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卢佼 李发雨
如何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新作为?长沙高新区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担当“三高一城”领头雁,打造“全国一流高新区”。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园区的每个元素都要行动起来。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引进和培育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升级双创孵化服务,致力于培育、引进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服务,扎扎实实推进区域创新建设。在这些科技创新企业中,涌现出了一批在高端技术领域等“硬”科技上不服软,在“互联网+”领域等“软”创新上有硬实力的典型代表,它们共同用科技创新支撑起长沙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着全省科技阔步前行。
“硬核”科技, 打破垄断尽显湘企力量
小巨人,大能量。在高端科技领域,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麓谷科创园内,一批具备“独门秘笈”的企业已经成长壮大。
“我们在光纤激光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方面已能完全摆脱进口依赖,同时在国内的器件上也有了很大突破。”大科激光董事长郭少锋在公司万瓦级光纤激光器投产仪式上自信满满地推荐起自家产品。而关键技术的掌握也让大科激光发展迅猛,成立不到3年,营收已近亿元。
大科激光的快速发展,与其抓住了“高亮度”与“抗高反”这两个市场痛点紧密相关。“高亮度激光器是我们具有核心优势的硬核产品。将来,我们的工业光纤激光器的功率量级将突破十万瓦,为中国制造走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郭少峰对未来充满希望。
2020年12月22日,天仪研究院研制的第20颗和第21颗卫星——“海丝一号”和“元光号”,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往太空。其中,“海丝一号”是中国首颗面向海洋和海岸带科学观测、对标国际先进指标的商业SAR(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相比其他国家发射的商业SAR卫星,我们的SAR卫星主要特点是更轻薄、更智能、更便宜,在设计层面和工业器件层面都有新的突破。” 天仪研究院CEO杨峰介绍,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意味着公司在国内商业SAR卫星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掌握核心技术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芯片封装企业长沙安牧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牧泉科技”)董事长朱文辉看来:“所有的智能都跟芯片相关,而所有的芯片又都跟封装有关,长沙要发展‘三智一芯,离不开高端封装企业。”这家第一批落户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麓谷科创园的企业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该公司依托全球领先的系统级三维集成技术(3D Sip),可提供 CPU/GPU/AI/NAND 等高端芯片的国产化封装服务。此外,为打破我国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供应基本被国外垄断的现状,该公司还和湖南进芯电子等企业一道,组建了一个集研发、封装、应用于一体的科研团队,共同承担了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自主高端芯片及其封装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并取得新进展,高性能DSP芯片完成初步研发、设计、生产、封装与测试,即将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打破新材料领域的垄断上,东映碳材争了一口气。碳纤维凭借高模量和高导热性能优势,在航空航天及5G设备等领域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国内相关研究进程较慢,大多仍处于试验和初步探索应用阶段,产业化生产方式还不成熟。因此,碳纤维材料一直被日美企业所垄断。令人欣慰的是,当前东映碳材已全线打通了從高品质沥青制备到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的工艺路线,建成了一条20吨/年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可批量制备高导热碳纤维和高品质沥青,具备从技术工艺到装备设计的全部知识产权,实现了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自主化生产。此成果打破了日美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拓展“互联网+”,“软”创新展现更多可能
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今天,如果把制造业比喻成一台向前奔跑的汽车,那么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就相当于是润滑油,没有好的润滑油,汽车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2020年以来,长沙吹响了“软件再出发”的号角,誓要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这一年里,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发挥园区品牌集聚效应,致力于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和服务,为优质企业加速赋能,俨然已成为长沙高新区服务创新创业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
2020年12月2日,湖南省互联网协会在长沙高新区发布了《2020年湖南省互联网企业50强发展报告》。此次公布的湖南省互联网企业50强中,长沙高新区占了28席,其中有4家是创业服务中心毕业或在园企业。
“要建设健康中国,信息化是重要手段,而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医联(共)体的搭建,将区域内一个个医疗信息孤岛进行互联互通,连点成线、聚线成面,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星科技总裁王伏虎表示,目前,公司拥有400余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业务范围涵盖湖南、湖北、广东等17个省份,拥有4000余家合作医疗机构,覆盖范围超一亿人。
与创星科技一样深耕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和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人和未来”),是一家以基因科技为核心的科技企业,致力于基因科技与数据智慧面向临床科研应用的全面转化。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生物信息专属处理芯片,推出的GTX一体机可在30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3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全基因组计算任务,5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6小时的全外显子组计算任务,真正为临床与科研工作人员赋能,为疾病诊断和知识挖掘提速,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新基建。”人和未来董事长袁梦兮自豪地表示,目前公司已形成临床个体化基因检测、基因大数据先进计算的产业布局,搭建起全国首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基因信息大数据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产学研平台。
在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麓谷科创园,还有一家名为展通科技的创业公司,虽然它未进入50强名单,但在信息产业领域也是硕果累累。
“我们是一家年轻而又快速发展的安全信息科创企业。年轻,是因为公司成立仅6年;快速,是因为公司从2020年5月入驻园区至今不到一年,不仅增租了一整层办公楼,还分步有序地组建了6家子公司。”展通科技董事长邹展志介绍道。
展通科技研发的“企业自主双控平台”,集风险分布、隐患情况、体系文件、预警预告、基本信息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有效帮助各类企业自主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最终实现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公司还通过“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技术手段,为安全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化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技术服务保障,共同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领域新业态,安全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目前,展通科技研发的系列信息化产品已在全国近30个省区市得到了广泛应用,助力300余家政府单位实现智能化监管,3万多家生产经营单位实现安全生产,并与全国近200家社会化服务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从高精尖的硬核科技,再到“互联网+”新模式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精英荟萃,优质企业不胜枚举。在长沙高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这些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实,它们还只是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在园科创企业的缩影,还有大批类似的企业正在成长、成型当中。自1999年创建以来,我们按照长沙高新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总体要求,围绕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个中心任务,不断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搭建了一个为创业者提供从萌芽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培育科创企业3700余家,其中创业板、新三板上市企业26家,规模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在梳理园区企业时,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胡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