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追梦人
——记“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2021-04-20 04:50
陕西画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考古队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

△ 2009年,王建新教授第一次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在其国家历史博物馆门前拍照留念

他们,坚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定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他们,直面科学研究前沿和难关,填补多项考古研究空白,把中国游牧文化考古理论和实践带入国际领先水平,构建了丝绸之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和研究主导权。

他们就是王建新教授领衔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由8名教师和12名学生为骨干力量的一支优秀科研团队。他们爱党爱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孜孜以求,坚定推进中国考古“走出去”,把中国游牧文化考古理论和实践带入国际领先水平,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中国方案”,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前夕,在乌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访乌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接见了中亚考古队员。

2021年2月20日经省委同意,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决定在全省开展向“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学习的活动。

△ 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文化部长会见中乌考古队全体成员

坚守初心、知识报国的爱国精神

大月氏是曾经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时被匈奴击败西迁中亚。公元前138年,张骞为联合大月氏夹攻匈奴,第一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1999年,在中国考古学年会闭幕式上,王建新首次提出要开展境外考古,他的想法有力而坚定:“中国考古一定要走出去,只有把中国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来看待,才能更清晰地认知中华文明的特质和优势。”“走出去”,意味着要离开深耕多年的“舒适区”,面对混沌不明的前景。王建新掷地有声地回答:“既然决定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一定要走出去,那我就带个头吧。”他组建团队沿着张骞的足迹,将寻找大月氏的文化遗存、探索丝路沿线人群迁徙交流的历史进程作为不懈追求。

△2018年10月18日在塔吉克斯坦喀什喀尔墓地,为了拍照光线均匀,队员们在大风中奋力撑起一张大白布

◁ 2017年,拉巴特墓地发掘现场,中乌学者配合工作

◁2020年1月,队员肖国强与苏河在圣彼得堡历史研究所资料室工作

20余年来,中亚考古队师生以丝路起点西安为原点,手持考古铲,一铲一铲往下挖,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所到之处,总会想尽办法在驻地升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国旗飘扬,是他们执着前行的力量源泉,更是他们知识报国的生动写照。他们把考古“论文”写在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直到中亚的广袤大地上,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驼铃回响的千年丝路唱响了新时代高校师生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浩浩长歌。

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

关于大月氏在中国境内的遗存,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在河西走廊西部。《史记》《汉书》也都明确记载月氏在“敦煌祁连间”。“考古人不吃剩饭,一定要去现场”,这是中亚考古队持之以恒的工作准则。

他们长期身处高原、大漠、戈壁,风吹日晒,吃的是一个馕饼、一根香肠,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的“考古套餐”,黝黑而粗糙的脸庞展现着中国考古人的毅力和决心。他们在细致的文献梳理和持续的考古研究基础上认识到,在匈奴语中“祁连”的意思是“天”,我国史书中对月氏的最初记载与匈奴有关,匈奴语中的祁连山应该是天山,“敦煌祁连间”实际上是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中心的东天山地区。他们在东天山南北两侧发现了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石人子沟(东黑沟)遗址群、乌拉台遗址和西山遗址等4处早期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初步确认了东天山地区是古代月氏在中国境内的原居地,石人子沟遗址群很可能就是与月氏人有极大关联的王庭遗址,这一成果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发现要得到证实、赢得国际学术界公认,需要进一步寻找、确认西迁后的月氏文化遗存,并将两处的文化进行系统比较和印证。中亚考古队追踪着月氏人西迁的路线,从新疆一路考察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牢记使命、传播文明的担当精神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是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作为首支进入中亚的中国考古队,中亚考古队经过艰苦摸索,形成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创造性提出了关于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念,揭示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普遍存在及分布规律,确立了居住遗址、岩画和墓葬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丰富了游牧文化考古,填补了多项丝路考古的空白。

他们将西北大学首创的考古学研究、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管理“三位一体”考古学学科体系广泛应用于中亚考古实践,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联合考古之路,培养和塑造了我国和中亚各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学术品格,充分展现了中国考古学科和中华文化的自信、开放、包容。

潜心研究、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015年对乌兹别克斯坦撒扎干遗址的发掘,是考古队在乌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由于当地条件有限,所有队员只能住在遗址附近的一处已经荒废的儿童福利院内,所使用的床具均是年久失修的儿童床具。他们克服了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交流支持困难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在乌兹别克斯坦西天山地区,国际学术界认为的“空白地带”,新发现了数百处古代文化遗迹,发掘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康居贵族墓,建立了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史上首座保护大棚,基本廓清了古代康居的南部边缘,把寻找月氏的范围缩小到了撒马尔罕以南、阿姆河以北的区域,最终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长达3年的潜心研究和系统比对,认为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找寻已久的大月氏的文化遗存。

从1999年首次提出开展境外考古,到2009年初步确定开展中外联合考古的目标与思路,再到2019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2020年举办“踏着张骞的足迹——中亚考古成果展”。20余年来,中亚考古队筚路蓝缕、接续奋斗,把青春与智慧全心投入“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这一重要历史使命。

在中亚考古队的感召和引领下,国内外多所高校、博物馆、研究机构的多学科师生和研究人员,协同攻关、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成为我国与各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典范。

(本文图片由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考古队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西北大学求捐“一杯奶茶钱”上热搜
The Analysis of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ntz Fanon’s Post-colonialism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善良是我们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