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乐演唱是一门需要长期训练的艺术表现形式,声乐演唱能够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声乐的艺术魅力。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歌手应当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揣摩,与声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表达声乐作品的内涵,提高演唱水平。本文将针对声乐演唱中作品分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乐 选择与分析 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一种通过长期训练,运用呼吸、发声方法进行声乐作品表演的一种形式,这种表演形式是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让声乐作品变得更加灵动飘逸并充满感染力。
一、声乐作品的选择与分析
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选择合适的声乐作品,在声乐作品选择完毕后,还应当根据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情感思维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引发观众的共鸣。
(一)声乐作品的选择
在进行声乐作品选择时,演唱者应当针对自身的嗓音特点及发声规律进行细致探究,还应当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音乐修养进行选择,例如在选择《我的太阳》这首声乐作品时,演唱者应当具备男高音的嗓音特点,声音浑厚有力。这首作品一般为男高音演唱,而男低音或男中音则不适合选择这类型的作品。再比如选择莫扎特的《哈利路亚》作为演唱曲目时,由于这首声乐作品的音域为f1至c3,是一首为女高音而创作的独唱作品,其明快的旋律多达几十小节,女中音、女低音均不适合表现出这种明快的节奏,并且由于《哈利路亚》这首声乐作品更加侧重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对于声乐初学者而言有极高的难度,无法通过短时间努力而达到演唱要求,所以,初学者或演唱经验不足的人不宜演唱这首声乐作品。[1]在选择声乐作品的过程中,还应当选择符合自身性格特点的曲目进行演唱,例如在演唱《饮酒歌》的过程中,演员应当有潇洒豪迈的特点,试想让一个身形瘦小的人演唱这首作品,无论如何也无法体现出作品中欢乐、磅礴的气势。所以,在作品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应当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歌曲进行演唱。在歌曲选择的过程中,还应当选择与自身年纪、经历较为相符的歌曲,这样会使演唱者与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情感更加贴合,演唱者可以更准确地表现歌曲中包含的丰富内容。
(二)中西方声乐作品的风格
通过前文对声乐作品的选择规律可以得知,演唱者选择声乐作品时,应当贴合自身的嗓音特点,同时还要选择与自身气质形象较类似的声乐作品进行演唱,这样能提高演唱质量。在对曲目选择完毕之后,演唱者要针对演唱的曲目进行音乐风格的分析。
东方音乐表现的是一种出水芙蓉的美,更加贴近自然,其音乐伴奏也多以丝竹管弦等木质类、丝弦类乐器为主。东方的音乐更愿意将表演者的声音作为乐器的一种,使演唱者的声音能够融入乐曲整体的音调之中,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东方曲目时,应当将自身的嗓音细腻化,达到抑扬顿挫且绵里藏针的演唱效果。东方音乐以中国音乐为代表,中国音乐中包含了56个民族的音乐,其音乐各具特色,例如蒙古族音乐悠扬舒缓,有着广大的胸怀与气魄,而新疆音乐则具有西域化节奏分明的特点,让人听到就想要载歌载舞。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民歌,例如陕西的信天游,南方的黄梅戏、花鼓戏,各种风格的音乐交织碰撞,形成了强烈的带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使中国音乐成为东方音乐中最璀璨的明珠。这就要求演唱者在进行曲目演唱的过程中应当抓住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理解能力。演唱者还应当广泛学习不同区域的唱腔,从模仿到内化,提高对音乐的理解与自身修养,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中国传统音乐讲究“拟音为乐”,这就要求演唱者不仅要对我国不同地域的音乐有所了解,还应当增强音乐鉴赏能力,在鉴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对“拟音”的认知,例如《十面埋伏》中的杀伐之声就是通过演奏者快速拨动丝弦表现出来的。这是中国传统音乐鑒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增加演唱者对中国音乐的理解,也能提高演唱者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演唱功力。在对西方音乐风格进行分析的时候,演唱者应当了解西方音乐的构成,并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有一定的认知。西方将音乐称为流动的建筑,这就说明西方的音乐包含着非常严谨的逻辑性,像建筑一样充满着科学、理性的味道,在对西方音乐进行鉴赏时,应当着重了解音乐中音符的使用规律,提高对西方古典音乐构成的认知。还应当将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进行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在进行西方音乐风格分析的过程中,演唱者还应当学习一些外国语言,例如意大利语、法语、俄语等,学习外语能让演唱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西方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加强自身的演唱功底,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2]
