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音序排序)
马之庚 中国兵器集团原总经理
王秉忱 国务院资深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
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乔 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 楠 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
周国辉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郭学益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理事长
谢元德 盛隆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之庚于1968 年9 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扬州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机械制造工艺专 业, 1999 年6 月 至2008 年10 月 担 任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任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2011 年3 月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外部董事。
1999 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组建之初,马之庚就明确提出了“精干军品主体,放开民品经营,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核心业务”的战略方针和“保军、转民、解困”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全系统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努力,兵器集团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2003 年,他确立了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和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为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双超1000 亿元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在马之庚上任后不长时间,他就带领兵器集团依靠自主创新研发了许多高新武器,成果颇丰:不但全面完成了多个重点装备以及数十个配套项目的研制生产任务,全系统有数十个项目完成了设计定型。更令人振奋的是,在马之庚带领下,兵器集团为国家应对危机和新时代军事斗争提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实现了由传统兵器向高科技兵器的跨越,从而在远程压制、两栖突击、登陆破障等领域一举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产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面向陆、海、空及各军兵种研制和发展各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马之庚认为,发展高科技兵器,推进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兵器工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马之庚的工作思路,兵器集团根据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采取技工贸结合的方式,面向国际市场,同步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能与西方大国同类装备抗衡的高新科技军贸产品。这些产品不但一举扭转了两伊战争以后军贸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而且实现了由单件武器出口向武器系统成套出口的转变。2005 年,兵器集团的军贸出口成交额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成功实现了由过去军贸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进军到世界军贸主流市场、与美欧军事技术强国同台竞争的重大转变。兵器集团的业绩也成功树立了“中国兵器”的高科技国际形象。
马之庚认为,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要科技领先,而要有先进的技术,就必须有高水平的、掌握技术的人才。发展企业,就不能固守本行业,而要不断拓展。突破重围,需要的是一个企业家卓越的创新精神、优秀的管理才能和出色的胆识谋略。而这些特质,马之庚都具备。马之庚在兵器行业工作了整整44 年,经历了兵器工业的成长风雨。他的成长经历对这些特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953 年7 月, 王秉忱毕业于东北(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并留校任,1953年12 月至1957 年7 月分别师从前苏联克雷洛夫教授和克利门托夫教授及专家进修水文地质学。自大学毕业起,他长期从事水文地质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学报》编辑室主任、副主编,1961 年开始任研究生导师,1983 年7 月晋升为研究员。自1984年9 月至今,他历任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勘测技术研究所所长与水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水文地质专业总工程师等重要职务,现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兼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及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多次主持国内重要科研项目与国际合作项目,获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4 年3 月至2008 年6 月,他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并长期担任城建与水资源组长,带领该组(共5 位参亊)进行调研,向国务院总理、主管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及国务院秘书长提交了70 多份国务院参事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均有批示,直接推动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2008 年6 月正式离任,改为国务院资深参事。1998 年1 月至2002 年12 月,王秉忱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共提出了7 份大会发言材料和18 份政协委员提案;1992 年起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在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担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在其他6 所院校任兼职教授,系我国水文地质勘察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之一,2004 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勘察大师,为终身荣誉。
