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苏靖
1.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山东济南 250101;2.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 250101
2 型糖尿病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水平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 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的主要病变特征是胰岛β 细胞生理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1]。 如果患者的血糖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反复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进一步诱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甚至有截肢的风险[2-3]。该文以研究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和对血尿电解质以及叶酸水平所产生的影响为目的,对该院在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所收治的88例2 型糖尿病患者, 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和英格列净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糖尿病并发症率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该院接受药物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88 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4 例。对照组中男性23 例,女性21 例;糖尿病史1~22 年,平均(5.8±0.6)年;年龄31~78 岁,平均(50.4±7.2)岁。 治疗组中男性25 例,女性19 例;糖尿病史1~19 年,平均(5.7±0.7)年;年龄33~79 岁,平均(50.1±7.3)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对照组:三餐后口服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1),0.5 g/次,连续用药3 个月。治疗组:三餐后口服二甲双胍,0.5 g/次, 早餐前口服英格列净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0351),10 mg/次,连续用药3 个月。
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②药物治疗前后血电解质、尿电解质、尿酸、血糖水平;③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④药物不良反应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治疗效果:显效:糖尿病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无糖尿病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糖尿病症状明显减轻,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达到甚至超过50%,无糖尿病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无效:糖尿病症状没有减轻,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没有达到50%,或有糖尿病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出现[4]。
血电解质:包括血钠、血钾、血钙;尿电解质:包括尿钠、尿钾、尿钙;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两组治疗后血钠、血钾、血钙、尿钠、尿钾、尿钙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以对照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
两组治疗后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 见表2、表3、表4。
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9 例,治疗组仅1 例,发生率分别为20.5%和2.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21,P<0.05)。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8 例,治疗组仅1 例,发生率分别为18.2%和2.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5,P<0.05)。
治疗组血糖水平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and uric acid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and uric acid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t、P 两组治疗后比较,t1、P1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P2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组别 时间 尿酸(μmol/L)餐后2 h 血糖(mmol/L)空腹血糖(mmol/L)对照组(n=44)治疗前治疗后t1 值P1 值治疗组(n=44)治疗前治疗后t2 值P2 值t 值治疗后P 值治疗后589.42±12.50 416.33±14.70 35.267<0.05 563.94±16.85 329.07±18.29 39.972<0.05 32.051<0.05 15.37±2.06 12.09±1.37 13.264<0.05 15.89±2.04 10.30±1.72 15.419<0.05 11.786<0.05 9.37±1.24 7.31±0.86 12.004<0.05 9.94±1.43 5.27±0.75 14.381<0.05 12.127<0.05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血电解质水平比较[(±s),mmol/L]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electrolyt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ol/L]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血电解质水平比较[(±s),mmol/L]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electrolyt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ol/L]
注:t、P 两组治疗后比较,t1、P1 对照 组治疗前后比较,t2、P2 治疗 组治疗前后比较
组别 时间 血钠 血钾 血钙对照组(n=44)治疗前治疗后t1 值P1 值治疗组(n=44)治疗前治疗后t2 值P2 值t 值治疗后P 值治疗后136.51±24.16 139.56±15.24 12.006<0.05 136.38±10.45 137.56±18.70 11.629<0.05 11.973<0.05 4.13±0.52 4.99±0.35 11.435<0.05 4.02±0.29 4.43±0.27 11.019<0.05 11.143<0.05 2.31±0.45 2.68±0.24 11.026<0.05 2.36±0.25 2.49±0.16 11.005<0.05 11.004<0.05
表4 治疗前后两组尿电解质水平比较[(±s),mmol/L]Table 4 Comparison of urine electrolyt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ol/L]
表4 治疗前后两组尿电解质水平比较[(±s),mmol/L]Table 4 Comparison of urine electrolyt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ol/L]
注:t、P 两组治疗后比较,t1、P1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P2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组别 时间 尿钠 尿钾 尿钙对照组(n=44)治疗前治疗后t1 值P1 值治疗组(n=44)治疗前治疗后t2 值P2 值t 值治疗后P 值治疗后106.35±19.56 128.31±15.19 23.516<0.05 106.38±10.45 113.56±17.51 15.281<0.05 18.946<0.05 43.56±3.28 54.95±4.34 18.524<0.05 43.02±4.16 50.29±4.72 15.739<0.05 13.965<0.05 2.36±0.25 2.95±0.41 11.538<0.05 2.31±0.24 2.59±0.29 11.003<0.05 11.127<0.05
表5 两组血糖水平复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比较[(±s),d]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time to normal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表5 两组血糖水平复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比较[(±s),d]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time to normal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组别住院总时间 血糖水平复常对照组(n=44)治疗组(n=44)t 值P 值19.72±3.69 13.41±3.06 15.362<0.05 13.50±2.75 11.29±1.54 12.207<0.05
近年来,随着该病的临床发病率水平明显升高,患者的年龄结构有逐步年轻化的发展趋势[5-6]。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反复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进一步诱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会明显, 甚至有截肢的风险。胰岛素是目前全社会公认的一种,2 型糖尿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单一、长期使用胰岛素类药物,有时候会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患者出现心悸、饥饿感、出汗等不良反应,使血糖水平的达标率降低,具有一定局限性[7]。达格列净属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的一种有效抑制类药物,该药物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选择性,作用于患者体内之后,可以对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过程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 使尿液中葡萄糖的排泄率水平增加, 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血糖水平[8]。 达格列净能够对患者肾脏血管的重构过程产生一定抑制, 从而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使疾病的发展速度明显减慢,有效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使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显著提升[9]。 该次研究中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单纯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0.5%,且观察组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糖尿病并发症各1 例, 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 例和8 例(P<0.05)。 与相关文献[10]报道结果一致 (应用达格列净治疗的治疗组的有效率在90%以上)。 此外,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电解质、尿酸、血糖等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和改善情况也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 上述研究结果数据可以充分说明,2 型糖尿病患者的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的优势性、有效性、安全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将其作为常规药物应用,使更多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控制[11-12]。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血糖和尿酸水平,对血、尿电解质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使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