(三)分析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任何歌曲都是反映真实生活的,所以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演唱者应当注重对声乐作品的文学性进行分析,还要对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演唱者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内容进行探究,把握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思想情感,划分歌词层次,找到歌词的中心思想。在演唱中要融入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将声乐作品演唱得更加生动且充满情感,这是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也是“再现”歌曲创作年代的风貌。例如众所周知的《游击队歌》就是在“8·13”淞沪抗战爆发后创作的,歌曲旨在通过激昂的旋律展现我国游击战士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彰显了游击队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呼吁大家团结一致,抗击外敌,这是一首救亡歌曲。演唱者如果不知道《游击队歌》发生的背景,就无法领会到其内在的情感,也无法将歌曲包含的情绪完美地表现出来。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仅仅依靠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应当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的探究。还有一部分歌曲的歌词取材于我国传统诗词,传统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演唱者在对传统诗词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应当对诗词的含义进行分析。首先要厘清诗词中的字节发音,避免演唱中出现错别字,例如“羽扇纶巾”在一些人的演唱中就变为了“羽扇仑巾”,这种谬误不仅拉低了演唱者的演唱水平,还会给听众造成一定的误导,传播了错误的信息。[3]在演唱外文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不仅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进行分析,还应当掌握一定的外文发音技巧与外文知识,语言的多样性造就了艺术的多样性,所以了解一个地区的语言是了解一个地区艺术思维的根本,外文歌曲的演唱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力求外文发音准确,去除中文发音的语言习惯,让歌曲更加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四)分析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对音乐作品进行思想感情的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丰富的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一首歌曲的内在主旨,慷慨、欢快、悲凉等都是一首歌曲的感情基调,这种基调构成了音乐的变化,所以演唱者必须对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进行分析,以此来规范自己的咬字发音。对于一些悲凉、凄惨的歌词要格外注意咬字的清晰程度,体现出悲凉的气氛。而对于欢快的歌曲咬字时要显得轻快灵活,准确地向听众传达歌词想要表达的含义。在演唱抒情歌曲的时候,演唱者应当饱含深情,要体现出歌曲的柔和与连贯性。[4]
二、结语
通过前文对声乐作品的选择与分析来看,演唱者应当选择适合自己嗓音条件,与自身性格特点相符的声乐作品,选择正确的声乐作品能够提高歌唱者的信心,同时降低演唱难度,使演唱者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是声乐演唱中对作品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声乐作品之后,演唱者应当根据声乐作品种类的不同对其进行地理位置划分,了解声乐作品创作的地点、时间,这样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歌曲的演唱技巧,提升演唱水平。东西方的音乐不同,其演唱方法也不同,所以,演唱者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及音乐鉴赏能力。演唱者在对歌曲创作背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学造诣,更加理解作者创作歌曲时的思想情感,从而使歌声充满感染力。还能帮助演唱者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演唱作品的能力。[5]演唱者对歌曲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能够更加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思想境界,提高二次创作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思考来驾驭整个声乐作品,使音乐不仅仅只是纸张上凝固的音符,更是音乐本身的活力与灵魂。
参考文献:
[1]马坚富.论案头工作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以声乐作品《我爱你中华》为例[J].黄河之声,2018,(7):48-49.
[2]李涵婧.正确的原文发音对演唱意大利声乐作品的重要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3]李童童.栾凯声乐作品演唱研究——以《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等十首声乐作品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高源,张玉春.西方声乐发展史在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18):37-38.
[5]成斯瑗.作品分析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10):74.
(作者简介:张兵,男,硕士研究生,郑州幼儿師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声乐)
(责任编辑 徐梦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