王秉忱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及水资源环境评价、保护与管理的研究工作,于20 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我国进行地下水质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下水质模型,把数学模拟方法引入水文地质领域。他参编并主审定稿的《环境水文地质学》与《中国城市地质》两书在国内外起了学科带头作用。迄今,他共编专著10 本,出版译著10 本,发表了80 余篇重要学术论文及大量译文,培养了10 名硕士生和5 名博士生,并多次主持国内重大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其中《河北平原(重点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山东省济宁市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水质模拟试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内蒙河套灌区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沈阳市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及水位、水质变化预测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济宁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岩裂隙水渗流理论与矿井防治水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王秉忱最近两年来积极组织策划成立“中国地热与温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矿泉水资源利用协同创新平台”,经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准正式建立,从而为我国地热资源和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事业创新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助力国家节能减排和促进全民健康作出重要贡献。
王秉忱的社会兼职很多,主要兼职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级咨询专家和浅层地温(热)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水利部全国地下水信息网技术顾问、商务部援外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顾问等,也先后被英、美名人传记研究部门授予“国际Who"s Who 知识分子”“有成就的人”“著名学术领导人”荣誉称号,1999 年以来连续4 次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两个学部的有效院士候选人。
王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理事长,曾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科技委机电与运载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机器人自主控制理论、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医疗设备与仪器,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是机器人研究领域资深专家,曾任863 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副组长、特种机器人专家组组长;曾获得法国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1 世纪初,他开创中国医工学研究新领域,努力探索解决工科与生命医学交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在智能机器人仿真、移动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主持研制了世界第一个创伤康复仿生手、中国第一个人脑解剖电子图谱、中国第一个腹腔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相关研究成果达世界领先水平。
王树国持续开拓创新,带领西安交通大学打破大学“围墙”,建成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指导,构建智慧学镇探索21 世纪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新样板,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成了29 个研究院、190余个高端科研平台,未来将孵化百余家科技企业,汇聚5万余名来自全球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 万名以上研究生,打造了国内产学研合作“制高点”;组织学校广大教师开展常态化“跑五”工作,带领学校与全国12 省(市)、陕西12 市(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向企业汇聚优秀师资和雄厚科研实力,促进优势学科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合;“十三五”期间,推动学校共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59 项,合同金额总计6.7 亿元,完成了“压电单晶新材料技术”等亿元级、“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压电作动器及装置”等多个千万元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领学校携手企业联合攻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了一系列服务国民经济、国家需求的产学研合作,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乔杰院士作为北医三院院长,非常重视研究型医院建设及临床医学从基础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转化,带领团队不断规划完善产学研顶层设计,于2019 年5 月牵头成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融合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创新转化研究中心,覆盖医学创新全周期,将转化理念和实践融入临床医学研究。并以其为统领,启动“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开拓跨学科合作,打造创新新局面;启动“学院路科技周活动”,举办44 场沙龙活动,78 位院外专家及400 多位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参与,半年内产出15 项实质性合作研发。为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多成长平台,她投入经费孵育院内项目——加固临床医学基础研究底子、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及创新转化大赛,每届都吸引企业、社会资本百余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目前转化率高达46%。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乔杰院士带领团队援鄂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同时,积极引导队员践行从“从临床发现问题到创新解决问题”的产学研精神,举办创新挑战赛,开展基础、临床及发明评比,在抗疫一线实打实地探索减轻病患伤痛、方便病患诊疗的新方法。
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乔杰院士带领团队始终围绕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和胚胎生殖细胞发育过程开展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工作,全面揭示了胚胎发育、植入等过程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规律,各项技术和理论里程碑式的重要突破,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人类自身胚胎发育的认知。研究成果在Cell、Nature、Science 和JAMA 等期刊发表中英文文章600 余篇,被国内外学术团队引用近7000 次,受到国际权威期刊和资深教授高度认可,提升了我国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国际引领地位。
在生殖医学临床研究领域,针对不孕症疑难疾病病因机理,她以生殖细胞质量、内膜细胞容受性以及机体内微环境等影响受孕的各个环节为研究切入点,充分结合并发挥基础科研、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研究优势,提出中国人群排卵障碍最主要病因PCOS 发病特征及诊断标准并牵头制定多项生殖医学领域诊疗路径规范,有针对性的建立了一系列干预策略,从而显著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在她的带领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成为世界上收治生殖内分泌与不孕症患者规模最大和疑难杂症最多的生殖医学中心,治疗成功率超越欧美等国家的医疗科研机构。
