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的清晰认知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积极践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来源之一,孕育并成长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作风与传统等内容的综合体,内含着深厚的意识形态底蕴,镶嵌有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彰显了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一、革命文化内含的意识形态底蕴筑牢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石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锻造与淬炼出的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在其生成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信奉与尊崇的价值取向必然深刻影响着革命文化的思想内核,决定着革命文化的政治底色。从“隔着纱窗看晓雾”的朦胧状态到在比较鉴别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基于此,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孕育生成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革命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始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革命文化有过精辟论述,称之为“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这一论断清晰地表明,革命文化内含着深厚的意识形态底蕴。如“红船精神”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深耕细作、彼此支援、满腔热情、合群奋斗的生动写照。“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即一种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历史使命的生动体现,这一使命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创新,更重视实践上的创新。“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从根本上反映了“红船精神”的意识形态底蕴。“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坚守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如此才能为党和国家所坚持的发展道路、所秉持的理论体系、所遵循的制度规范提供持久深厚的精神支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开创、发展并逐步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思想之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动摇亦或是背离,都会令我们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为文化自信强基固本、引领航向。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历史印记,是被印证过、实践过了的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有了革命文化的支撑,方能更好地筑牢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把握文化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革命文化内嵌的人民性大众性铸就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文化由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构建、言说和阐释,文化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为巩固其专制统治服务。而普通民众社会地位低下,文化话语权很弱,只能被动地接受、服从封建专制文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革命文化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缔造的,承载着党和人民共同的革命历史记忆,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大众性。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无产阶级的政党属性决定了其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革命过程中,注重用科学的革命理论唤醒民众,创办红色报刊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用崇高的革命理想号召民众,“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注重用优良的革命作风凝聚民众,三大优良作风书写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佳话,即最好的例证。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以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参与到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提升个人价值、保障个人权利的革命运动中来。革命者开宗明义的人民立场,革命群众义无反顾地支持革命,两者在鲜活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共同孕育出革命文化。
实现文化自信,并不仅仅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文化内涵、文化实力的简单认知,而是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其高度认同文化所涵养的价值理念,积极践行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文化一旦失去人民群众的认同,势必沉寂于历史的浪潮中,遑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信,需要傳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这是因为,革命文化根植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亲自创造且深刻反映着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需求,记录着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历史过程。革命文化在战争年代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从而使革命最大程度地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踏寻红色热土,追寻先烈遗志,重拾人民群众的历史记忆,有助于引导人们不忘过往、不忘来路,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底蕴,全景呈现近代中华民族是如何实现从自卑到自信的心理转变过程。这将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提供强大支撑,为实现文化自信提供力量源泉。
三、革命文化彰显的奋斗精神厚植文化自信的实践根基
革命文化与革命实践交相辉映、共生共荣。没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革命文化将黯然失色甚至无从谈起。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开展的革命行动,无论是面对困境危局还是绝境险境,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畏艰难、不惧强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矢志不渝葆有奋斗姿态。革命文化作为革命历史的表征与反映,以文化的形态记录着这一奋斗征程。如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对党的奋斗目标的探索经历了从党的一大提出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到党的二大提出首先进行民主革命而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敢为人先、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即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寻找适宜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和革命道路的生动概括。大革命失败,使革命事业处于白色恐怖包围的低潮时期,在敌人疯狂搜捕与屠杀的险恶形势下,纵然有消极动摇者、叛变者,但更有李先念、彭德怀和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危急关头毅然选择加入党组织,矢志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在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摸索中开始将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转移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广大农村区域。在农村建设根据地、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游击战争、创建工农政权,点燃革命星星之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对这段革命岁月的深情讴歌。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坚持敌后抗战,促成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整风运动、加强思想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形成延安精神的实践之源。从南湖红船播下的革命火种到西柏坡吹响的胜利号角,靠着这种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由秘密走向公开,日益走进中国政治舞台,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不同的革命文化内容记录并反映着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实践活动与奋斗轨迹,奋斗精神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盲目自大、坐而论道,而是对自身文化孕育的时代背景、深厚内涵、独特价值的理性审视,是对自身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充分信心。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发展信心,源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即来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来自于党和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革命胜利实践,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持续探索与伟大实践。基于此,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找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根基,夯实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历史由奋斗书写,现实靠奋斗成就,革命文化内含的奋斗精神浇筑文化自信的坚强实践基础。一方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有一种历史感,在追溯历史、致敬历史中夯实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在奋斗中孕育、凝合的革命文化记录着革命者的革命行动、红色政权的建立过程,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葆有奋斗豪情,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丰功伟绩,为实现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革命文化推崇的奋斗精神,已经熔铸为中国共产党基本的政党精神,这种文化品格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党和人民继续书写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与辉煌,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与实践逻辑。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研究”(18JDSZ30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