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茶花 尹积栋 鄢青 马艳辉
摘要:“互联网+”拓宽了家校合作的途径,同时也增加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该文基于对江西省办学优、中、低三个层次的小学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家校合作模式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选取目的、内容、形式、管理运作方式和评价反思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并运用系统生态学理论对家校合作对“互联网+”家校合作的模式问题查找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优化策略。让家长参与管理学校更适切,学生发展更健康,现代化教育更优化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合作;模式;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8-0144-02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家校合作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家校合作”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平台把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的家校合作中,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在教育领域形成一种家校合作的新生态。为精准把握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現状,本着让学校管理更加优化、高效,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的目的,前期,笔者在了解家校合作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对江西省吉安市市县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乡村小学为代表的办学质量优、中、低三类小学进行了对比调查,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意识、途径、内容和效果四个方面总结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现状研究——基于江西省吉安市小学的调查报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江西省吉安市小学“互联网+”家校合作的模式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
2 “互联网+”家校合作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家校合作理念还为未深入人心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西省吉安市小学家校合作第一个现状是: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很强。事实上,家长想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与学校进行合作成为教育的双边合力,但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层次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和家长只有有了一定的事由才会选择进行沟通,而沟通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时候采取的被动行为。这一点在家长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时间和重视程度的影响下,如果家长和教师都没有主动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就一直存在,甚至越来越严重。 在本次调查中,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的理念未深入人心,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家校合作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家校合作在传统的单一、低效的沟通模式中徘徊不前。家校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双向合作,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家校合作是家长、社区、学校等各方面在教育上形成合力的一种模式。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联结点,也是家校合作服务的对象,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家校合作的方式单向、内容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这两项是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的主要话题。教师和家长唯分数论: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上,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地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欠缺。导致学生唯学习论,漠不关心周围事物,人情冷漠。显然,这样的沟通效果不理想,不可取。学校在网络公众平台推送的消息主要为学校发展动态,角度宏观,内容单一,没有细化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公众平台的栏目设置固定僵化,大部分都是单向传递信息,缺少家长参与互动的栏目设置。这体现出学校、教师、家长关注教育的点有出入,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学校的沟通、反馈没有真正落地。家校双方在各尽教育职责的同时,没有充分交流和分享教育成果。
2.3 网络家校合作平台操作使用不熟练
通过调查上述三类小学的班主任和负责小学网络信息工作人员,采访关于家校合作中网络平台操作使用情况,笔者了解到,微信作为目前家校合作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在三类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中,除乡村小学部分隔代抚养的家长基本能操作外,均能熟练操作。每个班级使用微信群会遇到刷屏、打小广告、收取和回复不及时、误解信息等问题,刷屏、打广告等问题需要教师管理家长微信群发言的规则纪律,及时收取和回复信息及对信息的准确解读是跟家长的年龄、学历、生活习惯、教育观念有关系。
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信息的更新和管理跟进缓慢。功能信息栏目设置单一,内容更新缓慢: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得不到体现;家长参与互动的栏目有待开辟;缺少教师、家长使用微信公众号指南。另外,网络家校合作方式给教师的工作及家长的生活作息带来的变化存在冲击,不少教师表示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家校合作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负担,一边要备课上课改作业,一边还要在微信公众平台编辑信息,本身操作不熟练,会抗拒这个额外的工作。
3 “互联网+”家校合作模式优化策略
3.1 统筹规划,形成家校合作共同体
家校合作是上至学校行政领导下至普通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全员参与的一种教育生态。因此家校合作宜由学校层面统筹规划,引领其他教育参与者全员参与形成家校合作共同体。
首先,小学校长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非常重要,主观上影响家校合作的进展 。校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是家校合作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小学校长在教职员工和家长之间搭建家校合作的桥梁, 并制定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学校领导对家校合作的宣传 、指导 、鼓励和支持,让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以积极的姿态,充满信心和热情、主动;使家长积极配合家校合作,因而家校合作才会进展顺利,收到实效。其次,教师在家校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校合作具体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依靠教师得以完成。教师为家长提供对应的教育资源,组织和落实某些大型的合作活动, 将具体合作活动推行 。并且扮演家长的指导者 、活动的咨询者 、学生的教练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品质的推动者。此外,学生家长也是家校合作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只有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关注、回应、反馈并积极、热心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与教师齐心协力使家校合作真正成为教育的合力。
