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1-04-22 02:11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税收管理财会人员易错

周 靖

(古田县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福建 古田 352200)

事业单位主要是在国家资产的支持下,依靠国家机构亦或是相应的组织建立起来的,公益性是其主要的特征,属于社会服务性组织,主要从事的活动包括教育、卫生、科技等。税收管理是税收分配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使其与一般性的企业在税收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属于非税收性质的,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参与纳税,然而,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全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整体的经济形势都在不断地变换,因此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收入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事业单位收入中存在经营性质收入的则需要纳入到税收范围当中,我国现如今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从发展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些问题必须有效解决,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税收管理的水平。

1.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税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税收管理的认识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对于事业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分,概念混淆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也是导致税收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另外,事业单位的税款缴纳缺乏相应的制度要求,因此有的事业单位不太重视税收管理工作。还有的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于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税收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只是将税务管理放在规划的层面,认为只要进行了规划就是进行了税务管理,实际上这是对税收管理的错误认知。全新的市场发展背景之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变化的速度勇于快于计划的速度,无论对税收管理进行怎样的细致规划,都不能及时解决一些突发状况。所以,事业单位首先应该从认识上进行提升,这是加强事业单位税收管理水平的前提。

1.2 税收方面的相关知识较为薄弱

国家税收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事业单位的税收有着明确的要求,一方面需要缴纳自主经营相关的税费,比如企业所得税、企业营业税等,还要进行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的缴纳,税费种类多,缴纳流程也比较复杂,这就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需要相应的提升。从目前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人员缺乏专业性还不够强,尤其是法律知识淡薄,还有待不断提升。另外,还有一部分财会人员对于应税收入和非应税收入分不清,单位实际上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就是针对应税收入的,正是因为财会人员区分不清,多缴纳或者少缴纳的情况经常出现。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于印花税的相关知识也掌握得不多,财产保险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等多个税目概念几乎没有太多了解,这些都是影响事业单位税收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1.3 税收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有待加强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于税收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如果不够科学、缺乏合理性,就很难能够调动单位的员工参与到税务管理的工作当中。如果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于税务管理在缺乏相应的专业性,那么想要降低税务负担就更难了,这样很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税收管理手段单一、税收管理工作的整体协调性不足、缺乏相应的管控性,财务部门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1.4 税收缴纳不够规范

我国的事业单位在税收缴纳方面还有诸多不够规范的地方,首先,有虚减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存在。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要按照折旧摊销,按照分期的形式在税前予以扣除,然而,有的事业单位直接采用核销的方法,税前进行一次性扣除,成本增多,事业单位当期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就降低了;招待费需要以单位全部收入作为计提列支的基数,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却将这个基数降低了,在全部收入当中将免税后收入直接扣除了,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标准就相应提高了,应纳税的所得额也随之降低。另外,有的事业单位对营业税进行逃避。现在的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在完成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之外,还与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联合开展,这样情况下,事业单位就既有应税收费项目,同时也有非应税收费项目,但是有的单位就直接将应税部分直接融合到非应税项目当中,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避税。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事业单位还要承担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然而有的单位在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时候,直接将外聘人员的工资忽略了,还有员工的加班费、奖金也直接列于工资性收入之外,事业单位基本就会因为不够标准而无需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1.5 票据管理的有效性还有待提升

财务信息想要更加真实与可靠,就需要加强相关票据的管理,这样才能使得会计核算的水平得以提升,使得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得以保证,这也是事业单位税收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对于税收票据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票据使用不规范,有的票据是税务部门制定的,有的票据是财政部门的,还有的票据是上级单位直接派发的,票据的具体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票据使用混乱,甚至还有单位为了避税就尽可能不适用税务部门的票据。还有的事业单位原始票据凭证不规范,打白条、开收据,格式不统一,内容不规范,税收票据不能很好的进行经济情况的反映,会计核算不规范,税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低。

2.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税收管理的主要解决对策

2.1 正确认识税收管理,不断加强知识培训

现如今,事业单位的自主盈利模式逐渐展开,事业单位的对外经济往来也在逐渐增多,这些相关的经济活动都与纳税密切相关。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人员、财会工作人员需要对税收管理工作加以注重,树立新观念,摒弃旧观念,改革工作方式,改进管理模式,严格遵守税务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有效地进行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重视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多组织相关培训,首先,培训要首先针对应税项目和非应税项目的区分进行,确保财会人员能够正确进行认识,避免在缴纳过程中出现多缴或者少缴的问题;另外,还要在培训中注重税收知识的强化,增强财会人员对相关税收项目的认识和理解,补充知识的空缺,完善财会人员的税收知识结构;最后,事业单位在培训当中还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宣传,向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传递,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稳步推进。

2.2 进行良好的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各行各业都快速发展起来,各行各业都在尽可能的借助于科技和服务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事业单位的发展也要与时代发展的新形势相结合,首先对税收的筹划工作进行合理开展,不断提升税收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统筹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以制度和机制作为保证和基础,税收管理工作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完善的税收制度是税收工作得以推进的重要保证,事业单位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税收相关机制进行不断调整,不断进行完善,使得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得以明确,从而避免在税收工作中出现疏漏。

2.3 不断规范税收缴纳工作,强化事业单位的纳税义务

企业合法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税费的缴纳,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所以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缴纳税收是必须要承担的义务,要不断对税收的缴纳工作进行规范,在合法范围内进行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分期进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折旧摊销的扣除、在全部收入中扣除免税收入在进行业务招待标准的确定、足额进行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将应税收入和非应税收入进行明确区分,合理进行营业税计算,促使营业税的缴纳更加规范;将加班费等相关额外工作性质收入纳入到个人所得税的统筹范围之内,足额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单位作为纳税义务人,也有必要提醒纳税人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中的易错点。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一同一子女的子女教育扣除项目,父母双方的扣除比例应符合政策规定标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二夫妻双方非婚前分别购买的住房,只能选择一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三纳税人填报的赡养老人项目,共同扣除人的合计扣除金额要符合标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四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纳税人只能选择一处扣缴义务人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五纳税人与其配偶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六纳税人与其配偶不能同时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七纳税人应当确保填报子女、配偶、赡养老人身份信息准确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八纳税人填报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享受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易错点九纳税人填报学历继续教育的,应当为中国境内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2.4 强化票据管理,对会计核算进行不断完善

事业单位的税收缴纳的重要依据就是票据,这是税收信息真实性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因此事业单位的票据管理还需要不断进行强化,对税收的会计核算进行不断为完善,杜绝使用不合法凭证、拒绝接受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正确使用相关部门的票据,确保税收票据经济内容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规范性。

3.结语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在推进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接受相关信息,不断学习税收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税收管理工作水平,做好税收管理的相关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税收管理财会人员易错
“互联网+”视域下大数据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管理思考
立体几何易错警示
三角函数中防不胜防的易错点
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数列学习中的易错点
对提高财会人员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基于企业人员素质的视角
直击数列的三个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