)进行评定;三是根据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情况(心率、心电图、反应时、肌腱反射、肺活量、血压、握力和尿蛋白等)进行评定。下面就以材料容易获取的血红蛋白、血红细胞的变化来评价疲劳的情况。
选择体育班女大学生和部分体育爱好者为实验者,年龄在19岁~22岁,身体健康,既往无心血管、肿瘤、肝炎等重大疾病。随机均分3组,分别为自然组、针灸组和时针组。运动时间为每天下午4点到6点两个小时,要完成的训练内容:快速跑(30米+50米+80米+120米+150米)×3周次;单脚换脚跳40米×8组,仰卧起坐25×3组;变速跑(200米快+100米慢+100米快+50米慢)×3周次;耐力跑3000米。运动日期训练2周,训练完6日休息1天,再接着训练6日。运动训练后1个小时,针灸组运动员进行常规针刺(如针灸足三里、合谷、三阴交、肾俞穴);时针组运动员按时间段进行针灸疗法;自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自然放松。
“自认的劳累分级表 ”RPE共分6—20,表示不同的疲劳程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自主感觉劳累问卷评分,分别在运动训练前24小时和2周运动训练后24小时进行问卷评分。
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自然组、针灸组和时针组运动员分别于运动训练前24小时、2周运动训练后24小时,上午8:00空腹静脉取血,检测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组内运动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运动员运动前自主感觉劳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针灸组和时针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感觉评分统计见表1。
由表2可知,三组运动训练前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训练后,针灸组和时针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从中医观点来看,运动过程一方面耗伤气血,另一方面精神情绪高度紧张致使机体处于一种暂时的不平衡状态,整体上出现情绪变化、身体不适,表现出亚健康疲劳。
二、时间针灸疗法的应用
时间针灸疗法将年、月、日、时四柱与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密切结合,成功创立出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一门学科。本次研究针灸组选穴上用合谷、肾俞穴、足三里、三阴交,时针组根据当天的农历和当时的时辰所对应的穴位进行针灸(见表3),继而再配穴,即合谷、肾俞穴、足三里、三阴交,效果理想,从而达到运动性疲劳恢复快。
运动试验时,运动员根据训练后负荷引起的疲劳程度,报出级别,记录在自我劳累分级表格里。从自我劳累分级表结果来看,三组运动员运动训练前后对比疲劳感觉都增加,针灸组和时针组运动后疲劳感明显比对自然组减轻,说明时间针灸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心理劳累程度。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液中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称为贫血。运动员血红细胞合成减少或速度减慢和血红蛋白生成可导致贫血的发生,因此,血红细胞是监测判断疲劳程度和判定运动员机体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结论
本研究中,经过两周高强度运动训练后,三组运动员自主感觉劳累评分值与体能训练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运动员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值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说明过度的运动训练可引起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有氧运动能力下降,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针灸组和时针组采用针刺后,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与自然组运动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灸组和时针组运动员训练前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差值与自然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时间针灸疗法干预手段刺激能减缓过度运动训练大学生运动员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值的下降,增強有氧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吴纪饶,曹士云.运动生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黄叔怀,郑隆榆.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单玉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4]刘正才.道家针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5]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