3.2 借船出海,利用“互联网+”构筑家校合作新形态
每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相适应教育形态。互联网+思维,大家对于这个词已经屡见不鲜。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平台把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行业,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在该领域形成一种与互联网合作的新生态。“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思维来构筑家校合作的新形态。手机通信网络作为当今国内最流行的通信工具,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它来服务于本时代的家校合作活动,打破家校合作沟通信息的孤岛,构建家校沟通合作的互联网。
在传统的家校沟通合作方式如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等基础上,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家校合作的新平台,目前国内使用做多的是微信私聊、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每个小学拥有独立的网络公众号。学校通过公众号推送学校发展动态、节假日通知、校园概况、学生活动风采等。每个教师都能进到这个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发布作业,发表自己的教育见解。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反馈学校信息、活动心得、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建言献策、监督举报或推广自己先进的育儿经验。当然我们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家校“云”合作的同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实体共推行的家校合作方式。
3.3 模仿创新,科学设置平台栏目
虽然有些学校在网络公众平台开设专栏,如“家校互动”“家校服务站”“家长中心”等字样专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家校沟通、合作能力。但这些专栏在功能上使用不足。页上显示有,点击后无反应,无法进入,这些功能形同虚设。
其实在平台家校合作实践情况中,网络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例子。如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就建立了专栏,内容非常充实。在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弹出一个主页,显示该校有五个校区,分别打开五个校区的微信公众平台,都发现有家校沟通的专栏。有些专栏名称一致:家校桥家校互动、家校协同、家校合作等。专栏里家长的主动参与形式灵活多样,如:家校互动栏目的使用指南、家长交流会的发言稿,对老师、学校的感谢信,个别家长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等。专栏里家长投稿、家长回复、教师回复等都有按键,真实有效。这才是真正建立双向沟通和交换观点,真正的家校合作。有的学校在专栏的设计上大胆创新,提升平台的吸引力。如利用VR技术介绍校园全景,打开后呈现出校园的全貌,并可以跟随手指滑动观看不同视角。如把校歌和学校发展历程或把每年重要的教育活动按时间节点制作成视频,既可以展示学校形象、校园精神和特色,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回顾参与的学校活动过程,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及瞬间,促进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热爱。还有的学校通过微课堂的形式开设家校共育校本课程专栏,如浙江省瑞安中学把语文和历史学科制作成微课,通过整合家庭教育名师、学者、家长参与共同开发家校共育课程,很有启发意义。这样,在网络公众平台内部建设科学合理的栏目,形成严密的框架布局,充分达到家校的合作沟通。
3.4 约法三章,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规章制度
学校网络公众平台建立以后,还需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措施加以保障。网络公众平台说到底,就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做得好,可以达到品牌效应。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在建设之初,要充分了解各个项目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科学系架构,精准定位、顶层设计、规范指导等。其次,在平台运行阶段,制定相关制度保障系统的順利进行。如:学校要大力宣传家校合作活动,让教师、家长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及其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划拨一定的资金,支持相应的家校合作活动开展;联合多方面专业人员,组建家校沟通专家委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图像处理、视频编辑、VR 影像编辑、声音处理先进技术的培训,使平台更具美观、趣味、交互性;对平台要求有家长、老师的回复功能;通过平台数据统计,调查家长近期关注的问题和心理动向;根据调查数据,学校和教师调整切实有效的家校合作措施。
产品的思维模式是微信公众号运行可以借鉴并加以应用的,这使得公众平台更有吸引力。人们根据活跃用户的数量及占比作为一个公众平台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依据标准。因此设置新颖并且有吸引力的活动来对公众号进行运行,是切实有效的方法。对于学校来说,在互动群体固定,老师和家长互相沟通互动平稳的情况下,具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活动就成了推动家校合作的关键所在。这时,如果在平台采用产品思维的方法开展活动,将会使家校合作更高效。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模式问题及优化策略是:统筹规划,形成家校合作共同体;借船出海,利用“互联网+”构筑家校合作新形态;约法三章,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规章制度,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很强;家校沟通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微信平台,合作的方式是单向的;合作的内容单一,家校合作内容和层次上存在一定间距;合作的效果不太理想,家校之间并没有使有效沟通发挥出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伟光.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小学家校沟通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 徐玲娇.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扬州市XX小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8.
[3] 侯娟.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1-2,7.
[4] 杜满慧,刘兆宇.“互联网+”视角下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优化[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7):135-138.
[5] 张天媛.小学家校合作中微信平台的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长春市六所小学为例[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0.
[6] 香海霞.“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20(20):191-192.
[7] 翟韵,梁燕龙.家校合作关系视域下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1):131-132,135.
[8] 倪印堂.“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合作问题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4-25.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