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好哭”地

2021-04-20 13:18马小铃
大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莱顿课业植物园

马小铃

那些崩溃的过往

记得第一次在英国公交站等车,一位大叔走过来问了我一句:“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听完这句话,我先把这翻译成汉语“你在这儿多久了”,随后得出汉语的答案“我来英国一个月了”,之后再翻译成英文输出出去:“One month”。没想到,大叔吓得大惊失色,缓了好一会儿才解释给我听:“我是问你在这儿等车多长时间啦!这个巴士每20分钟一趟,我看看还要等多久!”一番解释把我羞得无地自容。

由于语言的不顺畅,带给我最直接的压力便体现在课业上。成绩单上的数字并不能直接体现我的英文表达能力,在最初的半年中,每节课我能听懂的不到10句话。

上课听不懂,作业写不完,语言环境为我带来的压力切切实实地体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变得愈发敏感多疑,甚至在走廊里偶尔听到一个“China”,都会怀疑别人是不是又在嘲笑我在课堂上的糟糕表现。

留学之前,我不止一次地下定决心,自己一定努力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绝不仅仅生活在中国学生的小圈子里!但除了日常生活和沟通,由于文化大环境的差异,使得我感到自己孤立无援。那么多个夜晚,我只能一个人待在宿舍中,没有人互诉心事,没有人陪伴,跟家里报喜不报忧,同时还要担心接下來的课业压力。

压力得到了真正专业的舒解

从英国毕业后,我在迪拜工作了三年,后来到荷兰留学,重新成为了一名留学生。不过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留学生,竟然会栽在了课业本身上。再次留学我大幅度跨专业,选择了国际政治这门学科。怎料,没有基础的学习比我想象中难得多,上课老师讲述的某个外交案例所应用的理论,是我查百度也没能得出的结果。等我好不容易在某个政治论坛上看到对这个理论的说明时,老师都快把整本书讲完了!

最初我还在安慰自己:没关系,我可以用勤奋弥补,走当年留学的老路,晚上自学!然而在政治这门学科上,这项金科玉律似乎不那么管用了,我经常坐在图书馆一整天,书上的每一个字都认识,可连起来就是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我也有考虑或许是语言不精的问题,于是特意高价在网上购买了原版书的中文翻译件,想着用母语去理解,结果仍旧不知所云。一连三个星期,我都在课堂上懵懵懂懂地“摸鱼”。直到一个又一个deadline来临,我仰天长啸,然而老天并不搭理我。

压力的直接体现,便是我开始极度地情绪化,随时随地都能流下一斤眼泪。每次跟家人视频,我根本忍不住“报喜不报忧”,往往说上两句就开始号啕大哭,哭自己为什么放着挣钱的工作不做,却跑回学校里受苦,我根本不是做研究的料啊!哭完了自己,我又开始埋怨政治这门学科:怪不得国家间总有纷争,连总统首相都搞不明白的问题,让我来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全系的同学们数我年纪最大,可是在基础和知识储备上,我却是最差的,而且还是怎么用功都赶不上的那种,这可如何是好?

在学生宿舍里哭得多了,我对屋子里的整体环境都产生了条件反射:一坐到窗前的椅子上眼圈就红——因为这是我平时跟家里人视频时坐的地方。我意识到再哭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要脚踏实地把落下的功课捡起来。于是来到荷兰最初的3个月内,我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自习,经常读文献过于投入,等到一抬眼看见窗外的微光,竟不知是清晨还是夕阳。同时我也疯狂地向别人请教,加了全系所有人的WhatsApp,有问题就轮着问,以免同一个人被我问烦了。虽然实在的工夫没少做,可压力丝毫没有减小,我仍旧经常性地躲起来啜泣流泪,自我感动于勤奋和委屈。

