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永军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把阅读与写作分开,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利用读写结合的模式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文思维模式,获得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一、 前言
受长期的传统教育思维模式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常常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创造性思维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语文学习效率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要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善于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学習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又通过写作水平的提升来增强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与感悟,二者之间互为促进,真正实现语文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文章就如何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提出以下策略。
二、 创设合理的读写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教师在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元素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同学通过熟悉的情境,来产生熟悉感,进而将自己顺利代入到文章内容中进行理解和感知,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准确把握能够更好地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包括作者写作思路、写作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在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后,学生的写作技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也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课文《触摸春天》时,为了让学生有效代入作者的身份来感悟作者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谈话的方式设置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教学,教师询问学生:“大家都感受过四季,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学生踊跃回答以后,教师继续说:“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好,从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眼睛能够带领我们领略春天的美好,那么双目失明的人要怎样感知春天呢。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名盲人,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通过这种设置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以作者的身份对文章进行解读和思考,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教师再以热爱生命为主题请同学们写一篇作文,顺利实现读写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 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仿写,学习优秀写作手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中外优秀作者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用词考究,行文优美,结构独特,表现手法独具一格,教师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通过对优秀文章的仿写来实际体会作者的写作方式,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将作者的写作方式与自己的写作习惯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写作思维方式。在学生写作水平显著提升以后,学生在学习阅读理解时,也能更加准确地抓取文章信息,把握文章结构,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例如,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就是一篇非常适合仿写的文章,丰子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一位多方面都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的这篇文章语言生动,表达方法丰富多样,活灵活现地描写了白鹅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重点词句和表达手法的把握,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生动的情感表达方式,仿照作者的文章进行仿写,熟练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情感表达方式。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把握了文章中心内容,又能够学到更为丰富的写作技巧,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四、 文章讲解融入写作技巧教学,提升读写教学效率
要有效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教师就要善于在文章讲解的过程中融入写作技巧教学,有效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有效对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语文基本功掌握更加牢固,对于文字的驾驭就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巧妙融入写作教学,进一步提升读写结合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火烧云》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请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有什么特点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够对文章中描写火烧云的文字进行重点理解,接着教师请学生分析全篇文字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顺序为火烧云“出现——变化——消失”,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进行整体感知以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形容词,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请学生模仿作者的方式说出类似的形容词,训练学生的构词能力,为学生写作积累语言,读、写结合的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五、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要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达到读写结合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如果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视野思维都将受到局限,教师在课后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读物,不仅能打破学生自身的知识局限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例如,中国传统的四大名著少儿版,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文学读物,这些著作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在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增强,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在写作时,也能拥有更强的文字功底和行文方式,通过课外延伸来进行读、写教学的目的也能顺利达到。
六、 读、写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教师就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确保学生的作文能够饱含思想情感,具有充足的人文底蕴,不落俗套,不显空泛。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文佳篇,这些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教师在进行文章解读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来对文章人文知识展开具体描述,让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理解更加具象化,进而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乡村风光,观察优美恬静的乡村风景,然后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与农村有关的经历,唤起学生对于自己关于乡村的记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熟悉感与亲切感,在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学习以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体会作者传达出来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深深依恋以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激发出学生自身对于祖国强烈的热情之情,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在进行写作时也能更加充满感情,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也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