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多层次多维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1-04-22 01:05罗序燕熊道陵张彩霞刘典梅欧阳少波
广州化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硕士江西

罗序燕,熊道陵,张彩霞,刘典梅,欧阳少波

(1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江西 赣州 341000;2 江西理工大学化工冶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和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1-3]。在我国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必须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积极研究探索和构建实施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教学质量是基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言的,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形成于“创新”这一灵魂。

随着“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发展形势,如果沿袭以往过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来做,不利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生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针对现在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1)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跨学科生源研究生的专业性不强,学科理论基础相对欠缺的矛盾;(2)跨学科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跨学科合作的研究生创新中心平台欠缺。

本研究从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出发,吸收借鉴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经验,构建适合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4-5]。

1 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研究思路的明确

通过对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的研究,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教育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学术环境架构设想。具体研究思路见图1。

图1 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思路

2 提出了多层次多维度

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体系、三层次、五结合”研究生创新人才新模式。

为了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创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江西理工大学全面重塑和优化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凝炼出培养区域特色显著的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体系,并将总体系分解为“素能结合型”、“复合性应用型”、“创新能力提升型”三个层次,五结合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体系、三层次、五结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新体系。

三层次:

第一层次:素能结合型——强化科学素养和技能创新教学的作用

第二层次:复合性应用型——培养综合能力应用

第三层次:创新能力提升型——提升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图2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五结合”示意图

3 探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课程综合改革,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现路径

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规律,按照“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型研究生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运用视频共享课等多种教学手段,升级已拥有的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实际教学效果突出,研究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显著提高。在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版“素能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由目标定位明确、区域特色显著的2017版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2001和2006年分别获得应用化学和化学工艺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凝练与发展,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在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对化学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基于国家钨和稀土资源产业对创新型化工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努力培养具有有色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点研究领域从最初单一的研究方向:化学浸取理论与工艺、化学分离科学与工程、膜工艺与离子交换技术、无机化工技术开发、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转向特色鲜明的综合型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化学、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稀土材料以及应用电化学五个方向,注重培养化学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从注重培养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已经向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已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优势专业。

4 搭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平台

资源共享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研究生育人理念,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培养途径,能够促使研究生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充分依托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特色学科及优势平台,搭建了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稀土、钨、铜、锂电等领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实践创新科研平台——化工冶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这个实践创新平台,以及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交叉融合[6-7],为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平台,调动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兴趣,培养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近几年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参与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世界环境催化权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发表多篇论文,多项研究成果还入选ESI1‰热点论文及ESI1%高被引论文;硕士毕业生在江西、长三角、珠江三角及周边区域的科研院校及厂矿成为了技术和管理骨干,部分优秀硕士毕业生还考取了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985、211大学的博士。

5 纵横联体化,铸就创新型的研究生专业人才

纵横联体化就是既要保证在专业上的纵深,又要做到专业面的横宽,铸就创新型的人才[5]。为探索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必须拓宽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力求实施“鼓励学科交叉,合璧百家思想;力争生源广进,避免近亲繁殖”的方针策略,近几年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就包括:江西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湖南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们的本科专业涉及广泛,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药物制剂、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化学等专业。为了保证培养的研究生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就需要合纵——学科交叉、思想交融;要做到视野开阔,就需要连横——生源广进、活跃思维[7]。

6 构建互信和谐的科研团队,提升创新能力

构建研究生科研团队是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和切实需要,以往作坊式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形成制约,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抛弃,构建研究生科研团队成为必要选择。

紧紧围绕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培植科研团队,重点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加强课题组内人与人之间、课题组之间、研究方向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深挖科研潜力。在“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学术团队”、“资源环境化学学术团队”、“功能材料化学学术团队”、“稀土配位化学学术团队”的基础上创建“化工过程计算机仿真与控制”科研新团队,深挖科研潜力。

7 开放、灵活地拓展研究生研究领域

为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扶持青年博士教师成长,冶金与化工学院按学校对硕士生导师管理文件精神,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实际情况,建立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扶持青年博士教师成长,按照“内外结合、专协结合”的基本原则选聘导师,支持青年博士教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对未取得硕士生导师资格但已内聘副教授青年博士教师从所属学科的现任专职导师队伍中选择一位作为其研究生指导“第一导师”后,以“协作导师”名义招收研究生。

“第一导师”则为协作导师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悉心地传、帮、带,尽心扶持培养青年教师,最重要的是严格要求,放手让青年博士教师挑担子,经过多年教学科研的实践锻炼,他们在老一辈教授、导师的指导下,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科研热情与创造力,孕育了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中坚力量与后备人才,在其所从事研究领域展露锋芒。

8 结 语

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重构,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一次创新,我们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管理思想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从多层次多维度的全新视角提出了一套“一体系、三层次、五结合”的具有普适价值和应用推广前景的创新型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由2012年“数量扩招型”向2017年“创新创业型”转化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适应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硕士江西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江西银行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我爱江西奶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