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 要] 医疗卫生行业竞争的激烈化,对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从行政管理在医院发挥的作用出发,分析了医院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医疗卫生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02-0084-03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作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涉及职能、后勤、业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1],不仅关系到服务品质的提升,而且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行政管理在新形势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医院行政管理现状来看,其仍存在一些问题[2]。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业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医疗卫生行业也不能幸免,因循守旧势必不可行。只有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才能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3]。实现上述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工作。
一、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
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已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管理”在社会各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于医院而言,它关乎整个医院能否正常有序运转。第一,无论是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对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等质量的把控,甚至日常医疗科室及人员的分配等,都离不开行政管理,可以说行政管理几乎应用于医院的每个角落。做好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可以优化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保障医护人员利益,提高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第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还负责与外部部门如社区、上级主管部门等的沟通协调,服务社区、义诊等相关活动及上级主管部门精神的传达贯彻,都需要医院行政管理部门来承接。另一方面,于广大患者而言,它最大程度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品质要求的提高及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增加,医患矛盾不断出现。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不满时,及时寻求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合理表达诉求,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人文关怀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答复,避免了一些因医患矛盾升级引发的事件,最大程度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医院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管理流程设置不够专业。当前医院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各部门各科室也应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而目前醫院建院之初的历史遗留及后期新科室建立与新旧科室合并、改革等问题,使得一些科室间职责划分不明晰,工作范围出现重叠,管理流程要么过于烦琐,要么过于简单,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工作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例如一些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所需的汇报和审批流程烦琐,绩效考评出现过于简单或流于形式的状况等,都给科室或多或少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压力。
二是行政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医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只有少数是行政管理科班出身,大多数管理经验不足,甚至有部分管理者“身兼数职”,在管理的同时,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分身乏术,导致真正学管理、用管理的时间受限。同时,少数管理专业人员往往受限于领导的工作安排及现实的工作环境,无法在自身管理岗位施展拳脚。这种凭借经验、资历和上级命令式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工作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三是医院的行政管理激励机制有所欠缺。医院许多行政管理人员入职后,发现工作内容与自己之前的想象存在较大差距,在每天重复的工作中又难以有满足感,日积月累,其提升自我、致力于工作的热情消减[4]。另外,医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相比,前者的工资水平较低,但其所承担的工作量大且繁杂,而受自身专业及行政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特点限制,转岗可能性较低。而医院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却感受不到应有的回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
四是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医院的行政管理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有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有药品的购进、领用与销售,有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等,这些数据无疑都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其反映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5]。医院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必须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整个医院。而当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应用还存在信息共享不畅、设备维护不力、应用程序欠缺、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人才等问题。
三、做好医院行政管理的路径研究
一要优化医院行政管理流程。首先要科学设置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并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与工作范围。各行政管理部门应由多个层次构成,及时改革完善当前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对于过时的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门要及时取缔或合并,对于许多新兴的部门要明晰其职责,使整个医院的各组织构架都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有利于整个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其次,要不断改进医院的行政管理制度。医院的行政管理制度涵盖科研、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须适时总结管理经验,并根据实践的结果不断改进医院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科学规范,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最后,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沟通交流彻底、深刻,简化并严格执行相关流程,既要避免流程复杂或信息不畅给各科室带来的行政成本和工作负担,也要避免对各科室的考核考评等流程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要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当前医改的新形势下,医院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力量,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实现医院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当前医院的发展形势使得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成为重中之重。首先,要抓源头,选拔行政管理专业且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才,为整个医院的行政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选拔时除考虑专业因素外,还应考虑其是否具有细致、耐心和奉献等精神。其次,要支持相关管理人才的工作,杜绝以往论资排辈,做事情看资历、听领导的作风,要使其创新改革措施透彻、深刻、落到实处[6]。最后,要定期组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也可以把其他地方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请进来定期开展讲座。日常要把行政管理的学习与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只有人才济济,才能使医院的行政管理不断强大,进而服务整个医院和广大患者。
三要完善医院行政管理激励机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进而重视激发行政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其次,应当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科学、行之有效、适合本院行政管理人员发展的绩效考评标准,定期对医院行政管理岗位人员打分考评,并将薪酬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搞活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坚决杜绝“一刀切”“大锅饭”。最后,应当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活动。定期组织一些文娱活动,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参加,营造愉悦、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尽可能激发广大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建立心理建设、辅导相关的部门,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心理问题,并给予充足必要的人文关怀,使其可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7]。
四要重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电子病历”“无纸化办公”等的出现,以及“5G”“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词语的兴起,医院行政管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建设[8]。重视医院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结合医院实际,清楚自身需求,认真分析各类信息平台,选择适宜本院发展的、方便各类工作开展的信息化平台。合理的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医院内外实现信息共享,不仅为医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撑,还可以方便广大患者,从缴费到检查报告的打印等,节约了人工成本。其次,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导入,任何平台要实现后续一系列的发展,基础数据的导入必不可少。数据收集、导入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耐心、细致,只有前期收集导入的数据具备应有的准确性,才能为后续信息化平台的运行、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要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无论硬件设备的维修还是软件平台的有序运营,都需要相关信息技术人才来实现。不断引进相关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精通软硬件操作、维护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发展[9]。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各部门的执行力,能够延伸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通过不断优化医院行政管理流程、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医院行政管理激励机制、强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行政管理效能,不断促进医院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李鸣, 高启胜, 顾国煜,等. 组织变革视角下多院区医院行政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医院, 2018, 22(12):34-36.
[2] 张瑞迪, 张丽华, 蔡林,等. 基于IPE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实施路径[J]. 中国医院管理, 2019(8).
[3] 夏雪, 曾爱红, 李丹,等.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中的探索[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 35(3):262.
[4] 江秀余. 科学管理,推进医院行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 現代医院管理, 2008, 6(5):25-27.
[5] 关俊英. 职业倦怠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333页.
[6] 王浩焯, 刘薇薇. 基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讨论[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03):100-101.
[7] 杨森, 殷屹岗, 顾进华,等. 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与提升方法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v.19(78):248+250.
[8] 孙玲芝.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及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策略[J]. 中文信息, 2020(001):275,288.
[9] 袁华, 吴萍. 北京市社会办医院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及双因素理论分析[J]. 医学教育管理, 2019, 5(0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