在转化医学研究方面,面对我国生育力下降及出生缺陷严峻现状,她积极投身成果的临床转化和转让生产:在基础研究基础上,成功创建了全新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并实现临床应用,攻克了遗传病的基因诊断难题,提高了诊断精准性并显著降低了成本,在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带领三院生殖中心成为“出生缺陷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各地遗传病家庭孕育健康后代带去了福音。同时,她不断提出生育力保护保存新策略,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生殖医学综合诊治体系、培训推广系统及中国最大的卵巢组织库和中国新模式卵子库。在此过程中研发的多项专利成功转让生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三十年来,乔杰院士不断探索生殖医学乃至整个临床医学可持续性发展路径,为推进我国产学研合作事业不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杨楠带领中关村软件园团队,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的模式,致力于实现科研成果的产品化、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科技产业的国际化。 在校企合作方面,杨楠带领中关村软件园与高校紧密合作,依托中关村软件园产业服务经验及优势资源,打造高效专业的产学研促进平台。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在长周期院校共建方面,累计合作院校超100所,已经为园区数百家企业输送上万名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在短周期人才培训方面实施“中关村创新领航者计划”,组织产业协同创新与区域升级体系打造系列培训,汇聚中关村企业家高管导师库及优质企业等战略资源。这些校企合作不但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而且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构建了双创生态体系。
2015 年,中关村软件园团队与北京市教委合作共建北京高校创业园,并被授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是北京市教委着力打造“一街三园多点”的市级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软件园运营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高校师徒创业”模式,由导师当技术顾问、学生进行技术转化,依托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体系,帮助创业种子不断成熟,最终走向市场运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以“创业项目”的模式落地。目前三个大创园的发展都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师生共创的运营模式在全国十多个高校和城市落地推广。
软件园团队十分重视产学研的深度协同,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在杨楠主导下,中关村软件园以平台方式整体推进与教育系统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参与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关键环节。中关村软件园产学研协同团队与教育部合作,建设并运营大赛的“国际交流中心”,负责大赛项目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对接,共同筛选优秀项目。该国际交流中心以科技产业为核心,以空间运营为产业载体,以产业投资为资本纽带,以专业科技服务作为支撑连接,一方面促进创新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更多优秀项目更好落地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项目的密切合作,建立更广泛的基于学科与人才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构建更具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目前,在杨楠带领下,中关村软件园产学研协同团队已初步形成以人才基地、大赛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人才驱动中心为一体的全面的合作体系,在重庆、太原等地建立了大赛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服务基地。2020 年11 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广东省省委书记李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等领导在“双创带动就业”同期活动听取了“互联网+”大赛中心、软件园在高科技产业聚集以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给予该团队高度赞誉。2021 年1 月,中关村软件园入选2020 年“科创中国”产学研融通组织榜单,彰显了软件园在构建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快速提升自主科技创新的良好产业生态系统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周国辉,2013 年3 月 至2018 年3 月 担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为浙江乃至我国产学研合作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 年12 月,在周国辉直接推动下,集“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五位一体的浙江科技大市场正式开业运营,引进35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并改造提升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实现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自2002 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目前浙江正以网上技术市场3.0 为抓手,加快形成“招拍挂、股改投”联动的技术交易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有形无形、国际国内一体化的技术市场生态系统。
2013 年11 月,在周国辉推动下,浙江省179 项科技成果首次进行大规模集中拍卖;此后,浙江省对科技成果进行常态化拍卖。2020 年,“浙江拍”竞拍科技成果338 项,总成交价超4.09 亿元,增值率超38.8%,在技术资源市场配置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浙江科技成果拍卖形成的“成果来自市场,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符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精神,得到时任科技部万钢部长、王志刚书记的充分肯定。2015 年8 月,科技成果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等内容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2016 年11 月,在周国辉直接推动下,浙江省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全省域示范区。从基期2015 年开始到2019 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总指数从100 提升至233.8。5 年间增长了133.8,年均增长率达23.65%,表明浙江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科技部负责人指出,浙江的示范区建设是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转移行动的具体抓手,将为全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新模式与典型范例。
