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欣欣
学科分类:物理
歌词重温:你听到我的呐喊、我的声音了吗?——凯蒂·佩里《咆哮》
科学密码:
众所周知,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它能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就像往一池静水中投入一颗石子而引起的波纹荡漾,声源就是那颗石子,介质就是池水。
但并非所有的声波都可以被人耳识别,能被人听见的声波频率在20~20 000 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高于20 000赫兹的被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等领域有很多的应用。
次声波传播距离远,具有极强的穿透力。1961年,蘇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实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足以证明其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和穿透力。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原来,声音的传播速度主要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反抗平衡力就是当物质的某个分子偏离其平衡位置时,周围的分子就要把它挤回到平衡位置上所产生的力,所以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传播得就越快。比如铁的反抗平衡力比水大,所以声音在铁块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同样,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音的传播。声音在晚上传播要比白天远,原因之一便是白天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上升的热空气,被快速折射到了空中;晚上冷空气下降,声音会沿着地表缓慢传播,不容易发生折射。
此外,声音的传播也和阻力有关,声音会因外界物质的阻挡而发生反射,例如人面对群山呼喊,就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