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无为县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2021-04-20 05:57李少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经济性状产量

李少平

摘 要:为探索优质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其在无为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开展了单季晚粳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青香软粳、镇稻656等品种生育期较适宜,抗性较强,丰产性好,宜在无为县作为单季晚粳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单季晚粳;生育性状;经济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97-02

无为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常年种植水稻5.7万hm2,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5.8℃,年际变动在15.1~16.9℃,变幅1.8℃,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一般最高气温在36℃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5℃。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无为县棉花种植面积越来越小,水稻面积逐渐扩大,主要以一季稻种植为主。但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水稻品种多、乱、杂现象仍然存在,给种植造成一定风险。为此,笔者于2019年对无为县市场在售的14个单季晚粳新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在无为县种植的粳稻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无为县泥汊镇三溪村进行。试验田面积1000m2,土壤肥力水平中上等,肥力均匀,灌排方便,交通便捷。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共14个,分别为常农粳151、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弋粳149、绿粳58、秀水121、青香软粳、镇稻6709、镇稻6726、镇稻656、武育粳39号、南粳晶谷、武育粳80、金香玉一号,以参试的常规粳稻的平均产量作为对照产量。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60m2,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

1.4 栽培管理 所有试验品种统一在5月27日播种,6月23日人工移栽,移栽规格18.3cm×20.0cm,每穴4~5苗。48%复合肥(6-16-16)300kg/hm2作基肥,7月6日追尿素187.5kg/hm2,7月12日追施51%复合肥(17-17-17)262.5kg/hm2;6月15日用53%苯噻酰·苄1200g/hm2除草,与肥料混匀后撒施。病虫害防治:7月15日用35%氯虫苯甲酰胺90g/hm2+30%醚菌酯375g/hm2+50%吡蚜酮150g/hm2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8月3日用35%氯虫苯甲酰胺90g/hm2+30%醚菌酯375g/hm2+19%啶氧·丙环唑1050g/hm2+50%吡蚜酮225g/hm2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8月14日用35%氯虫苯甲酰胺90g/hm2+19%啶氧·丙环唑1050g/hm2+70%丙森锌1050g/hm2+50%吡蚜酮225g/hm2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8月10日放水搁田,之后干湿交替,前水不见后水,直至收获前7d断水。

1.5 产量测定 11月12日分品种收获,分品种进行田间现场称重、测量水分。稻谷水分以14%为基数,若实测水分高于14%,则以高于14%的部分进行打折;稻谷含杂按2%进行打折,最后得到每个品种的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各参试品种中,绿粳58和秀水121生育期最长(166d),武育粳80和金香玉一号生育期最短(150d),其他品种生育期在151~162d。

2.2 田间抗性 由表1可知,除金香玉一号中感稻曲病以及青香软粳和镇稻656轻感稻曲病外,其他品种均不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所有品种抗倒伏性较强。

2.3 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株高在79.2~94.8cm,武育粳35号最高,武育粳80最矮;分蘖率在183%~405%,镇稻6709分蘖力最强,镇稻656最弱;有效穗数在259.05万~430.95万穗/hm2,镇稻6709最多,武育粳39号最少;成穗率在61.7%~85.9%,武育粳39号最低,镇稻656最高;穗总粒数在119.7~217.1粒,武育粳80最多,镇稻656最少;穗实粒数在90~147.2粒,武育粳39号最多,镇稻6709最少;结实率在62.8%~86.8%,镇稻656最高,武育粳80最低;穗长变幅在15.1~18.1cm,武运粳31最长,镇稻6726最短;千粒重在24.7~29.8g,武育粳39号最高,秀水121最低。

2.4 产量 由表2可知,产量最高的品种为镇稻6709(12148.5kg/hm2),其次是武运粳31(11523kg/hm2),最低的为秀水121(8884.5kg/hm2)。其中,比对照平均产量(10753.8kg/hm2)高的品种有:武运粳31(11523kg/hm2)、武育粳35号(11104.5kg/hm2)、青香软粳(11299.5kg/hm2)、镇稻6709(12148.5kg/hm2)、镇稻6726(11313kg/hm2)、镇稻656(11470.5kg/hm2)、武育粳39号(10810.5kg/hm2)、金香玉一号(11148kg/hm2);比对照平均产量低的品种有:常农粳151(10351.5kg/hm2)、弋粳149(9906kg/hm2)、绿粳58(10126.5kg/hm2)、秀水121(8884.5kg/hm2)、南粳晶谷(10347kg/hm2)、武育粳80(10120.5kg/hm2)。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青香软粳、镇稻656等品种的生育期比较適宜,抗性较强,丰产性好,宜在无为县作为单季晚粳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试验期间,期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与2018年相比,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提高,生育期有所缩短。

参考文献

[1]颜凤亚.阜宁县粳稻新品种对比实验总结[J].北方水稻,2015(4):62-64,73.

[2]廖焕祯,邱时林,梁秀平.兴国县直播早稻品种筛选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9(1):48,97.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经济性状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大豆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宽柄芥3个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