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萍 焦竹青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田间管理核心技术一直都是规模化种植高产栽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掌握夏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做好各个环节重点管控,可有效节约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供给。
一、范围
本栽培模式重点介绍了夏季种植玉米高密高效高产、集约化规模种植所需的品种、生态生产条件和宽窄行密植、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集成技术。本模式适用于玉米品种联美853全国适种区域夏播大田规模化集约生产。
二、适用对象
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
三、种植模式
模式统一采用品种、宽窄行密植、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农机农艺配套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
四、核心技术
(一)品种
品种首选竖叶、耐密、小株型玉米品种联美853。该品种茎秆柔韧、耐密、水平抗性强、中大穗、结实性好、粒质量高、脱水快、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稳产性好。
(二)栽培方式
宽窄行超高密度种植。宽行80 cm,窄行35 cm,每667 m2种植6000~7200株。
(三)水肥一体化
微喷带喷灌设施,配设旋肥装置。窄行中间铺设直径16 mm微喷管道,主管道根据水泵大小匹配,灌溉时间视墒情而定。
(四)绿色防控
1.抗性品种使用联美853,抗病性强,可有效减少病害;高抗倒伏,无需化控,可有效节约种植成本,降低化學用药危害。
2.科学精准用药。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科学用药,适期、适量、对症用药,水肥一体化用药或飞机防治,提高施用效果,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五)全程机械化
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控、收获全程机械化。
五、适宜的基础条件
(一)适宜的种植区域
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域及联美853国家审定确定的种植区域。
(二)气候条件
1.气温。平均气温14~15 ℃,无霜期214~225 d,6—9月积温2300~2700 ℃,平均气温24.6~25.4 ℃。
2.降水。年降水量675~744 mm,6—9月降水量390~570 mm。
3.日照。年日照数2000~2300 h,6—9月日照数820~870 h。
(三)土壤条件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平整,耕层土壤质地为轻壤黏土,土壤耕层20 cm以上,有机质含量≥
16 g/kg,全氮≥1.0 g/kg,有效磷≥13 mg/kg,速效钾≥
100 mg/kg,pH为7.0~8.5。
(四)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指标满足国家规定种用标准和目标产量超高密度标准要求。纯度96.0%及以上,净度99.0%及以上,发芽率92%及以上,水分含量13.0%以下。集约化规模种植,面积1.33 hm2以上。
六、播种
(一)播种前准备
1.种子处理。直接选用包衣种子,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预防苗期病害。
2.灭茬。前茬小麦种植地块,麦收后及时灭茬。
3.播种机械。选择农哈哈集团最新专利2BYFSF-6玉米免耕施肥精播机,机定株行距。
(二)播种期
黄淮流域6月10日前播种结束。
(三)播种量
合理密植,每667 m2种植6000~7200株玉米。
(四)播深
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
(五)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养分丰缺调整氮磷钾比例,配方施肥。建议使用控释肥。
按照目标产量,播种时每667 m2底施氮磷钾总含量50%的控释配方肥(26-16-8)50~60 kg,有效活菌数(cfu)≥0.2亿/g、有机质≥40.0%的生物有机肥50 kg。
七、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出苗期至拔节期)
1.化学除草。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在玉米苗3~5叶期喷雾除草。
2.防治病虫害。防治苗期黏虫、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蓟马、灰飞虱、金针虫、地老虎和红蜘蛛等。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或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等杀虫、杀菌剂防控。
(二)中后期管理(小喇叭口期至成熟期)
1.攻穗肥。在大喇叭口期,玉米11~13叶展开时,每667 m2追施尿素30 kg或主要成分氮磷钾、有效含量≥350 g/L高氮液态肥1 kg(液态肥亦可结合病虫防控飞防喷施),结合降水或浇水完成。
2.防治病虫害。重点预防玉米褐斑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等,控制玉米螟、棉铃虫等穗虫。可在大喇叭口期(心叶末期)选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等杀虫、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控,以飞防方式完成。施药时,可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防止上部叶片早衰。
八、适时晚收
自出苗算起,总生育期超110 d,完熟期收获。玉米的成熟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完熟期标志苞叶松散,籽粒乳线消失,胚部出现黑色层,玉米在完熟期收获,籽粒达到生理成熟,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