郭学益教授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起人,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促进有色行业创新发展,在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作为平台理事长,他充分发挥平台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力促进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获得了行业广泛认同。目前,有色联盟已聚集行业专家1000 余名,成员单位200 余家,与50多家科技产业园区、600 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交流合作机制。
郭学益理事长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锡矿山闪星锑业、中国恩菲、北矿集团、中冶瑞木新能源、新疆新鑫矿业、江钨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十家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镍钴钨锑战略金属冶金固废清洁提取与无害化技术”项目(总经费8142 万元)。
在郭学益带领下,平台自成立以来,积极为企业组建专家工作站,更高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先后组建株洲三特环保、山东烟台恒邦、福建龙岩紫金矿业、深圳金鼎丰贵金属等20 余家专家工作站;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技术升级,建立产业技术标准,形成有色金属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院士专家行活动,克服疫情等各种影响,先后组织30 余次院士专家行活动,深入企业考察交流,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组织了“中国铜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大会”、“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科技大会”、“全国冶金化工环保工程技术交流及成果展示会”、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论坛等40 余场技术交流活动,先后有1200 余家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参会,发布技术成果及技术需求,加强对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组织行业60 余位专家编写《2015-2020 有色金属烟气制酸及污酸处理技术调研报告》,报告征集筛选了26 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科技成果以及其他16 项相关成果,200 余项相关专利,推广污酸治理先进技术,实现重金属冶金工厂污酸清洁处理;联合相关单位编撰《有色金属绿色智能选矿厂实用技术与装备调研报告》《2020 有色金属分析检测实用技术仪器项目案例调研报告》,促进行业发展;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为格林美、湖北大冶、湖南金源、广东先导、赤峰云铜、山东方圆等企业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及操作技能工人1200余人;依托中南大学,组织资源循环和环境保护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第一期有40 余位企业高管参加,后期计划连续培养行业高管500 名以上;为应对新冠疫情,组织开展空中讲堂和线上技术交流活动,为企业提供持续技术服务,共计举办网络公益课堂40 多场,在线技术研讨交流20 余次,企事业单位受益职工约5 万人。
郭学益带领研究团队,围绕“城市矿产”绿色循环、二次资源清洁回收、资源循环过程强化和材料循环再造,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成为国家示范工程,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及资源循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国内外影响。
谢元德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我国第一代民营科技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他就领衔创业,公司被新华社推介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民营企业”。
经过40 余年奋斗,盛隆电气已经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及智慧能源管理领域的领先企业,旗下现在有35 个子公司(或工厂)、2个研究院,业务遍布世界上50 多个国家及地区。盛隆电气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端配用电市场长期被西方跨国公司垄断的格局。
谢元德是我国最早举起产学研合作大旗的企业家之一。他对产学研合作有高度自觉。早在1988 年,他就发起成立盛隆科技咨询协会,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搞横向联合,开展科技攻关。1994 年,他在武汉洪山礼堂主持召开有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1000 多人参加的产学研合作大会,把走产学研合作道路确定为企业的基本发展战略,受到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1999 年,他在北京成立了由我国著名电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领衔的电气设备研究所,这个校企合作平台的横空出世,再次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谢元德不仅重视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而且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他曾经提出:“要把盛隆电气办成一个大学校。”为此,他创办了以产学研合作培养“双创”人才为特色的盛隆创业学院,帮助年轻人成长、成才、成功,培养企业家与领军人才。他经常说 :“盛隆电气不但要成为一个制造优质产品的企业,而且还应成为一个培养企业家的平台。”他首创的被称之为“群体老板制”的创业者共同体模式,在盛隆电气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工信部和湖北省主要领导的称赞,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等写进了案例库。
谢元德不但勇于实践产学研合作,而且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理论创新。他一直密切关注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动向,保持和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专家的互动,不断更新自己对产学研合作的理解和认识。他经常说 :在中国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走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道路 ;二是不能只盯“产”“学”“研”,还要重视“政”和“用”,要大力提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三是要在“融合”上下功夫,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造“政产学研用命运共同体”。他担纲编写的《盛隆群体老板之路》和《盛隆电气四十年》等书籍,汇聚了他40 余年从事企业管理的思考与探索,在理论上有很多创新,受到政产学研用各界人士的关注。2017 年,盛隆电气集团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并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
谢元德堪称民营科技企业家中的典范,作为一位知名大企业的掌门人,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走正道、办良企、育人才”;始终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搞实体经济,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对盛隆电气集团非常认可,他曾经在给工信部的一份报告上批示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像盛隆电气那样实实在在做事的企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忘初心,努力报效祖国,始终践行他1979 年成立盛隆电气之时,在一块水泥板上写上的那句话:“为四化建设出力,为人民造福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