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制盐画像砖:“秀”出富庶古蜀人

2021-04-19 00:13秋慈
科学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画像砖井架蜀地

秋慈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备品,所谓“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正因如此,盐在汉代还被称为“国之大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由政府统一专卖并管理,以便解决财政危机。此后这种制度屡兴屡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前在某文博探索节目中,四川博物院推出的东汉制盐画像砖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诸葛亮与当地盐商斗智斗勇,最终造福于民的精彩演绎,更加深了我们对一代贤相的仰慕之情。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画像砖有196件之多,而这件东汉制盐画像砖独独被选中,皆因这块略显残破的石砖图案蕴含一个重要信息:古人不仅在大约2 000年前就掌握了井盐生产技术,而且在当时很有可能已经用上了天然气。

画像砖制盐燃料或为天然气

在东汉时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重要的商品。然而,产盐的地方并不多,其中四川盆地的自贡和临邛(今邛崃)所产井盐品质极高,可以为井盐“代言”。

因为产盐,刺激了四川盆地的贸易往来,让蜀地变得更加“壕”。当年的蜀人可以在菜肴制作中加入盐,定味、提鲜,原始的川菜就这样形成了……如今,也有人把盐称为川菜的灵魂。

制盐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在画面左边,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汲卤图。底部有盐井一口,其上井架高耸,两层高的木架上每层站立两人,他们正在利用井架上的滑轮装置,用木桶从井里提取卤水。井架右侧有一个方形大容器,里面装着卤水。容器和一旁的灶房之间,还有一根管道相连。在灶房里,有人正在煮卤。整个画面以山林为背景,林中有飞禽走兽,右边有人狩猎,山中还有人砍柴。

让专家们感到好奇的是,这件画像砖上的制盐图,人们煮盐使用的是一般柴火还是天然气?原来,古人在开采盐井的过程中,地底的天然气逸出遇火燃烧,这样的井就被称为“火井”。自贡燊海井的“燊海”二字,其实就表明这口井既出产海一样多的卤水,同样还出产可以熊熊燃烧的天然气。既然天然气能够燃烧,聪明的古人就开始尝试用气煮盐。

画像砖上的制盐画面,尚不能看清楚煮盐燃料究竟是柴火还是天然气。有学者认为,画面中灶前的劳动者半跪的姿态,极似正在向前投送柴薪;山坡上走来的劳动者,也正好可推测为前来运送木材的,所以推测汉代仍是利用柴薪来做燃料。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煮盐时‘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或许可以说明只有天然气这样的猛烈大火煮盐,得盐率才高。古临邛产气,这块画像砖又出土于邛崃,因此画像砖上煮盐用天然气,完全有可能。”

四川汉代画像砖曾入选国家邮票

一块小小的制盐画像砖,折射出汉代蜀地手工制造业的繁荣,成为《国家宝藏》节目组眼中“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案例。

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发现的画像砖多为汉代中晚期的作品,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它们的形制、构图样式等虽然没有南阳画像砖丰富,但其在体现日常生活面貌、生产劳动场景及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优势,更能全面地体现汉代的庄园经济,凸显四川地区的地域特色,如四川特有的桑蚕、井盐、蜀锦等文化。因此,在全国的汉代画像砖中,四川汉代画像砖堪称图画版的汉代“百科全书”。

風格独特的四川汉代画像砖还曾在20世纪50年代被制作成邮票全国发行。邮票,一向被称为“国家的名片”,题材选择上极为严谨。1956年中国邮政要发行一版《东汉画像砖》特种邮票。邮票公司的要求是不要神话传说,不要历史故事,不要人文典故,要专门反映有关国计民生的衣、食、住、行的内容。

经过认真地研究和筛选,《盐场图》 《弋射收获》《庭院画像》和《车马过桥图》成功入选,这当中的盐场图和这件制盐画像砖画面大同小异。东汉制盐画像砖上描绘的蜀人制盐场景,不仅反映了秦汉时代四川人民的生活,还从侧面反映了蜀地当年的富庶太平,也“秀”出了早期蜀人在能源利用方面取得的灿烂成就。

那这件制盐画像砖与诸葛亮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史料记载,在三国时,诸葛亮曾亲自视察古火井,并改进技术,在井周围筑灶数十,用竹筒导气,引井火煮盐,使盐产量倍增,火井因此更加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画像砖井架蜀地
蜀地房屋花样多
民国时期蜀地孟学概论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凿井期间“万字式”吊装特大型箱形钢结构井架
宋祁入蜀路线考述
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
CAE技术在井架设计中的应用
修井机Y形支座受井架坠落撞击的数值模拟