后来,我偶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好哭”的地点。我们莱顿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整个地下一层,都是为音乐专业同学准备的练习室,每个房间内有相应的乐器,每个人每天可以提前预约租用一小时,360度无死角隔音,费用还极其便宜。这倒是个释放压力的好出去!我办理了钢琴训练卡,每天都来这里,弹弹琴,哭一哭,不仅陶冶了艺术情操,还释放了压力,关键这里隐秘又隔音,完全可以放声大哭,没有任何顾忌!自从办理了钢琴卡,我的压力呈指数性减小,课业上的困惑也随着我的努力一点点明朗起来。一天,我照常按照预约时间来到钢琴室,走进去便发现了上一位学生忘记整理的“现场”:满桌子的鼻涕纸,琴键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嘿!看来不止我一个人把琴房当成释放压力的“哭房”呢!

虽然工夫没少做,可压力丝毫没有减小,我仍旧经常性地躲起来啜泣流泪,自我感动于勤奋和委屈。

更多疏压选择

有了这类经验后,我便开始“八卦”了起来,总会关注学校的角角落落,想要找到其他像琴房一样“好哭”的地点,找到一群和我一样急于释放压力的人。别说,还真被我找到了!莱顿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植物园,这里种植着许多世界上的珍稀物种,每年只对公众限时开放,但对本校的学生就慷慨得多。在这片植物园里游览拍照,是每个毕业生临走前的“must do”。植物园里有许多独立的玻璃房,在不对外开放的工作日期间,较少有人来,于是为这里营造了一个天然的“哭房”——想象一下,傍晚时分,左手边是珍稀物种,右手边是玻璃房外的残阳落晖,放眼远处是整个莱顿的河景,有仇的哭仇,有冤的哭怨,不仅没人打扰,环境还足够天然,是不是觉得眼泪都浪漫了起来?如果害怕孤单又巧遇几个好友同样心情低谷,甚至可以来植物园“组团痛哭”。这个植物园最初是为本校生物系学生做实验建造的,因此保留了学生观测和讨论时的group study room(小组作业房间)。使用这个小组房间,学生需提前预约使用时长,到时把门一关,三五好友抱头痛哭,立地成团,即哭即走,方便快捷不花钱。

当然了,解决压力的办法自然不仅限于校园内部。荷兰是一个海洋国家,几乎每个城市骑车半小时内必到海边,这也成就了一条条同学通向海边的“释放之路”。我第一次去荷兰海边时选择了海牙的Scheveningen海滩,竟然意外碰见了几个本校的中国留学生,聊上几句,才知道他们因为心情不好,来此玩海上蹦极,想要疏解一下不爽的情绪。我站在下面看着他们一个个勇敢地跳下来,玩完再就着海风吃几条上头的“洋葱卷生鲱鱼”,任何压力都瞬间飘得九霄云散了。不得不说,大海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它的风浪可以把一切烦恼都带走,却给我们留下了平静与安详。

不过,这个年纪的我更明白凡事要科学地面对和解决。在遇到压力时,我不仅适当地释放自己,也去学校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不过,这个年纪的我更明白凡事要科学地面对和解决。在遇到压力时,我不仅适当地释放自己,也去学校寻求了专业人士的帮助。莱顿大学的心理咨询辅导部门,免费为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在我最初感到自己跟不上课堂进度时,便预约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讲明了自己面临的窘境。心理老师不仅跟我分享了自己曾经作学生时面对课业压力的办法,还给了许多实际的建议,比如在做presentation时,用力握紧话筒便会有效降低紧张情绪,使得语速更加平稳、思维更加清晰。甚至还在学校内部网站中帮我搜寻了我的任课教授的著作,让我从这些著作的评述中入手,找到每个老师侧重的理论方向,事半功倍。心理咨询的老师会定期发邮件询问我的状况,也会提醒我学校近期举办的一些活动。3月的一天,学校为了庆祝城市内郁金香丰收,在学生活动中心免费派发郁金香,若不是心理老师提醒我,我可要错过了这次“薅羊毛”呢!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莱顿课业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每一个用心浇灌的梦想都会盛开艳丽的花朵
《电气控制与PLC》课业探索与实践
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交互课业设计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