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珍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在每一节课程开始学习之前,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朗读。然而,很多語文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少。一般都是让学生自由或者是一起朗读,很多学生在朗读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朗读了什么内容,很明显结果是无效的,这也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文章就朗读教学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存在的现状,提出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意义;现状;策略
一、 引言
文本的朗读和分析两者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有效的文本朗读应是基于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能够将文章所阐述的内容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就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将朗读和分析两者分开教学,且在朗读方面花费时间较少,将重点集中在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文本中,这也影响了小学生自主朗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小学阶段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研究,发挥出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 朗读教学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意义阐述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朗读和文本的内容两者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朗读时其实就是对文本的了解,一个高效的朗读是边读、边揣摩、边理解文章中各个词句的含义,文章的主旨以及风格。在这样的不断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够逐步提升。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朗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通常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认真思考,那么,则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意境在脑海中进行再现,有些可能是一些优美的情景,也有一些是对人物或者是动物的一些描写。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同时还能够基于自身对于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读出这篇文章。在无形中便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优化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及语言水平
朗读教学顾名思义,即是对教师所指定的文本大声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基本了解,同时发展自身的语言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能力的展现,语言能力又是智力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思维存在情境性,内部语言发展也较差。外国的心理学家这样认为早期的儿童往往是高声的思维,逐步会过渡到外观语言、耳语、内部语言。通过在小学语言教学环节融入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听和读来训练思维,继而促进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 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存在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朗读材料,学生朗读兴趣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就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比较注重课文中文本的讲解。在课堂开始之前也会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但是并没有基于原文章引入与之相关的内容。通常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就已经读了很多遍,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多次朗读同一篇文章,学生自然难以提起兴趣,继而就会产生了一种厌烦以及懈怠的心理,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文本朗读的积极性,近而也影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
(二)课堂朗读时间较少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语文教师在教学环节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留于对一些古诗词的记忆以及文本的分析。课堂中学生朗读的时间通常比较少,有些教师因为设置了课前预习环节,认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朗读的能力,因此将朗读的环节放置到课前,这也使得课堂朗读时间较少。而课前学生在朗读时并没有基于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也使得朗读只是语言的一种纯复述。长此以往,朗读教学的质量则会大大降低,也影响了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三)朗读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评价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通常只注重朗读这一形式,而并不在乎学生有没有基于朗读这一个环节了解文本的内容,提升语言的水平,并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例如,通常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会让学生自由朗读或者是班级学生齐声朗读,抑或是邀请个别学生进行朗读。这类形式比较单一,也没有和文本充分连接。学生在朗读之后,教师也不会对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评价。只要学生能够完整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即可,这也导致有些学生在朗读文章时缺乏热情,不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等等,这必然会影响学生语文阅读效率的提升。
(四)老师和学生对朗读并不重视
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较为重视对文本的讲解,朗读基本就是走过场,教师忽略了朗读对文本分析的重要性,未发挥出朗读对学生语言以及思维发展的作用。这也使得当下的朗读教学质量较差,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难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得到较多的收获,导致教学的质量也难以提升。
四、 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的重视度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朗读和文本的学习两者是息息相关的,要认知到朗读的重要性,将其放在语文课堂中的关键位置。在课堂中应给予朗读这一板块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基于朗读提高自身的语言以及表达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环节将朗读融入学生日常成绩考核,学生每天朗读要进行打卡,在班级内部可以举行朗读比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让学生心中重视朗读,继而更好地发挥出朗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融入多样化的朗读模式,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在进行朗读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应融入多样化的朗读模式。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将一些较为枯燥的文本朗读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下文对几种趣味性的朗读模式进行阐述。第一,教师或个人领读。语文教师应发挥出优秀者在班级中带领朗读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示范作用下了解朗读的方法以及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深入把握文章的情感以及基调,将整个感情融入朗读中,展现教师朗读的风采。让学生能够基于朗读了解该篇文章所讲授的情感主旨,不断地提高学生朗读的质量。例如《白鹭》这一散文,通过优美的语句,展现了白鹭的颜色、身段、觅食以及栖息时的情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在阅读这首散文诗时,教师可以采用段落式领读,让学生感受这首散文中描写的白鹭的美。第二,角色扮演朗读。角色扮演朗读使得朗读更具有趣味性,也更易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情感。例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基于文本的内容,分配角色进行角色扮演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本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